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勁
內勁或稱為「勁」、「內功」、「內氣」,是中華拳道的重要樞紐概念。故有「識得內功休再問,貫徹拳經千萬篇」之說[1]。傳統古典的拳經、拳論,都有關於這概念的論述。例如「太極拳論」及「十三勢行功心解」之中所提及的「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及六合八法拳的五字訣之中「養我浩然氣,遍身皆彈力」等,都是高級拳術所運用的能量。有別於「力」的能量。
力與勁
拳道境界的高下,不在於拳種的名稱或招式動作,而是決定於功夫所運用能量的性質。也就是「力」與「勁」的分別。中華拳道的初等學,是「力」的表現。無論是哪種拳,只要是以「力」為能量,使招式產生威力的,都是「力」的功夫。用「力」的功夫,需要槓桿原理中的支點。在攻擊的一刹那,全身一緊,達到「整」的效果,發出爆炸力。力的大小,則視乎筋的柔韌、骨的堅硬、肌肉鬆緊,配合速度、距離、時間等因素的配合[2]。這是明勁的階段[3]。
中國拳術的高級階段,則是「勁」的表現。「勁」是神、意、氣的化合。無論是哪種拳,只要是以「勁」為能量,使招式產生威力,都是「勁」的功夫。用「勁」的功夫,不需要支點。就武術表現而言,只要與對手有一接觸點,對手全身任何一點均在內勁的攻擊範圍之內。在攻擊的一刹那,全身一鬆,達到「整」的效果,發出比「力」更強的能量[4]。這是暗勁至化勁的階段[5]。
用勁與用力不同的地方,是它以「鬆」為原則。身體越鬆越不用力,勁就越大。所謂「一分鬆,一分功」。反之,身體哪個部位緊了,勁就在那個地方斷。因為緊張的肌肉就像淤塞的水管阻礙水的流通。用力越多,肌肉就越緊張,產生的內勁就越少。這鬆的原則,使「用力的」決不可能冒充「用勁的」[6][7]。
「力」的功夫是有限的,有止境的。一旦年紀老邁,筋骨退化時,一身的功夫也隨而消逝。然而,「勁」的功夫卻没有止境。儘管年紀老邁,筋骨退化,但內勁卻越練越強[8]。王薌齋、吳翼翬、張長信等先輩,以及現在北京楊家太極汪永泉 一脈的名家汪仲明、孫德明、李延璽等老先生,就是著名的實例[9][10][11]。
物理槓桿
武術的基本元素: 質量(或重量),槓桿等人體工學,肌肉力量
內勁需要抓靠外力和槓桿控制,這兩個力度發揮的前提是需要訓練肌肉作為力量儲備。
抓靠外力: 傳統有"力從地起",即是靠地面反地心吸力或靠地面摩擦力,但如果體重比對方輕就應該抓靠牆壁,扶手或者對方身體來反擊,以臨時增加自身重量,減少或停止因撞擊以致後座力的影響。再者,抓靠牆壁,扶手或對方身體更能發揮肌肉力量,特別是抓靠該物件能給予接近水平線正向力等反作用力時,向對方撞擊或壓制力不會因為自身重量而大幅扣減,並且正向力不像摩擦力會受接觸表面粗糙程度影響。
槓桿控制: 要控制重心與四肢關節的位置,把自己最好的費力槓桿壓制對方的最差的費力槓桿(如有機會)。
武術做到人體最好的費力槓桿要以下2點同時達成,才可以縮短撞擊或壓制力點與槓桿軸心(重心、肩臀、㬹膝)之間的距離,從而把對外施力提高至接近肌力,甚至接近抓靠物件給予的反作用力:
- 抓靠物件給予反作用力的方向、對外撞擊或壓制力的方向與自己重心移動的方向越接近相同方向越好
- 抓靠物件給予反作用力的路線、手(腳)對外撞擊或壓制力的路線、肩㬹(臀膝)移動路線與自己重心移動路線越接近越好
最差的費力槓桿與以上2點完全相反。 如有機會,對方最差的費力槓桿就是自己得到最好的省力槓桿。
手腳伸屈角度與槓桿距離的關係:
1.㬹膝關節等於或大於直角(對方眼中的長槓桿): 常用於拳擊、掌擊、近㬹尺骨撞擊、腿擊、近膝脛骨撞擊或位置走避,但因遠離身體重心或肩臀等結構使前臂或小腿與頭部一樣容易受撞擊或壓制影響。
安全地拉動或撞擊的關節結構都是如下規律,才能減低拉動、撞擊時自身關節、骨頭或神經組織的損傷:
- 關節結構相對接近身體重心的支柱與相對遠離身體重心的支柱要形成接近直角,並且使用相對遠離身體重心的支柱較接近該關節的部位進行拉動、撞擊或壓制
- 相對接近身體重心的支柱與拉動、撞擊或壓制力形成平行方向
2.㬹膝關節小於直角(對方眼中的短槓桿): 常用於保護身體及頭部和準備出擊,亦會用於㬹膝撞擊,並且不容易受撞擊或壓制影響。
手捉肢體而合併施力來改變手腳原本槓桿結構:
