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敬主义

(重定向自敬虔派

虔敬主义(英語:Pietism)是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是力求为路德宗带来变革而产生的思想。虔敬主义主张教徒应该过虔敬的生活,也影響了包括新教的其他宗派,如圣公会

信义宗
路德玫瑰
 主题

起始

敬虔主義的主要中心人物為菲利普·雅各·施本爾,施本爾於1635年生於阿尔萨斯,他是受到英格蘭清教徒的影響以及神秘主義約翰·阿恩特的作品,尤其是貝雷的名著《敬虔之實踐》影響最深,而醞釀了他開始在德意志推行敬虔運動。在斯特拉斯堡牧會三年後,即1666年,約31歲的他成為德意志法蘭克福路德會的牧師,他對於初到該城市令他有些震驚,他看見教會的景況及信徒的屬靈生命需要改變,他認為恢復馬丁·路德的主張需要透過讀經、禱告與查經來造就基督徒活潑的靈命。

1670年,菲利普·雅各·施本爾開始先聚集一小群信徒在他家中讀經、祈禱及查經,每星期兩次聚集,彼此鼓勵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他稱這小組聚會為敬虔團契,又稱敬虔者的聚會,敬虔主義就此得名。

施本爾在四十歲時也就是1675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敬虔願望》(Pia Desideria),是為約翰·阿恩特的佈道詞撰寫引言,當中提出幾項建議:其中有建立聖經學習小組使信徒能在屬靈上成長;講道要簡單;信徒的生活力求節飲、節食、儉樸。到了1686年他成為德意志德勒斯登宮廷牧道者。

發展與興盛

富朗開時期使得德意志敬虔運動開始興盛與發展,原本他是萊普西大學的年輕教師,與三五好友組成「愛經團」,成員皆是大學教師,因為他熱忱的追求,有一次正預習著「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1]時,突然經歷了奇妙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使得他明白他經歷了重生的經驗,他知道自己得救了,這是一種從上帝來的新生。於是之後富朗開前往哈雷附近的格勞查(Glauchau)小鎮牧會,倡導信徒社會服務的活動、建立孤兒院及學校(1696年)、一所拉丁語學校、一家醫院、及一所聖經之家,種種社會服務活動在哈雷此城建立,透過他的能力組織並出任哈雷大學的教授。在他長達三十年的影響之下,哈雷大學(1694年)成了敬虔運動的中心。

哈雷敬虔運動另一個令人矚目的特點,就是其海外宣教的熱忱。1705年丹麥國王徵召到印度開展的傳教士中,就有兩位哈雷的學生。十八世紀期間,哈雷及其教育機關更是差出了不下六十名的海外宣教士;其中最有名的是士瓦次(Schwwartz),畢生於印度傳道,直到逝世。而在教會歷史方面,敬虔主義也有其貢獻。一位激烈敬虔派信徒亞爾諾德(Gottfried Arnold)於1699年發表了《中立的教會與異端史觀》,認為我們不能因當代潮流而判定異端,必須深入其思想。

轉變

新生鐸夫出生在德意志西部的德勒斯登,自小喪父,因此由祖母扶養長大,而他的祖母也崇尚敬虔派,他的父親與施本爾是好友。1710年也就是他十歲之時,他被送至哈雷市由富朗開所開設的兒童教養院中,在那裡受到敬虔派的方式教育薰陶,在就學時期發展出領袖的魅力,與同學成立了「芥菜種會」,目的是注重個人內在敬虔生活及外在世界的宣道工作。 1716年因為家人的關係期望他能為國家社會多盡一分力,遂送他至威登堡就讀法律,於1719年完成學業。然而敬虔派信仰是他所寄予的信仰生活,也基於家人的促成,步上父親的事業於德勒斯登之政府機關任職。

摩爾維亞

1722年以來由於三十年戰爭有許多摩爾維亞人逃亡,新生鐸夫准許這些難民到自己位於伯帖勒多弗莊上避難,直至1727年人數漸漸增多,而他開始以施本爾敬虔派的標的為其生活方式教育他們,剛開始意見紛歧,整合是不容易的,直至1727年的一次全莊舉行聖餐之日,全莊人靈性感受團結合一。自此以後竭力以宣傳主的工作為使命,願意以熱忱的心去到任何地方宣道,這樣強而有力的宣道行動不斷的興起,並且摩爾維亞期望獨立自主為一新教會,這便是摩爾維亞運動的開始。

1732年由多白爾尼赤曼開始了國外的宣道工作,開始往亞洲格陵蘭、及美洲等地宣教,許多宣教士願意去到偏遠地方宣揚主道。宣教工作不斷的進行,新生鐸夫也去到美洲向印地安人傳福音,他建立了摩爾維亞地方教會及學校,並按立主教來維持宣教工作,漸漸摩爾維亞宣教工作前往非洲埃及並延伸到南非等地。

參考来源

文內引註

  1. ^ 約翰福音》第20章第31节

參考書目

  • 布魯斯·雪萊(Bruce Shelley). 基督教會史. 由劉平翻译.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ISBN 9787301067086. 
  • 比爾·奧斯丁. 基督教發展史. 由馬傑偉; 許建人翻译. 香港: 種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 
  • 陶理 (编). 基督教二千年史. 由李伯明; 林牧野翻译. 香港: 海天書樓. 1997. ISBN 9789623991339. 
  • 華爾克. 基督教會史. 由謝受靈翻译.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