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有分梵語bhavānga巴利語bhavaṅga),佛教阿毘達摩術語,的一種形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銅鍱部提出,現仍傳承於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識學說,主要祖述於《發趣論》與《清淨道論》,將有分視為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执行有分作用的心称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識(bhavaṅga-viññāṇa)。

有分識學說,與大乘佛教中的阿賴耶識學說與如來藏學說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因為歷史文獻不足,現代佛教研究者尚無法確定這些學說之間的關連。

字根

有分(bhavaṅga)的字根來自(bhāva),以及分(aṅga)[1][2]。在十二緣起中,(bhāva)為有情存在的狀態,在阿毘達摩中又有三有四有等說法。

āṅga有「支」、「分」、「部份」、「肢體」之意,是構成的要素或原因之意。禪支七覺支八正道都使用了這個單字。

歷史

在巴利論藏中,《發趣論》是首次提及有分的論書[3],在《彌蘭陀王問經》中也提到這個名詞。隨後的《攝阿毘達摩義論》及各個經論註釋書,都廣泛應用了這個名詞。

現存文獻引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世親時代,當時被認為是分別說部提出[4]。世親特別提及是由分別說部下的赤銅鍱部提出[5]。在唯識學派論書中常引述此學說,將有分識等同於阿賴耶識[6]

理論

在漢傳佛教論書中,記載的有分識學說,分為七心,九心輪,和大乘佛教的阿賴耶識等。在巴利論藏的註釋書中,從前生最後一刻死心直至今生最後一刻死心之前,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以有分識而存續[3]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將心識的變化過程,分為七心,有分為心的基礎[7],為意識內在最深層的根源。七心以有分為根,在受到外緣時,依序產生轉見心,之後生起所受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等七心。當外緣滅去,心識回歸有分[8][9]。藏傳《攝大乘論》中,也記載了有分及七心[10],但此段在漢譯本中沒有。

解脫道論》用菴羅果譬喻詮釋了“夾勝心起”的過程:在緊閉著宮門的宮殿中,國王躺臥睡覺(有分心),啞女在側服侍,王后坐在旁邊,臣屬站列於前,聾人在宮門口守門。果園守護人採摘了芒果帶到宮門前要獻給國王,他叩擊宮門(眼門色事夾)。國王聽到,命啞女去開門(有分心起)。啞女到宮門口用手勢告訴聾人開門(轉心,能引發)。聾人開門取得芒果(眼識、見心)。國王拿起了刀,啞女將芒果帶入宮殿交給臣屬(受持心,等尋求)。臣屬將芒果交給王后(分別心,等貫徹)。王后將芒果洗凈生熟分開放置後獻給國王(令起心,安立)。國王吃芒果(速心,勢用)。國王吃完後評說其好壞(彼事心,返緣)。國王繼續睡覺(有分心度)[11]

據此譬喻,有分為心王睡眠不活動時的狀態,是心的根源,如同線團般,連繫一切。當受到外緣時,就會依有分而起心識的作用[12]。因此印順法師認為,有分識學說是在一意識論一心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13]

唯識學派

巴利論書及註釋書

心路過程

按现今的南传上座部理论,心根据其构成成分可分为89种,根据各自不同作用,可分为14种,有分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14][15]。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在结生心生灭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与结生心是同一种果报心,但执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刹那中生灭;最为明显的即是在无梦熟睡的时候,但在清醍的时候,它也在诸心路过程之间出现无数次。[16]

八十九心十四作用表
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
意識界 意界 五識界
捨俱推度心(2) 欲界大異熟心(8) 色、無色界異熟心(5+4) 喜俱推度心(1) 意門轉向心(1) 速行心(55) 五門轉向心(1) 領受心(2) 二種五識心(10)
結生 * * *
有分 * * *
轉向 * *
見、聞、嗅、嘗、觸 *
領受 *
推度 * *
確定 *
速行 *
彼所緣 * * *
* * *

心性本淨

《增支部》中有光淨心的敍述[17][18],在《增支部》的註釋書中,皆認為此光淨心即是有分心,如《滿足希求》解釋有分心不受染污,但因速行心受染污,故有分心也被認為是染污的[19]。《殊勝義》認為,如同河水源頭清淨一般,因為不善心是由有分心中流出,因此不善心的本性也是清淨的[20]。《小部》義註〈大義釋〉中也有類似說法[21]