1.手捉對方肢體: 採用擒拿鎖技或部分技巧性摔技不需要承受對方大部分重量,是以自己多個肢體合作迫使對方單一肢體成為差劣的費力槓桿,所以自己可以得到省力槓桿,進而使其失平衡並壓制或摔倒。
另一部分力量性摔技需要若干深蹲或硬舉能力,當迫使對方重心與自己重心形成接近垂直線時,才能承受對方大部分或全部體重,進而壓制或摔倒。
有效地壓制對方的關節結構都是如下規律,才能減低對方繼續攻擊的機會:
- 如果要一根支柱狀物體不能在某一轉動維度進行旋轉而受到制動,它的兩端附近位置表面直角方向必須受到兩個相同方向的力以及兩個位置之間任何位置受到一個相反方向的力,並且兩個相同方向的力的總和等於該相反方向的力
- 利用此原理和為了針對㬹膝屬於一維轉動的角度限制等特性,至少一手捉對方前臂或小腿近手腳掌等位置並給予其表面直角方向的拉力,同時身體任何部分於對方手㬹或膝頭給予推力,該推拉力同時進行而且互相平行並合力牽引對方胸口貼至牆壁或地面,那麼對方㬹或膝受到的推力會等於對方前臂或小腿的拉力與對方肩膀或臀部受到的外力(牆壁力、地面反地心吸力或對方本身重量的牽引力)的總和,使對方㬹膝無法收縮從而無法再次攻擊。
要注意擒捉成功前要時常走避和保護頭部及身體,才可以在擒捉機會來臨前減低受傷機會及程度。
2.手捉自己肢體: 利用兩個肢體合併後較堅實結構來化解以手捉對方作為前提的擒拿鎖技或摔技。另外,因為物理上捉人者與被捉者是互相捕捉,需要時加上腿力推撐對方,擊退化解。
雙手持硬或軟器械,不論任何自然形成或刻意設計的形狀,在沒有物料承受能力對比下,手握位使用正向力可承受撞擊或壓制程度比摩擦力的可承受能力大和穩定。
雙手緊握同一硬器械輔助下的槓桿方法有3類,以用棍水平出擊作為例子(剔除因棍本身重量等因素),並以雙手於兩棍端之間任何位置緊握:
1.胸推或背拉棍: 雙手握力點之間棍身直角方向作推撐和拉動。器械處於平衡狀態下的對外施力,會等於兩手推力或拉力的總和。如果雙手距離與肩闊相約,對外施力更會接近核心肌力(例如: 胸肌、背肌)。
2.雙手戳棍: 用棍頂端出力作推撐和拉動,並且出力方向與棍身方向平行。器械處於平衡狀態下的對外施力,會等於兩手推力或拉力的總和。如果棍身與肩部接近,對外施力更會接近核心肌力(例如: 胸肌、背肌、肩肌)。不過由於雙手會承受摩擦力,當戳棍力度過大,有機會導致脫手。
3.雙手掃棍: 用兩個手握位之間以外的棍身地方直角方向進行掃擊。器械處於旋轉狀態下的對外施力,會於以下情況改變:
- 當兩個手握位之間距離小於掃擊力點與較近掃擊力的手握位之間距離,掃擊力會低於較近掃擊力的手力的一半
- 當兩個手握位之間距離大於掃擊力點與較近掃擊力的手握位之間距離,掃擊力會高於較近掃擊力的手力的一半
雙手緊握同一軟器械輔助下的出力方法有2類,以用繩水平出擊作為例子(剔除因繩本身重量等因素),並以雙手於兩繩端之間任何位置緊握:
1.雙手拔繩: 用繩身任何位置的傾向平行方向出力作推動或拉動。器械處於平衡狀態下的對外施力,會等於兩手推力或拉力的總和。如果繩身與肩部接近,對外施力更會接近核心肌力(例如: 胸肌、背肌、肩肌)。不過由於雙手會承受摩擦力,當拔繩力度過大,有機會導致脫手。
2.單手或雙手迴旋繩: 用繩身任何位置作旋轉掃擊,並且掃擊方向與繩身方向成直角。器械處於旋轉狀態下的撞擊,前提需要使用者在造成有效繩身撞擊前用若干時間,切向加速繩身至相當速度,並且不論旋轉中的繩身與前臂形成平行或直角,切向加速力過程的方向都會跟前臂成接近直角,所以切向加速力的路線一定遠離手㬹、肩膊或身體重心等槓桿支點,形成顯著的費力槓桿。同時, 由於空氣有阻力,使用者一定要保持切向加速力度而保持繩身穩定或增加旋轉速度,否則會自然減速。 加上撞擊後不能像棍一樣持續給予力度進而壓制,需要重複切向加速的方法為再次撞擊做準備。因此,此技術的體能效率和技術是一大挑戰。另外,由於雙手會承受摩擦力,當繩身旋轉向心力度過大,有機會導致脫手。
總結,採用最好的費力槓桿能提高對外壓制力至接近肌力,因此身體營養資源能有效顯現為內勁。
內氣培養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內氣」,只是強弱不同而已。武術家通過有效的鍛鍊,能培養及壯大本身的「內氣」。成為支援招式攻擊、防守的能量[12]。
