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上華

(重定向自余上华

余上華(1827年—1892年),字芾臣,號黼丞[1]陝西興安府平利縣(今陝西省平利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余上華鄉試中舉;咸豐六年(1856年),登進士,分兵部主事。同治元年因捻軍攻破城池,父親余輝遠巷戰陣亡。因為父報仇,跟隨征討平定捻軍,補職方司主事、陞員外郎、晉郎中[2]。同治十三年,轉任監察御史。光緒三年,掌浙江道監察御史。光緒五年,任戶科給事中。光緒六年,擔任貴州遵義府知府[3]。光緒十一年,署貴州大定府知府。光緒十二年,署貴州貴陽府知府。光緒十三年,署貴州銅仁府知府。光緒十八年,病故漢陽縣[4][5]

參考

  1. ^ 清朝御史題名錄 ,507
  2.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3冊 ,666-667
  3.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 ,408012817-C號,408008688號,408008619號,408008569號,408017816號
  4.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 ,408012817-C號
  5. ^ 續遵義府志[民國年刻本] ,18卷 ,20-21:余上華 字芾臣,陝西興安府平利縣人,同治元年捻匪破城,父輝遠巷戰陣亡,上華性樸厚愛人,讀書務根柢,咸豐丙辰成 進士 ,分兵部主事,痛父之死,墨絰從戎,捻平,賞道銜,補職方司主事,陞員外郎,晉郎中.同治十三年轉御史,時髮捻皆平,朝廷銳意西征,上華以勞師襲遠,軍儲難供,為疏陳方畧,光緒丙子,遷戶科給事中.時崇厚使俄,訂約乖謬,復密陳重要,兩宮詔對,深嘉納之.在職屢劾權貴遭忌.庚辰,簡放遵義守.深慕陳玉璧劉詔陞二守之實心教養,乃自捐鉅金,遣人赴嘉湖購桑秧運遵.勸民廣植,以興蠶絲之利.今湖桑種,其遺植也.復於文課外增詩字課,自捐重資以獎,不合者親為筆削,諄諄不倦,士林多所成就.甲申邑南朱洪竹之亂,即時撲滅,大吏上功,賞三品銜,乙酉調大定府,明年回任.調貴陽府,不赴.丁亥,調銅仁府,戊子回任.己丑,以兩薦卓異,當引見,去之日,士民攀送,出境乃已.辛卯入覲,奉旨回任候陞.行抵漢陽病故,年六十六.著有焚餘偶成詩一卷 採訪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