現代研究

世親大乘成業論》記錄赤銅鍱部提出有分識[22],六識身即是有分識[23],為生命前後相續的主體,三有之因[24][4]。現代學者多有相同議論[2][25]。類似的學說尚有大眾部提出的根本識、化地部提出的窮生死蘊,大乘論師認為,這些學說所說的主體心識異於六識身而別有自體,皆等同於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異熟識[26]

水野弘元認為,根據有分識學說,在心轉向時,內在有分識會暫時喪失,無法保持一類相續,在理論上有缺失之處[27]

印順法師認為,一心論者中,由識來作解說,可分為意界是常論,與有分識二派。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派,與意界是常、心性本淨這兩派之間有關連[28]

Rupert Gethin認為,有分識學說並沒有清楚說明不善的稟性(隨眠)是如何跟著有分傳遞到下一生[29]。它對於心性本淨的解釋,也引出一些難以處理的問題[30]

泰國上座部佛教長老佛使比丘,曾批評《清淨道論》中的有分識學說為常見,對緣起的解釋錯誤,引起南傳佛教內的爭議。

註釋

  1. ^ 玄奘譯《成唯識論》卷3:「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
  2. ^ 2.0 2.1 印順《唯識學探源》:「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分,是成分,也就是構成的條件與原因。在以分別說部自居的赤銅鍱部,把細心看成三有輪迴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識。」
  3. ^ 3.0 3.1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關於有分識,巴利論藏最後的《發趣論》(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處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論則完全沒有出現此名稱,其實初期論書以來所說的八十九心中,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即是作為有分識而存續。關於這點,在論藏的註釋書或綱要書等中,有詳細的說明,但是,在此只想從其潛在識的立場簡單做介紹。巴利的有分識,即是作為過去善不善行為結果的異熟識,由前世一切行為的結果,而規定有情的下一生,決定其投生的命運。也就是,有情在結束前生時,依據前生的善惡業,投生到其對應的世界,前生的最後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續往下一生的結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惡業的果報、異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剎那之結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礎心,此基礎心稱為「有分識」。」
  4. ^ 4.0 4.1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4:「分別論者,舊名分別說部,今說假部。說有分識,體恒不斷,周遍三界,為三有因。其餘六識,時間斷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
  5. ^ 世親《大乘成業論》:「有如上說持種識體,即依此識。赤銅鍱部經中建立有分識名,大眾部經名根本識。化地部說窮生死蘊。」
  6. ^ 玄奘譯《成唯識論》卷3:「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依止故。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
  7. ^ 《解脫道論》卷10:「問云何以夾勝心起?於眼門成三種。除夾上中下,於是上事,以夾成七心,無間生阿毘地獄。從有分心,轉見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從彼更度有分心。」
  8. ^ 《解脫道論》卷10:「於是有分心者,是於此有根心如牽縷。轉心者。於眼門色事夾緣故,以緣展轉諸界,依處有分心成起,有分心次第。彼為見色事成轉生轉心。轉心次第依眼應轉,現得見生見心。見心次第已見以心。現受生受心,受心次第以受義。現分別生分別心,分別心次第以分別義。現令起生令起心,令起心次第以令起義。由業心速行,速行心次第。以速行義,不以方便生彼事果報心。從彼更度有分心。」