培養及壯大「內氣」的關鍵,在於能「鬆」。「鬆者,蓬鬆也;寛而不緊也;輕鬆也;放開也;輕鬆暢快也;不堅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13]。具體內容包括骨骼鬆、肌肉鬆、臟腑鬆、氣鬆和精神鬆[14]。這是在提起精神狀態之下的「鬆」。是令氣機啟動、內氣鼓盪的積極的「鬆」。而求鬆的法則是「先梢後根」。也就是「先手腕,腳脖鬆開,靈活自如。再繼續鍛鍊膝和肘的放鬆。而後至肩、胯等等的放鬆」[15]。能「鬆開」,自身內氣才能與空間融合,產生及壯大「勁」的能量。不能「鬆」,就不能有效地培養氣的能量。所以,太極拳大師楊澄甫每日授徒時,必重複十餘次提醒道:「要鬆,要鬆,要鬆凈。要全身鬆開。」[16]。這便是「勁」的能量修煉的法則。
参考文献
- ^ 吳圖南。《太極拳之研究:吳圖南太極功/ 吳圖南講授 ; 馬有清編著》。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頁11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89
- ^ 陳靖。《拳道要略》。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頁21至24
- ^ 陳靖。《鑿琢順軌太極拳論評說. 1, 王宗岳太極拳論》。香港:陳靖,2002。頁38,79至82
- ^ 陳靖。《拳道要略》。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頁25至38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43至54,頁89
- ^ 陳靖。《鑿琢順軌太極拳論評說. 1, 王宗岳太極拳論》。香港:陳靖,2002。頁50至56
- ^ 陳靖。《拳道要略》。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頁22,33至34
- ^ 張長信。《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香港:陳靖,1990。頁4-9
- ^ 陳靖。《拳道要略》。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頁133-134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104-105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38至41
- ^ 吳圖南。《太極拳之研究:吳圖南太極功/ 吳圖南講授 ; 馬有清編著》。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頁12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43至54
- ^ 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頁102
- ^ 鄭曼青。《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台北:蘭溪圖書,1984年。頁45
延伸閱讀
- Liu, Jin Yin 劉金印. 《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與拳照》. 北京市: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0. ISBN 9789574688241.
- Wang, Yongquan 汪永泉. Wei, Shuren 魏树人; Qi, Yi 齐一 , 编. 《楊式太極拳述真》. 北京市: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ISBN 7500912420.
- Zhu, Huaiyuan 朱懷元. 《汪永泉傳楊氏太極拳功札記附珍影集》. Hong Kong: 汪永泉傳楊氏太極拳研究會(香港). 2007. ISBN 978988984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