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CVL-23)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2月1日) |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CVL-2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獨立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她是美軍第四艘以普林斯頓為名的軍艦,紀念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該處為美國獨立戰爭的普林斯頓戰役戰場。
普林斯頓 USS Princeton CVL-23 | |
---|---|
概觀 | |
艦種 | 航空母艦 |
艦級 | 獨立級(2號艦) |
製造廠 | 紐約造船廠 |
動工 | 1941年6月2日 |
下水 | 1942年10月18日 |
服役 | 1943年2月25日 |
結局 | 1944年10月24日於雷伊泰灣海戰重創後被美軍自沉 |
除籍 | 1944年11月13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一般:11,000噸 作戰:14,220噸 |
滿載排水量 | 15,100噸 |
全長 | 整體:622呎6吋 水線:600呎 |
全寬 | 整體:109呎2吋 水線:71呎6吋 |
吃水 | 排水14,751噸時:約24呎 |
鍋爐 | 4座鍋爐 4座60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
功率 | 設計:100,000軸馬力 試航:106,001軸馬力 |
最高速度 | 31.6節 試航:31.46節 |
續航距離 | 12,500海哩/15節 服役:8,325海哩/15節 |
乘員 | 140名軍官 1,32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2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砲 8門2聯裝40毫米高射砲 16挺20毫米機炮 |
裝甲 | 防護甲板:2吋 防水壁:3.75至5吋 舵機:0.75吋至5吋 |
艦載機 | 12架戰機 9架魚雷轟炸機 9架俯衝轟炸機 |
其它 | 2座升降台 1座彈射器 模版參考來源:[1] |
普林斯頓號在1941年6月2日開始在紐約造船廠建造,原建為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的七號艦,艦名為塔拉哈西;但建造不久,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時美軍航空母艦短缺,故最終將九艘建造中的克利夫蘭級改裝為航空母艦。
1942年2月16日,普林斯頓號開始改建為航空母艦,更改艦名及舷號(由CL-61改為CV-23);而海軍則在3月18日修改建造合約。同年10月18日,普林斯頓號下水,並在1943年2月25日服役。7月15日,普林斯頓號等改裝航空母艦被重編為輕型航空母艦,舷號改為CVL-23。
稍後普林斯頓號加入太平洋戰爭,參與多場戰役。雷伊泰灣海戰期間的1944年10月24日早上8時,大批日軍飛機撲向普林斯頓號,艦上所有戰鬥機立即起飛迎敵而普林斯頓號逃入雨雲中,當它在9時30分從雨雲中出來時,來犯的日機已不見了,於是普林斯頓號上的艦載攻擊機立即上彈和加油準備起飛轟炸日軍,這時突然有一架日軍彗星俯衝轟炸機向普林斯頓號投下一杖500公斤炸彈,炸彈炸中6架已上滿燃料和彈藥的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隨即發生爆炸和大火,雖然艦上人員救火而令火劫一度受控制,但機庫又發生爆炸而令火勢再一次擴大,至下午3時火勢又受到控制,這時候輕巡洋艦伯明翰號前來加入救火,但突然魚雷艙的魚雷被大火引爆而發生大爆炸,這次大爆炸引致多人死傷尤其是伯明翰號上有多達214人被炸死,由於救援無望,右腳截斷的艦長霍金斯上校(John M. Hoskins)被迫棄艦;而美軍先後派歐文號及雷諾號以魚雷將之擊沉。
為紀念其沉沒,美軍後來將建造中的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CV-37更名為普林斯頓。1945年7月8日,新普林斯頓號下水,並在11月18日服役,由霍金斯上校出任第一任艦長。而舊艦上的一幅軍旗,則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堂展示。
普林斯頓號在二戰中獲得九顆戰鬥之星。
相關條目
註釋
- ^ Friedman 1983,第403頁獨立級配置,數據僅以設計及建造時為準。
參考書目
-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