二府口福安宮
22°59′26″N 120°11′56″E / 22.990514°N 120.198859°E
二府口福安宮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福安里府前路一段304巷3號[1] |
宗教 | 台灣民間信仰 |
主神 | 李府千歲 |
建立时间 |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前[1][2] |
地圖 | |
二府口福安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李府千歲[1][2]。該廟過所在的巷道,因為此廟的存在而稱作福安宮街[1][2]。此外過去福安坑溪有一支流在廟前匯流,而福安坑溪也是因為流經福安宮而得名[1][2]。
沿革
《臺南州祠廟名鑑》將建廟年代記載為道光元年(1821年)[4],該廟的沿革碑亦認為該廟是道光元年創建,而且是沈葆楨將神明恭請來臺供官兵參拜[3]。《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與《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等二書則指出在《重修臺灣縣志》(1752年)已經有此廟的記載[註 1],故在此書出版前該廟已經存在[1][2]。
該廟歷經多次整修,最近一次整修是在2010年落成[2]。
祀神
主祀李府千歲與夫人,李府千歲又稱「九天李恩主」、「雷都光耀大帝」。[5]
陪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及板杯爺(差爺)。[6]
文物
福安宮有時任臺灣海防同知的洪毓琛於咸豐五年(1855年)捐獻的匾額[2]。另外地板上有一塊「鎮廟石」,《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寫到這石頭據說過去是按司獄衙門的正殿拜石,昔日在審問人犯時,會要犯人跪在上面向神明發誓所說的句句屬實[2],而廟方所立的沿革碑則寫說是王爺審問犯人時讓犯人所跪的「犯罪石」[3]。
福安宮街與二府口街
福安宮街與二府口街現同為府前路一段304巷的一部分,其中福安宮街只指廟前的一小段,而往北的部分則因為過去有「二府衙」(臺灣海防廳)而稱二府口街[1][2]。二府口街上有臺灣府城僅存的節孝坊─蕭氏節孝坊[2]。
註釋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9-02: 頁132、133、172. ISBN 957-02-3370-2.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許永河. 《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頁82─84. ISBN 978-986-04-3030-1.
- ^ 3.0 3.1 3.2 二府口福安宮沿革碑,2012年
- ^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嘉邑城隍廟2002年3月再版. 臺南市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1933-08-18: 頁14 (日语).
- ^ 編輯部. 二府口福安宮- 謎樣的李府王爺. 一步就出走. 2018-10-23 [2024-07-31] (中文(臺灣)).
- ^ 編輯部. 二府口福安宮- 謎樣的李府王爺. 一步就出走. 2018-10-23 [2024-07-3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