  9. ^ 印順《唯識學探源》:「《解脫道論》的次第,是接近無色四蘊的。如見心是識,受心是受,分別心 是想,令起、速行心是思。這點,是值得注意的。奘譯在安立以下,起勢用心: 而《解脫道論》卻多一第五「令起心」。這是說,從見到分別,是對外境的認識 過程;因認識而引起推動內心作業的意志作用。因此,接著就是動作行為的第六 「速行心」。令起是引起作業的,速行是作業的。作業而得果,也即是作業終了 時心識的休息,是第七「彼事心」。奘譯作「反緣」。但這還是從行動而返歸內心的過程;到了內心澄靜的本來,那就是復歸於有分心了。從上面所說,可知有分是心識的內在者,深潛而貫通者。見、受、分別,是向外的認識作用;速行是 向外的意志作用,轉、令起、彼事,是介於中間的。轉是內心要求認識的發動,已不是內在的深細心,也還不是認識。令起心是認識的牽動內心,引起內心意行的反應;但還不是行為者。彼事是行業的反歸內心過程。認識與行為的作用一止,那又是有分了。」
  10. ^ 呂澂譯,藏傳《攝大乘論》:「聖上座部教中,亦說名曰:有分及見,分別及行,動及尋求,第七能轉。」
  11. ^ 《解脫道論》卷10:「問何譬喻?答:如王殿上閉城門臥,傴女摩王足。夫人坐,大臣及直閣列在王前,聾人守門依城門住。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王聞聲覺,王敕僂女:汝當開門。僂女即奉命,以相貌語聾人言。聾人解意,即開城門,見菴羅果。王捉刀,女受果,將入現於大臣。大臣授與夫人。夫人洗淨,或熟或生,各安一處,然後奉王。王得食之。食已即說彼功德、非功德。還復更眠。」
  12. ^ 《解脫道論》卷10:「如是如王臥,如有分心可知。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如是於眼門色事夾可知。如王聞彼聲王覺。教傴女開門,如是以緣展轉界,依處有分心起可知。」
  13. ^ 印順《唯識學探源》:「『解脫道論』是上座銅鍱者的論典,依銅鍱者的看法:意識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識作用,不外意識的不同作用,所以他是一意識師,一心論者。照他說:「有分心」,是「有根心如牽縷」,是三有的根本心,即是生命內在的心體,從過去一直到未來。」
  14. ^ 觉音著《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2)(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此等(八十九心)依十四种行相而转起,即(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见,(五)闻,(六)嗅,(七)尝,(八)触,(九)领受,(十)推度,(十一)确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缘,(十四)死。怎样的呢?即:……(二)(有分)当结生识(在怀孕时)息灭之时,即刻随着那(十九异熟识中的)任何一种业的异熟的结生识,并于那(结生识的)同样的所缘,起了(与结生识)类似的有分识(潜意识)。如是连续同样的再再生起无数的有分识(生命流),如河流相似,甚至在无梦的酣睡之中,直至有别的心生起而来转变它。如是当知依有分(作用)而起彼等(十九)识。
  15. ^ 葉均〈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與心識活動〉:「八十九心是依十四種行相而轉起活動的。十四行相即:(一)結生、(二)有分、(三)轉向、(四)見、(五)聞、(六 )嗅、(七)嘗、(八)觸、(九)領受、(十)推度、(十一)確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緣、(十四)死。……從死亡後再結生,從結生之後再有分,如是於三有、五趣、七識住、九有情居中轉向的諸有情而起不斷相續的心。只有那些於轉向之中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在他的死心滅時而識即滅。」
  16. ^ 寻法比丘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三章·杂项之概要
  17. ^ 《增支部》:「諸比丘!此心光淨,但時為外來煩惱所染。未學凡夫不如實知見,故我說未學凡夫心未曾修。諸比丘!此心光淨,時盡解脫外來諸煩惱。已學聖弟子如實知見,故我說已學聖弟子已修心。」
  18. ^ 《舍利弗阿毘曇》卷27:「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19. ^ 《滿足希求》:「所謂染汙,即稱此[即有分心]名染汙。所以者何?譬如父母、阿闍梨、親教師,有德、善行具足,因有無德、惡行、無能之子、弟子、同事,未能懲戒、訓導、勸告、教授,故受責備、有惡名。此亦可作如是解:有分心即是有德之父母、阿闍梨、親教師;如彼以子等而受惡名,以 速行心有貪等,其性貪、嗔、癡故,有諸煩惱,雖自性清淨有分心,卻稱染汙。」
  20. ^ 《殊勝義》:「如流水出恒河,則與恒河似;出哥達瓦裏河,則與哥達瓦裏河似。此亦如是,雖不善心亦稱白淨,以自有分心流出故。」
  21. ^ 〈大義釋〉:彼(心)依遍淨之義而淨白。這是就有分而說的。即所謂「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的諸隨煩惱所污染。」
  22. ^ 世親《大乘成業論》:「即依此識,赤銅鍱部經中建立有分識名,大眾部經名根本識,化地部說窮生死蘊。」
  23. ^ 世親《大乘成業論》:「餘部經中唯說六識身為有分識等。」
