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崙 (桃園市)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崙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大崙庄」,隸屬於竹北二堡。該庄北與雙溪口庄為鄰,東與洽溪仔庄、芝芭里庄、三座屋庄為鄰,南邊為雙連陂庄,西邊為過嶺庄、崙坪庄、新陂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大崙區。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大崙」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大字下有「內厝子」、「月眉」、「山下」小字名[2]。
戰後中壢街改制為中壢鎮,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中壢鎮改隸屬於桃園縣。1967年,中壢鎮因人口達10萬而改制為中壢市。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中壢市改制為中壢區。
因人口增加,本地區已分拆為多個里。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山厝仔、大崙、月眉、山下、鱸鰻潭仔、大庄、月眉崁頭、柌公坡尾、挭桃溪、草蓆厝、頂山下、崙腳、水尾溪、東厝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另外,本地區亦有陳厝、梁厝、賴厝、郭厝、邱厝、山東、茶寮、紅頭墩、舊瓦窯、桂竹仔、大圳頭、水圳頭、井仔厝、崎頂、內厝子、樹林仔、羅厝大埤、大稻埕、雙叉港 等聚落[3]。
交通
省道台31線又稱「高鐵橋下桃園段道路」,是蘆竹至湖口與高鐵併行的平面幹道,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經過大崙地區南部。由該道路向東北可前往大園、蘆竹的高鐵沿線各地,向西南可前往新屋、楊梅、湖口的高鐵沿線各地。
市道112號(中正路四段~二段)是觀音至大溪崎頂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經過本地區南部。由該道路向西北可前往新坡、坡寮、觀音、潭尾並止於省道台15線路口,向東南可前往中壢市區、八德、大溪崎頂並止於省道台3線路口。
區道桃43線(月眉路三段~一段)是大園至大崙的道路,也是本地區中部主要的縱向連絡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南的市道112號路口。由此向北出邊界後可前往雙溪口、田心子、大園並止於市道113號路口。
區道桃43-1線(聖德路二段~一段)是崙頂至內厝子的道路,也是本地區東部邊界地帶主要的縱向連絡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東南部市道112號路口。由此向北出邊界後可前往雙溪口地區的崙頂聚落,並止於區道桃43線本線路口。
區道桃41線(山東路)是山東至山下的道路,也是本地區西部主要的縱向連絡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的市道112號路口。由此向北出經山東國小後出邊界,可前往雙溪口地區的三叉港聚落,並止於區道桃43線路口。
區道桃35-1線(福山路一段)是草漯至崙坪的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邊界處的市道112號路口。由此向北北西沿邊界而行,出邊界後可前往草漯並止於區道桃35線路口。
區道桃42線(月桃路)是山東至新庄子的道路,也是本地區北部的橫向連絡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北部山東國小旁的區道桃41線路口。由此向東南出邊界後轉東北可前往青埔、五塊厝、新庄子並止於市道113號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