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印度 (新加坡)

(重定向自小印度區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个泰米尔人的族裔社区,位于新加坡河东部(牛车水对面),甘榜格南(马来人聚居地)以北。这些区域都是梧槽城市规划区的一部分。小印度在当地泰米尔社区更普遍称为竹脚(Tekka)。


Little India
英语 Little India
华语 小印度
拼音 Xiǎo Yìndù
白話字Tek-kha(竹腳)
马来语 Little India
淡米尔语 லிட்டில் இந்தியா
小印度店屋
小印度庆祝屠妖节
星期日繁忙的街道

歷史

小印度有别于珠烈甘榜英语Chulia Kampong区,后者在莱佛士计划英语Raffles Plan of Singapore下,原本是新加坡殖民地的一个分区,在英国的种族隔离政策下,作为泰米尔人移民的居住区。然而,由于珠烈甘榜变得拥挤,对土地的竞争不断升级,许多泰米尔人遂移居到现在的小印度(珠烈甘榜区已不再作为一个独特的区域存在)。

小印度的位置沿实龙岗河英语Serangoon River,最初吸引了养牛业,该区的牲畜贸易一度相当突出。后来,其他经济活动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该区开始看起来像一个泰米尔人的族裔社区。但过多的少数族裔聚居也引起各种问题,如2013年新加坡小印度暴乱

虽然在现代人民行动党的种族和谐政策下,泰米尔人不再如以往局限在一个地区,但为了保存文化遗产,许多泰米尔人商业活动都集中在小印度。各个种族的人想要吃到或买到泰米尔人文化的东西,如咖喱或泰米尔服装,就来到小印度。许多华人父母去小印度的商店,将大米磨粉,为婴儿。这些商店的机器,主要是为了将香料磨成粉末,用来制作泰米尔美食。小印度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印度,包括道路建设和使用,与新加坡的其余部分的卫生状况大为不同。

 
维拉马卡里拉曼庙

街道

实龙岗路是小印度主要的商业街,沿街有竹脚中心,竹脚广场,小印度中心,实龙岗广场,和穆斯塔法中心英语Mustafa Centre。花拉公园位于区内。区内有数座印度教寺庙,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场所,例如卫理公会福灵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甘榜加卜卫理公会英语Kampong Kapor Methodist Church维拉马卡里拉曼庙、安古利亚回教堂、维达帕提雅卡雅曼兴都庙英语Sri Vadapathira Kaliamman Temple、Jalan 回教堂、锡克教中央谒师所。阿督卡夫回教堂建于1859年,得名于一位泰米尔人律师,建筑为阿拉伯-文艺复兴风格。其祈祷厅装饰着摩尔式的拱,体现伊斯兰教的历史。斯里尼瓦沙柏鲁马兴都庙沿实龙岗路,有一座高塔,于1855年建成。佛教的千光寺(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也沿着实龙岗路,最初是由一位泰国和尚于1927年创立。对面中国风格的龙山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

小印度的贝当路,以法国元帅菲利普·贝当(后来与纳粹德国合作被定罪)命名,1916年建于排干的沼泽上,体现了新加坡中国建筑的特点。

交通

新加坡地铁在该区设有两个站:小印度地铁站花拉公园地铁站

 
从花拉公园看小印度全景
 
从实龙岗路看小印度全景

参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