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興縣
(重定向自天興州)
天興縣,臺灣明鄭時期時的兩個縣級行政區之一,鄭經統治時將縣改制為散州,臺灣為清朝統治後,原天興縣疆域被分成了臺灣府底下的諸羅縣與臺灣縣[1]。另外臺南縣政府於1983年9月在其底下的佳里鎮佳里興(今佳里區佳里興)立有「古天興縣治紀念碑」,但天興縣治是否在佳里興仍有爭論[1]。
天興縣 | |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天興縣 |
全羅 | Thian-heng-kōan |
沿革
1661年(明永曆15年)4月,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力取荷蘭東印度公司,攻打臺灣,在攻下「普羅民遮城」(今日臺南市赤崁樓)之後,將其改名為東都明京,並設立承天府,下轄天興縣、萬年縣二縣。天興縣縣治位於佳里興(今臺南市佳里區),另一說位於大目降(今臺南市新化區)與新港(今新市區)之間,由莊文烈任首任知縣[2],此外尚有其他說法。
1664年,明鄭繼承者鄭經放棄福建部分領土,將東都改為東寧,承天府所屬兩縣升格為州,並增添澎湖、南路與北路三個安撫司。天興縣因此而改稱天興州,並設有北路安撫司。
1683年,清朝將領施琅攻下臺灣,廢除明鄭時期的行政區編制。1684年,清廷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天興縣疆域被分為諸羅縣與臺灣縣[1]。
次級行政區劃
天興縣底下設有十三個里,分布在今臺南市中南部地區,分別是武定里、永康里、長興里、保大里、歸仁里、永豐里、新豐里、廣儲里、感化里、新化里、永定里、善化里及開化里[3][1]。
縣治
關於天興縣的縣治所在地,雖然臺南縣政府已在佳里興立碑紀念,但學界尚未有定論,大致有五種說法[1]:
- 府治鎮北坊:如連橫《臺灣通史》(1921年)與陳世慶編纂的《臺灣省通志·卷三 政事志·建置篇》(1972年)即認為天興縣治在「鎮北坊米市」。
- 原在府治東安坊,後遷新港社(今新市):石萬壽〈臺灣府署建置始末及遺址碑自註〉(1983年)、〈二層行溪流域行政區劃的變遷〉(1988年)與《永康鄉志》(1988年)採此說,其來源應是綜合陳文達《臺灣縣志》(1720年)寫說「臺灣府公署」為「偽天興州舊署」與〈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將天興縣註記在「新港半番民」聚落附近的記載[1]。此外清朝的《臺灣府圖志》(1795年前)、《臺灣府方輿考證》(1836年)、《清一統志臺灣府(嘉慶重修一統志)》(1842年)均載明「天興廢州」在「新港」[1]。
- 大目降(今新化)與新港之間:如王世慶〈臺灣之名稱與行政區域之建置〉(1976年),此一說是根據〈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而來[1]。
- 大目降:如黃典權〈鄭延平臺灣世業〉(1980年)。
- 不確定是否為佳里興:盛清沂〈明鄭內政考略〉(1976年)寫「相傳天興設治於佳里興」,而葉振輝《臺灣開發史》(1995年,2003年再版)則寫說「天興縣治在開化里(今佳里),一說在大目降(今新化)」,亦未斷定佳里興為天興縣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