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

印度的教育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该国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如 印度理工学院,),还要面对初等教育的挑战,为识字率达到100%而努力。全面实行初等义务教育,由于不容易将穷人子女留在学校,以及保持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实现将有很大难度,喀拉拉邦是目前唯一完成目标的邦)[來源請求]

印度共和國教育
印度教育行政机构英语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dia)
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英语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dia)(HRD)Smriti Zubin Irani英语Smriti Irani
國家教育預算 (2005–2012年)
年度預算9,910亿卢比 (153.9亿美元)
教育概況
主要語言印地語, 英語, 或 各州方言
體系類型聯邦所屬, 州立, 私立
已建立
義務教育
2010年4月1日
識字率 (2011[1]年)
總計74%[2]
男性82.2%
女性65.5%
在學人數
總計1.892亿(2001-02)
初等學校(N/A)
中等學校(N/A)
大專院校(N/A)
就學比例
中學文憑40%
大學文憑7%
印度孟買小學生

学制

印度的学制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几级。学前教育通常包括幼稚园低班(Lower Kindergarten)和幼稚园高班(Higher Kindergarten),后者发展初步的读写技能。小学包括6到11岁儿童,编为一到五年级。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1到15岁,编为6到10年级。高中生的年龄在16到17岁,编为11到12年级。有的地方初中包括6到8年级,8到12年级均属高中类别。印度的高等教育提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的机会,包括技术学校(如印度理工学院)、学院大学。 印度目前还是被联合国定位文盲较多的国家, 要消除文盲, 对印度政府可说是任重而道远


学前教育

在印度,幼儿园分为2个阶段:幼稚园低班(LKG) 和幼稚园高班(UKG)。一般而言,幼稚园低班招收3到4岁儿童,而幼稚园高班招收4到5岁儿童。幼稚园高班结束以后,儿童将会进入小学一年级。通常,幼稚园是正规学校的组成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幼稚园为私立学校。2-2岁半的年幼儿童会安置在特殊的托儿所,也作为幼稚园的一部分。幼稚园拥有标准化的课程,例如Shemrock Preschoo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初等教育

 
偏远的卡尔吉尔区Kanji村的小学

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初级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主要参数:“普遍可达”(Universal Access)、“普遍保持”(Universal Retention)和“普遍成就”(Universal Achievement),使教育接近儿童,确保他们继续接受教育,以及最终能完成目标。作为教育计划的结果,到2000年底,94%的印度农村人口可在1公里内就读小学,84%的人在3公里内可就读高等小学。对于招收贱民和部落儿童以及女童也作出了特别的努力。自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小学和高等小学的入学率大大上升。因此,小学和高等小学的数量大为增加。在1950-1951年,只有310万学生接受小学教育。在1997-98年度,这一数字为3950万。在1950-1951年,小学和高等小学的数量为22.3万个,在1997-98年度,这一数字为77.5万个。

在2002/2003年度,估计有82%的6-14岁年龄组儿童在学校就读。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00年代末将此数字增加至10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推出Sarva Shiksha Abhiyan。

非高等教育情況

這是印度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non-graduation mark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程度 人數
總共 502,994,684
未分類 97,756
非技術文憑或證書不等於學位 386,146
技術文憑或證書但非學位 3,666,680
高中、中級、大學預科或高中 37,816,215
預科或中學 79,229,721
初中 90,226,846
小學 146,740,047
小學以下 144,831,273

印度的每个主要城市都拥有很多政府资助的中学,面向构成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有些公立中学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通常在大城市),但多数通常使用区域语言教学。这些学校接受政府大量补贴,有时提供教科书,笔记本等学习材料。公立中学遵循国家课程。

此外也有许多提供中学教育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通常是遵循国家课程,或提供国际认证(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许多顶级中学提供可供选择的国际认证方案,如IB program 或 A Levels。

 
農村學校

高等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拥有独特和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由各自的最高机构监测,间接由人力资源发展部控制,由邦政府资助。不过,有18所重要大学称为中央大学,由联邦政府维持。中央大学资金较多,相对邦立大学较有优势。

印度高等教育中私立部分相当强大。班加罗尔的法学院受到高度重视,它的一些学生被授予罗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新德里全印医学科学学院一直被评为印度最好的医学院。海得拉巴的印度商学院英语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是印度最好的管理学院。

畢業生

資料來源 graduation market.

畢業管道 人數
總數 37,670,147
理工科肄業 6,949,707
理工科畢業 25,666,044
營建相關科系 2,588,405
教育相關科系 1,547,671
醫學相關科系 768,964
農業相關科系 100,126
獸醫相關科系 26,642
其他科系 22,588

历史

印度的学校教育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17世纪以前

印度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传统, 所以即便是学者对印度古代的教育情况也了解不多, 在回教王朝时代, 贵族学习的内容有印地文, 数学, 科学,波斯文

英国统治时期

 
麦考利

英国人的文献纪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明,在18世纪的印度大部分地区,教育相当普及,每一个寺庙,清真寺或乡村都有一所学校。教授的课程包括阅读、写作、算术,神学,法律,天文,形而上学,伦理学,医学与宗教。学校的学生来自社会各阶层。

目前的教育体制具有西方的风格和内容,于19世纪根据麦考利的建议,由英国人引进并资助,传统的教育不被英国政府承认,从此衰落。甘地说传统的教育体系如同一棵美丽的树,在英国统治期间被摧毁。

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许多大学,例如圣沙勿略学院(St. Xaviers College),锡德纳姆学院(Sydenham College),威尔逊学院(Wilson College)和埃尔芬斯学院(Elphinstone College)。

喀拉拉邦的第一个医学院开始于卡利卡特二战期间的1942至43年。由于缺少服务军事的医生 ,英国政府决定在马拉巴尔开设马德拉斯医学院的分校。战争结束后,卡利卡特的医学院关闭,学生在马德拉斯医学院继续学业。

独立以后,教育成为国家的责任。

教育统筹委员会

由博士D.S.科塔里,当时的大学资助委员会主席,于 1964 年 10 月 2 日开始其任务。它由十六名成员组成,其中十一名是印度人和五名外国专家。此外,委员会还与教育和科学领域的一些国际知名顾问进行了讨论。

教育开支

自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印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开支大大增加。印度政府大幅补贴高等教育。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97%用于发放教师工资。

批评

现代印度教育经常被批评为基于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重点强调考试的通过率,很少有学校重视学生人格与创造性的发展。此外,印度也存在十分严重的学历造假和买卖文凭的情况。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1. ^ Estimate for India, from Ind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indu
  2. ^ India Literacy Rate. UNICEF. [10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