  24. ^ 玄奘《成唯識論》卷3:「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依止故。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
  25. ^ 黃俊威〈南傳上座部「有分識」思想之探討--以「九心輪」問題為中心〉:「在南傳上座部的本識思想中,認為在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背後,必須有一微細意識存在,稱為「有分」bhavanga。而這一個「有分」,不但是作為六識活動背後之所依,同時,亦是促成生死輪迴的主因。換言之:「有分」也就是輪迴之主體。」,收入《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
  26. ^ 世親《大乘成業論》:「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說此名阿陀那識。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復說名阿賴耶識。前生所引業異熟故,即此亦名異熟果識。……故定應許異六識身,有如上說持種識體。」
  27. ^ 水野弘元〈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巴利的有分識,在有情出生時,生成結生心,在之後無意識的剎那,則被繼續維持成有分識,在表面心的善惡等經驗之後,成為保持經驗的彼所緣心而作用,作用終了後,再潛在為有分心。此場合,巴利佛教與有部等相同,主張意識之流只有一條,所以,有分心之時,表面心不生起;表面心作用時,有分心斷絕。但是,實際上不論表面識如何,保持過去全部經驗的有分識,應該都是一類相續的,若非如此,作為過去經驗的智能、性格等素質,或者記憶等,在表面心生起時,會一時喪失,表面心消失後,又再生起,這是不合理且不可能的事。儘管如此,因為主張二心不俱起說,所以提出潛在識會斷絕的說法,這點比唯識法相學所主張的,阿賴耶識不論諸六識如何,總是一類相續的合理說,略遜一籌。」
  28. ^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但說識而有特色的,有「意界是常論」者……。意界mano-dha^tu是六識界生起的所依,所以「意界 是常」,是依常住意而起生滅的六識,也是在一般起滅不已的六識底裏,別有常住不變的心。這 也是為了說明憶念的可能,不知是那一部派的意見!二、赤銅鍱部立有分識:有分識是死時、 生時識;在一生中,也是六識不起作用時的潛意識:一切心識作用,依有分識而起;作用止息, 回復於平靜的,就是有分識。眾生的心識活動,起於有分識,歸於有分識,這樣的循環不已,所以古人稱之為「九心輪」。這二說,都是從一般的六識,而探求到心識的底裏。部派早期的心識說,都是為了說明憶念,造業受報,從繫縛得解脫,通俗是看作自我的作用。「心性本淨」,「意界是常」,與大乘的真常心,是有深切的關係的。」
  29. ^ Rupert Gethin著、林倩譯〈南傳阿毗達磨關於有分心與輪迴再生的學說〉:「從前文可知,可以把有分心看成把此世的某些精神影響力帶到後世的一種機制。但這一有分心理論,按照文獻所明白敘述的,我們似乎還無法據而主張:有分心能夠把所有的性格特徵、記憶、習慣等等,帶到來世。例如,一有情以欲界繫有三善根之四種異熟善心之一而得生人間,此基本上可認為善業之結果。然而,此人若造業,不可能僅造善業。也即是說,根據佛教思想之基本原則,此有情必從前世帶來某些不善之潛在稟性(anusaya隨眠)。但此有情轉生時之有分卻是善異熟心,那這一善異熟心如何能把前世之不善隨眠帶到今世呢?這是佛教思想中一個基本的問題。……問題在於,如何 能夠圓滿回答此問題,又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則——遠離斷、常二邊的中道?頗為奇怪的是,於上座部阿毗達磨中,對此問題並未明確解答。很難想像,那些 創立此阿毗達磨體系者——這一體系經由覺音(Buddhaghosa)、佛授(Buddhadatta)、護法(Dhammapāla)諸大德傳承至今——會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那些古代的阿毗達磨師會如何說呢?會不會因為要避免斷、常二邊而故意不對此問題作答?」,收入《正觀雜誌》37期,2006年6月。
  30. ^ Rupert Gethin著、林倩譯〈南傳阿毗達磨關於有分心與輪迴再生的學說〉:「從諸論師所用這些比喻——主動之心識好像有分心之子或學生,又像從有分心流出的支流——至少可以看出,這些論師認為有分心與主動之心識之間存在某種連續性,有分心可以對主動的心識發揮某種影響力。然而,這種影響的機制如何,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事實上,阿毗達磨論之註釋中對此問題的處理反而會引出更多的問題。例如,惡道有情之有分心為不善異熟,怎可說它並非真的受染,而只是名義上的染汙?從何意義上可稱之為清淨、白淨、光明?」,收入《正觀雜誌》37期,2006年6月。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