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製糖

新高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日治時期的製糖會社之一,由大倉財閥日语大倉財閥成立於1909年10月,本社位於現今彰化縣和美鎮彰化糖廠,在1935年4月被併入大日本製糖。新高製糖下轄彰化第一及第二工場、嘉義工場,即為後來台灣糖業公司彰化糖廠大林糖廠

新高製糖株式會社
公司結局併入大日本製糖
後繼機構大日本製糖
成立1909年10月
臺灣彰化廳中藔庄竹圍仔152番地
结束1935年4月
創辦人大倉喜八郎、高島小金治、安部幸兵衛等人
總部臺灣臺中州彰化郡和美庄中寮字竹圍子101番地
产业製糖

新高製糖的公司名稱來自台灣的最高峰──玉山,時稱「新高山」[1],而新高製糖的商標為山形紋。

沿革

大倉財閥因看好台灣的糖業發展,大倉喜八郎日语大倉喜八郎高島小金治日语高島小金治在1908年先是來台灣視察糖業。1909年8月,大倉喜八郎、高島小金治、安部幸兵衛日语安部幸兵衛等人向臨時臺灣糖務局提出申請,計畫在嘉義廳設立兩座能力1,000噸的新式工廠,在同年9月由臺灣總督府許可。1909年10月,在東京市舉行「新高製糖株式會社」的成立大會,為資本額500萬圓的公司,社長為高島小金治;同年11月,將公司登記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彰化登記所登記,並申請在彰化廳設立製糖工場。本社最初設在彰化街北門428-1番地,並在東京市芝區琴平町設立「東京事務所」。

新高製糖在後來決定優先考量彰化工場,於1910年1月,將本社遷到彰化廳中藔庄竹圍仔152番地,並著手設立能力750噸的彰化工場。在同年12月開始製糖。此工場的設立,是台灣的新式製糖工場首度往北跨越濁水溪,也顯示出台灣南部的製糖工廠數量已趨近飽和,且在原料採取區制度的限制之下,不得部轉往中北部的傳統稻作區發展。在嘉義的部分,新高製糖在之後申請變更第一工廠設立位置,由打貓南堡雙溪口庄(位於今溪口鄉)改到打貓北堡大湖庄(位於今大林鎮),第二工場則位在嘉義廳打貓東頂堡三角庄(位於今大林鎮),並直至1912年才開始興建;然而期間遭受颱風侵襲,在1913年1月才安裝完畢,隔月開始製糖作業,能力分別為1,200噸、800噸。新高製糖在之後陸續擴張,於1913年6月設立了「彰化酒精工場」。於1915年設置大阪精糖工場。於1917年,嘉義第二工廠併至彰化工場。由於當時正值台灣糖業發展的大好時期,新高製糖在1920年3月,將資本一口氣從500萬增加至2,800萬圓,並著手設立彰化第二工廠,在1921年3月完工,是能力1,000噸的新式工場。

然而,新高製糖之後逐漸發展不順,社長高島小金治在1922年突然去逝。雖然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因大量砂糖庫存被燒毀,導致糖業景氣暫時復甦,但隨著日益嚴重的米糖相剋衝突,以及地價、米價逐漸上升,使公司必須付出更多成本才能增加蔗作面積。更嚴重的是,受到1927年的昭和金融恐慌影響,臺灣的許多製糖會社都面臨經營困境,導致台灣糖業市場的重整。新高製糖在此影響下,大股東大倉家在1927年7月退出新高製糖,將公司的支配權讓給大日本製糖的藤山財閥系。

新高製糖在由大日本製糖掌控後,陸續採取了以下改善策略,將生產中心轉移至嘉義工場、以更集約的方式從事蔗作、不製造過剩的砂糖,停止大阪精糖工場作業(1929年停產)、裁撤冗員等。1934年12月15日,新高製糖與大日本製糖簽約合併,在1935年4月25日生效,而嘉義工場改稱「大林製糖所」,彰化第一及第二工場改稱「彰化第一製糖所」、「彰化第二製糖所」。同年7月,大日本製糖廢止彰化第二製糖所,將其設備移到土庫庄,設立龍巖製糖所[1][2]

1943年11月25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改名為「日糖興業株式會社」。二戰後,日糖興業在臺資產於1946年由台灣糖業公司接收,而彰化糖廠及大林糖廠分別在1954年、1995年停止製糖。

所屬機構

新高製糖所屬機構[3]
名稱 位置 能力 設立時間 備註
臺灣本社 彰化工場內
東京事務所 東京市麴町區丸之內二丁目
彰化第一工場 臺中州彰化郡和美庄中寮字竹圍子101番地 750噸 1910年 彰化製糖所→彰化糖廠
彰化第二工場 臺中州彰化郡和美庄中寮字竹圍子101番地 1,000噸 1921年 設備後來移到龍巖製糖所
嘉義工場 臺南州嘉義郡大林庄大湖399番地 1,200噸 1913年 大林製糖所→大林糖廠
大阪工場 大阪市此花區春日出町上七丁目 100噸 1915年 精糖製造
彰化酒精工場 臺中州彰化郡和美庄中寮 1913年

原料採取區域

彰化工場的原料採取區域包含彰化市、彰化郡(除芬園庄、部分福興庄之外)、員林郡員林街大村庄、部分社頭庄、部分田中庄)、大甲郡梧棲街、部分清水街、部分龍井庄、部分大肚庄)、部分烏日庄。嘉義工場的原料採取區域包含嘉義郡(民雄庄溪口庄、大林庄、部分新巷庄、部分小梅庄、部分竹崎庄)、部分斗南庄[1]

私設鐵路

新高製糖設有糖鐵鹿港線」(線西─彰化─鹿港)及「大林線」(大梅─大林─北港)。鹿港線行經線西、十五張犁、和美、柑子井、中寮、過溝子、彰化、莿桐腳馬鳴山、崎溝子、鹿港。大林線行經小梅、大埔、北勢、潭墘、大湖、會社前、大林、排子路、頂坪、溪口、埤子頭、新港、北港。[4]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西原, 雄次郎. 新高略史. 新高製糖株式會社. 1935-03-14. 
  2. ^ 江, 芳菁. 大林糖廠與大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1909-1996)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3 [2021-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23). 
  3. ^ 竹本, 伊一郎. 台灣株式年鑑. 臺灣經濟研究會. 1931-08-25. 
  4. ^ 武澤, 贇太郎.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改正鐵道旅客運賃總覽. 臺灣旅行案內社. 193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