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 (周刊)
《向导》周报是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的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
《向导》 | |
---|---|
類型 | 政治评论刊物 |
版式 | 书本形式 |
創辦者 | 中共中央 |
主編 | 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 |
創刊日 | 1922年9月13日 |
停刊日 | 1927年 |
語言 | 中文 |
总部 | 上海 |
背景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订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8月的“西湖会议”专门讨论国共合作问题,认为必须加强对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国共合作的宣传,决定出版《向导》周报。[1]
介绍
《向导》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经费由共产国际资助,是一份政治评论刊物。陈独秀题写刊名,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起初,中共各大区、省、市党组织的领导人是其主要撰稿人,如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彭澎、毛泽东等七八人,后期发展到近百人。《向导》最初不分栏,后设“时事短评”栏,之后该栏又分为“中国一周”、“世界一周”,再后来设“寸铁”栏刊载小随感,另外又设了“各地通讯”、“读者之声”、“余录”、“什么话”等栏目。起初每期8页,后增至12页、再至18页。《向导》的编辑部处于不断迁徙中,1922年10月随中共中央迁往北京,之后又被迫迁往广州,不久又从广州迁往杭州,接着又从杭州迁往上海。上海租界曾搜查、严禁出售,北洋政府一再下令禁邮、没收;但《向导》坚持出版,发行量从开始的几千份增至几万份,最高时竟达10多万份,受到广泛的欢迎,分销处由最初的几大城市发展到全国的大中城市,影响波及穷乡僻壤,并被誉为“黑暗中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成为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9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的“民意测量”中,《向导》列全国周刊的榜首,获得最多“各界爱读”票。1925年中共四大认为,《向导》“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1926年底,《向导》从上海迁往汉口。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件后,《向导》于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出版201期,载文1474篇,累计346万多字。[1]
主要内容
《向导》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中共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在国民党一大以前,《向导》集中精力宣传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积极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党的改组,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国共合作形成后,《向导》除继续宣传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外,还对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了重点宣传。同时,《向导》热情宣传和支持工农革命运动,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和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2]
宗旨
《向导》在创刊号《本报宣言》中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抗国际帝国主义”,“推倒军阀”。《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它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和平、自由、独立”的中国,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影响
《向导》周刊可以看做是列宁“党报理论”在中国的一次实践,是中共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宣传策略、而对党报媒介形态的一种拓展和丰富。《向导》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2]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从五四運動后、特别是从《向导》开始的。《向导》最先向中国人民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在《向导》的鼓动下,一场遍及全国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迅速掀起。《向导》在统一中共全党认识、帮助国民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共合作迅速实现。它紧扣反帝反封建的主题,以工农运动为基础广泛组织革命力量,灵活运用斗争策略,将国民革命运动由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1925年五卅惨案激起了全民族的愤怒和反抗,神州大地到处激荡着反帝爱国的声浪;《向导》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方针,保证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健康发展。[3]
理论贡献
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包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关于建立革命政权的理论探讨、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以及关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等五个方面。[3]
参考文献
- ^ 1.0 1.1 陈昌凤. 《中国新闻传播史:传梅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第238页,第239页
- ^ 2.0 2.1 贾小敏. 大革命时期的《向导》周刊. 《学理论》. 2012年05期
- ^ 3.0 3.1 蔡铭泽. 《向导》周报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