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

戰國時代墓葬
(重定向自擂鼓墩古墓群

曾侯乙墓是中國戰國時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岩坑竖穴木椁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

擂鼓墩古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
分类古墓葬
时代戰國
编号3-231
认定时间1988年

发现经过

1977年9月,在中國湖北随县县城西郊的东团坡,解放军空军某部在扩建营房开山炸石时发现地下有褐色泥土,施工单位的王家贵和郑国贤向县文化部门通报,但是没有得到重视。[1]此时墓葬的车马坑已经有一些青铜文物出土,被施工工人卖至废品收购站,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此后王家贵三次赴县城请来专家勘察,才開始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1978年5月11日,文物考古部门开始挖掘,5月17日大墓被开启,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遂开始抽水排水。5月21日发现一个直通椁板的盗洞,5月23日水位下降,曾侯乙编钟露出水面。6月底,野外清理首战告捷。

墓坑与葬式

墓坑

墓口,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如果加上修建水塔时,地表被铲去的2米,原深度大约13米以上。坑壁垂直且比较规整,但是由于砂岩松散,有的地方在下葬后不久就崩塌了。[2]

墓坑内,木椁与坑壁的距离,最小20.0厘米,最大70.0厘米,中间填以木炭。木椁上,铺有10-30厘米的木炭,并且进行了夯实。顶部与四周取出超过60吨木炭。木炭之上,填有10-30厘米,质地细腻的青膏泥。青膏泥之上,黄褐土与青灰泥相见迭压,约2.5米。再上方,铺满大小不一的石板。石板上方,直至墓口,填以五花土,其中夹杂着青灰泥,并经层层夯实。[2]

葬式

 
曾侯乙墓主棺,外棺

椁室分为北、东、中、西四室。

东室,东西长9.5米,南北宽4.75米,深3.5米。其中主棺南北向,放置于中部偏西的地方。东、西两侧放置了陪葬棺,分别有6具、2具棺材。东室通往中室门洞处,放置1具狗棺。此外,还有兵器乐器漆器金器

中室,南北长9.75米,东西宽4.75米,深3.3米。其中放置有编钟等礼乐器。

西室,南北长8.65米,东西宽3.25米,深3.3米。其中放置了13具陪棺。

北室,南北长4.25米,东西宽4.25米,深3.15米。其中放置了兵器、车马器与简册等。

主棺分为内外两层。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外棺周身以黑漆为地,绘制朱色、金黄色花纹。外棺内壁朱漆。内棺长2.49米,宽1.27米,高1.32米。内棺以朱漆为地,绘制黄色、黑色花纹。

陪棺21具。内外黑漆。除一例外,外壁均绘有红彩。

狗棺无漆。

经遺骸鉴定,主棺内的墓主为45岁左右男性;陪棺内的陪葬者为13-25岁左右女性。[2]

墓主人及其年代

 
出土的編鐘
 
青铜缶。迄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酒器。

曾侯乙墓中,45件甬钟上均有“曾侯乙乍𠱾(或“寺”)”。而其他青铜礼器、用器及其附件共125件中,有117处“曾侯乙”的铭文[2]

同时,通过出土鏄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战国早期曾国一位名字叫作“乙”的君主之墓葬,故称曾侯乙。曾侯乙墓的入葬时间大约在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或稍晚。[2] 据考,墓主人姓姬名乙。

对墓中的木炭进行实验测量,证明了年代为公元前433年稍晚的推断是合理的。[2]

出土文物及其意义

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达15,404件,其中有8件定为国宝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大多来自于中室。其中编钟一架65件、编磬一架32件、鼓3件、瑟7件、笙4件、排箫2件、2件。它们应该是战国初期,诸侯宫廷乐队的基本制式。这不仅让人们对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了形象化的认识,还包括了久已失传的,或形制最早的古乐器。比如,十弦琴、均钟、排箫和篪,均已失传了大约两千年。[2]

曾侯乙编钟,更是自古至今,同类乐器中出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2]

重要出土文物

参考文献

  1. ^ 曾侯乙编钟: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王, 子初.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北卷. 郑州: 大象出版社. 1996: 192. ISBN 7-5347-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