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鱼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2月25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2月25日) |
传说
很早以前,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经。途中不幸遇上风浪,老方丈葬身鱼腹。寺中的小和尚获悉噩耗,便带念经的木鱼到师父遇难的地方念经超度。七七四十九天后,海面上浮起了许多磷光闪闪的黄鱼。小和尚想起了师父出行时穿的那身黄色袈裟,心想是佛祖显灵让他发现了吃掉师父的鱼。于是立即把这些黄鱼捞起来,剥皮去骨放在木鱼上狠狠地敲起来,最后敲成了薄饼状的鱼片。在船上晾干后带回留念,多余的就留在了船上。船翁吃饭时,拣了些鱼片切丝熬汤,没想到这汤味道异常鲜美,于是“敲鱼”迅速流传开来。如今在温州几乎人人会做“敲鱼”,是一道家常菜。
制作
制法奇特而且非常考究。选用刺少肉质厚实的鲜鱼,去皮剔骨后从背部将鱼剖成两半,再切成5厘米见方厚0.5厘米左右的鱼片,蘸上淀粉,在砧板上用擀面杖慢慢敲成薄如蝉翼的圆片。
食用
先用沸水将敲鱼片烫熟,再迅速放入冷水中漂凉,然后切成宽约1厘米的条状,与配菜一同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