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

31°00′05″N 35°08′40″E / 31.0013°N 35.1445°E / 31.0013; 35.1445

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的衛星照片

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希伯來語קריה למחקר גרעיני – נגב‎)又名希蒙·佩雷斯内盖夫核研究中心[1],是以色列核設施,位於內蓋夫沙漠迪莫納城東南約十三公里。

外間普遍認為這個核設施的主要目的是製造核武器。以色列雖承認有此核設施,但是其目的是否如外界所言,就從不承認或否認,實施含糊言核政策。關於這設施的資料仍為高度機密。不過按照已知的核反應爐功率(至少150MW)推算,至2000年為止有足夠的鈈製造100至200個核子彈。[2]在這個設施上方的領空禁止所有飛行器進入,設施一帶以圍欄隔離並有重兵把關,防守可以說是相當嚴密。在六日戰爭中,一架以色列幻象3型戰鬥機意外飛過該設施,就被以色列發射導彈擊落。[3][4]1973年,一架迷途的利比亞客機飛近該設施上方的領空,以色列戰機試圖指令客機降落未成後,也是直接將其擊落,導致平民108人死亡。[5]

核子研究中心在1958年開始動工建造,法國按照塞夫爾議定書的協議施以援助。[6]這個設施是秘密興建,避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管。為防洩露機密,向法國的海關官員聲稱反應爐最大的組件,例如反應器槽,是海水化淡廠的一部份,要運往南美洲。[7]建造的資金也是全是隱密的不公開來源,這龐大的費用有不同猜測,唯一可靠的數據來自希蒙·佩雷斯。他在1995年的回憶錄中寫到他和戴維·本-古里安籌到四千萬美元,「反應爐造價的一半……來自世界各處的以色列朋友。」[8]

其實美國情報人員在1960年代初,就懷疑過該設施的用途,美國政府要求以色列答應受國際檢查。以色列應允,但條件是只能派出美國檢查員,不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員,而所有檢查都要先知會以色列。國際上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而被指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三個,以色列是其一,另外兩個是印度巴基斯坦。有聲稱因為以色列知道檢查員到訪日期,而有機會掩飾設施的真正用途,即外界所指的製造核武器。在每次檢查前,先裝設假牆壁及其他道具,以瞞過檢查員。最後檢查員向美國政府報告稱,他們的檢查沒有作用,因為以色列限制了在設施內能檢查的範圍,而他們也因為身分問題無權過問。但最遲在1969年,美國根據經驗推斷,有充分把握相信以色列確實可能有研發核武器的計畫,[9][10]並於該年終止了持續多年的無效益檢查。

該設施的反應爐在1962至1964年之間某個時間起開始運作。以色列國防軍藉著所製造出的元素,很可能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前預備好首批核武器。1967年,在六日戰爭爆發前,有數架身份不明的噴射機飛越該反應爐上空。當時猜測該噴射機是埃及空軍米格-21戰鬥機。但是2007年有一本受爭議的書籍中,論證道這些飛機其實是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11]

揭發迪莫納核設施製造核武器的前技術員莫迪凱·瓦努努

1986年,一位曾在該設施工作的前技術員莫迪凱·瓦努努飛往英國,向傳媒揭露以色列核計劃的一些證據,並說明設施中每座建築物的用途,又揭露在該設施的正下方地底有最高機密設施。他旋即被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的女特工誘到意大利,再被摩薩德人員綁架,用船送回以色列受審。他被控叛國間諜罪,在一個法院秘密審訊,被處以18年監禁。他被綁架後,《泰晤士報》報道以色列所擁有的原料,可以製造約20個氫彈和200個核裂變彈。2004年瓦努努出獄後,其人身自由受嚴重限制,包括不給予護照,限制他的行動自由,及限制與媒體接觸。他自出獄後因為違反限制令,多次被捕及被檢控。

這個設施在使用四十多年後,傳出與其安全疑慮相關新聞。2004年,以色列官方向附近數千個居民分發防輻射的碘化鉀藥片,作為預防措施。[12]

根據Be'er Sheva勞工審裁處的一宗提訴,在該中心的工人1998年成為人體試驗對象。據提訴的工人Julius Malick所稱,他們在沒有醫護監管下,被給予含有的飲料,事前沒徵求他們的書面同意,也沒警告他們可能產生的副作用。[13]

2012年1月,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決定至少暫時關閉反應爐,其所持的主要理由是該處易受伊朗襲擊。[14]在2012年10月至11月,有報道指哈馬斯迪莫納城或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發射火箭,但該核設施未受任何損害。[15][16]

參考

  • Avner Cohen, Israel and the Bomb, University Press of Columbia (1999), ISBN 0-231-10483-9
  • Seymour M. Hersh, The Samson Option: Israel's Nuclear Arsenal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Random House (1991), hardcover, 354 pages, ISBN 0-394-57006-5
  • Warren Bass, 'Support Any Friend,' (Kennedy Administration policy towards Nasser and Israel)
  1. ^ 美媒:卫星图像显示以色列核研究中心大动工. 
  2. ^ Dimona-Reactor Detail
  3. ^ Mahnaimi, Uzi. Israel on alert for Syria airstrike. The Sunday Times (Tel Aviv). November 11, 2007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6). 
  4. ^ How Israel got the bomb – Special Report. Time. 1976-04-12 [201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5. ^ New, David S. Holy War: The Rise of Militant Christian, Jewish, and Islamic Fundamentalism. USA: McFarland & Company. 2002: 173. ISBN 0-7864-1336-0. 
  6. ^ Documentary Says Israel Got Nuclear Weapons From France. Fox News. 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2, 2001. [永久失效連結]
  7. ^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Nuclear Weapons – Isra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Pinkus, Binyamin; Tlamim, Moshe. Atomic Power to Israel's Rescue: French-Israeli Nuclear Cooperation, 1949–1957. Israel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pring 2002, 7 (1): 104–138. JSTOR 30246784. 
  9. ^ Avner Cohen and William Burr, Cohen, Avner; Burr, William. Israel crosses the threshold.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May/June 2006, 62 (3): 22–30 [2009-08-17]. doi:10.2968/062003008.  外部链接存在于|journal= (帮助)
  10. ^ 存档副本 (PDF).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9-07). 
  11. ^ Foxbats Over Dimona: The Soviets' Nuclear Gamble in the Six-Day War.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3). 
  12. ^ Israel distributes radiation pills to residents near nuclear reactor. ABC News. AFP. August 8, 2004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10). 
  13. ^ Ex-staffer at Dimona nuclear reactor says made to drink uranium. Haaretz. 2009-01-01 [2009-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14. ^ Mahnaimi, Uzi. Israelis to shut 'vulnerable' nuclear plant in Iran's sights. The Sunday Times (Tel Aviv). 8 January 2012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15. ^ Hamas aims Grad at Dimona reactor – payback for Khartoum raid. Debka.com. [November 1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16. ^ Ronen, Gill. First-Ever Terror Rocket Fired at Dimona Nuclear Plant. Israel National News. November 14, 2012 [17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