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胡尔萨格

苏美尔神话中,宁胡尔萨格(Ninhursag)或宁胡尔桑伽(Ninkharsag)[1][2][3][4][5][6][7][8][9]是山之神母,苏美尔七大神之一,主要作为一位生育女神,是苏美尔-阿卡德神话中的神母,在早期神名录中已出现。她经常使用的别名是“众神之母”、“众子之母”。两河流域的许多统治者(如美西利姆、埃阿纳图姆、汉穆拉比)常把宁胡尔萨格称作自己的母亲。她的头发常被画成欧米伽的形状,有时佩戴长角形头饰,身着节裙,肩膀上常系着蝴蝶结。少数时候携带一枝有欧米伽或其衍生图案的权杖,有时还牵着一头小狮子。她是苏美尔某几位统治者的守护神。

宁胡尔萨格和森林神站在大地生命之树旁。发现于苏萨城的雕像.

名称

宁胡尔萨格名字的意思为“森林之山的女主宰”(源自苏美尔语“NIN”-女主宰或女王;“ḪAR.SAG”-圣山、山麓)[10],可能涉及到她神庙的地点,位于埃里都的“埃库尔”(E-Kur,“大山深处的房子”) 。她还有很多的名字,包括“伟大的女王”宁玛赫(Ninmah)[10]、“分娩女主宰”宁图(Nintu)[10]、“神母”玛玛(Mamma)或玛米(Mami)[10]、阿鲁鲁(Aruru)[10]、“众神的女主宰”贝莱特-伊莉(Belet-Ili)[10] 等。

相传她的儿子尼努尔塔(Ninurta)为纪念他创造的大山,而将她的名字从宁玛赫改为宁胡尔萨格。而作为“宁门娜”(Ninmenna)女神,根据古巴比伦加冕仪式,她将在伊南娜神庙为新登基的国王戴上金色的皇冠。

上面提到的一些名字曾经都是单独的女神(如宁玛赫和宁门娜),后来才被与宁胡尔萨格混同,并在宁胡尔萨格神话中,这些名字不再被提到。

作为恩基的妻子和配偶,她也被称为“忠诚的妻子”达姆伽尔努娜(Damgulanna)或达姆金娜(Damkina)。她有很多绰号,包括“沙斯苏鲁”(Shassuru)或“子宫女神',“众神的接生婆”塔布苏特-伊莉(Tabsut-ili)、“所有孩子的母亲”和“众神之母”。在这一角色中,她被认为是《埃努玛·埃利什》中的(Ki)。在埃利都基什城都有她的神庙。

神话

在古老的苏美尔神话-《恩基和宁胡尔萨格》中,宁胡尔萨格与恩基住在幸福岛提尔蒙,二人生下了被恩基称作“绿茵女主”的宁萨儿(Ninsar);宁萨儿与恩基又生下了女儿宁古拉(Ninkurra);而宁古拉又为恩基生下了女儿乌特图(Uttu)。恩基极力追求乌特图,但乌特图并不高兴,因为恩基并不关心她。 乌特图遵照祖先宁胡尔萨格的建议,将恩基的精液埋到地里,于是从地里长出了八株植物。恩基看到这些植物后,命令大臣伊西木德(Isimud)把这八种植物拨下来,恩基把它吃掉,由此他的八个器官都患了病。宁胡尔萨格诅咒了恩基,之后离开了这个岛屿。随着恩基的患病,世界面临毁灭。在狐狸的帮助下宁胡尔萨格又回到岛上为恩基治病。恩基每说出一个病痛的器官(颌骨、牙齿、肋骨),宁胡尔萨格就创造出一个相应的神:阿布(Abu)、宁图拉(Nintulla)、宁苏图(Ninsutu)、宁卡西(Ninkasi)、南舍(Nanshe)、阿济木亚(Azimua)、宁提(Ninti)和恩扎克(Enshag)为他治病。后来,宁胡尔萨格治好他。《圣经》中夏娃的創造與本段故事相似(提尔蒙与伊甸园,禁果与被逐出樂園,许多研究者[谁?]认为《圣经》中用男人的肋骨创造女人的故事就是源自这则苏美的神话)。

在苏美尔的一则神话中,宁胡尔萨格以人的创造者身份出现,《造物主的锄头》书中讲,恩基用锄在地表凿一洞,是她完成了人类的创造。

而在创世文中,在一次恩基举办的庆祝人类诞生的盛宴上,神母纳木(Nammu)用粘土创造出一个个不同种的人,而宁玛赫(别称宁胡尔萨格)只是一位助产者。

崇拜

她的符号形象类似希腊字母欧米伽Ω”,一直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来的艺术品中(前2000年更普遍)。在一些界碑上也经常刻有这一符号,说明了她的重要性。欧米伽标志与埃及母牛女神哈托尔有关系,象征“子宫”的形象[11]。哈托尔有时被描绘站在一座山上,所以这可能就两个女神间的连接。

她的神庙叫“埃萨吉拉”(Esagila)(苏美尔语“E”(庙)+“SAG”(山顶)+“ILA”(巍峨)),位于埃利都库尔(KUR),在基什城也有另一所祭祀她的寺庙。

参见

参考文献

  1. ^ 《世界神话辞典》,“宁胡尔萨格<苏-阿>”,第18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2. ^ [King, L. W., Hall, H. R., History of Egypt Chaldea, Syria, Babylonia, and Assyria in the Light of Recent Discovery, p. 117, The Echo Library, 2008.]
  3. ^ Jastrow, Morris., The religion of Babylonia and Assyria, Morris Jastrow, Ginn & Co., 1898..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1). 
  4. ^ Douglas Van Buren, Elizabeth., Clay figurines of Babylonia and Assyria, pp. 1, 19, 267, AMS Press, 1980..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5. ^ Possehl, Gregory L., Ancient cities of the Indus, p. 126,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79..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6. ^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p. 234,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32.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7. ^ Clay, Albert T., The Origin of Biblical Traditions: Hebrew Legends in Babylonia and Israel, p. 100, The Book Tree, 1999..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8. ^ Wallis Budge, E. A., Babylonian Life and History, p233,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891, Reprint 2006..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9. ^ Edwardes, Marian & Spence, Lewis., Dictionary of Non-Classical Mythology, p.126,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3..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戴利, 斯蒂芬妮.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创世、洪水、吉尔伽美什及其它》.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26. ISBN 978-0-19-283589-5. 
  11. ^ 存档副本.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迈克尔·乔丹, 《神祇百科》, 凯尔-凯西有限公司, 2002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