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雄 (高都郡公)
李子雄(?—?),字毗卢,赵郡高邑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人,出自赵郡李氏西祖,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第五子[1],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李子雄的祖父李榼是北魏太中大夫,父亲李徽伯是东魏陕州刺史,陕州被西魏攻陷,李子雄因此随军到了长安。李子雄少年慷慨有远大志向,家族世代以学业精通相传,唯独李子雄学习骑马射箭。李子雄的哥哥李子旦责备他说:“弃文尚武,不是士大夫的本业。”李子雄回答说:“私下观察古代以来的忠臣达官,文武不兼备而能成就功业的极少。我虽然不聪慧,也大量浏览古籍,只是不拘泥于章句而已。能文能武,哥哥为什么指责呢!”李子旦无从应答[2][3][4]。
宇文泰时期,李子雄以辅国将军为起家官,跟随达奚武扫平汉中,安定兴州,又讨伐汾州叛乱的胡人,总录前后功劳,出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孝闵帝宇文觉接受禅让,李子雄爵位晋升为公爵,升任小賔部。李子雄后来又跟随达奚武与北齐在邙山交战,北周各路军队大败,只有李子雄率领的部队得以保全。周武帝宇文邕时期,李子雄跟随陈王宇文纯前往突厥迎接阿史那皇后,进爵为奚伯,出任硖州刺史。几年后,李子雄被征召担任本府中大夫,很快外任凉州总管长史,跟随滕王宇文逌在青海攻破吐谷浑,以军功加上仪同。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李子雄跟随行军总管韦孝宽攻克平定淮南地区,李子雄率领轻装骑兵数百人到达硖石,说降十余坐城池,出任豪州刺史[5][6]。
杨坚总领百官时,李子雄被征召担任司会中大夫,因为平定淮南的功劳,加上开府。等到隋文帝杨坚接受禅让,李子雄出任鸿胪卿,进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户。开皇二年正月辛酉(582年2月24日),隋朝在并州设置河北道行台,晋王杨广出任行台尚书令。隋文帝认为北周势单力孤而灭亡,所以派遣儿子分别担任地方要职,大规模的挑选忠正诚信有才能声望的人担任行台属官,以灵州刺史王韶为行台右仆射,鸿胪卿李子雄为行台兵部尚书,左武卫将军朔方李彻总管晋王府军事。王韶和李雄都有刚正忠直的名声,所以获得任用[7]。隋文帝对李子雄说:“我儿子年少,经历事情不多,因为你文才武略兼备,现在诚心委托给你,我不用顾念担心北方了。”[4]李子雄顿首说:“陛下不因为臣不肖,托付以重任,臣虽愚直鄙陋,内心不是木石,定当竭心效命,以报答陛下大恩。”李子雄感动抽泣流泪,隋文帝抚慰晓谕后送走了他。李子雄在任上方正耿直,神色刚毅有不可冒犯的威严,杨广非常敬重忌惮,官吏和百姓称道他。一年多以后,李子雄在任内去世,儿子李公挺继承了爵位[8][9]。
家族
父亲
- 李徽伯,东魏使持节、卫大将军、陕州刺史、固安县伯
兄弟姐妹
儿子
- 李公宏
- 李公挺,隋朝右领军府司马、高都郡公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 ^ 《全唐文·卷二百一·开业寺碑(并序)》:夫八龙荀里,荣问在于当年;驷马于门,余庆消于终古。亦有汉将军之甲第,磨灭成空;鲁司寇之华堂,摧残已尽。岂不以泡露倏忽陵谷迁移,寂寥千栽,烟尘四合。虽复武陵洲曲,时逢李衡之树;山阳苑中,颇见嵇康之竹,意未能激扬真界,取大壮于龙宫,钦崇妙境,授全模于象塔。是用神居肃穆,灵德支持,纵石尽而犹存,与金刚而不坏。鞠遗踪于茂草,彼或未思攀,胜果于坚林。 我诚先觉,开业寺者,后魏黄门郎、使持节、卫大将军、陕州刺史、都督冀定瀛相殷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公、固安县开固伯李公舍山第之所立也。其地则前临漳水,金凤骋光而振仪;却负常山,玉马腾姿而绝影;东瞻峻堞,宛若香城;西据崇岩,依然雪岭;盖全赵之胜地焉。公讳裔,字徽伯,赵郡元氏人也。圭璋盛德,代资卿相之材;钟鼎贵游,人负河山之气。便繁竹使,入天门而上八重,密勿槐庭,登太阶而步三级。朱轮趋阙,拜天子于南官;黄阁当衢,肃群公于北里。位望隆矣,欢娱极矣。乃喟然叹曰:假使门兼万石,不能遣生灭之源,家累千金,不能去吉凶之域,以为同生者。物异物者,超生滞教者。方离方者,会教挹三明而豁悟,乘八正以虚求。爰贬泰于丰家,庶推烦于朽宅。及其高台未毁,曲池犹浚,迥季伦之业,作须达之国。昔我宴居,今成法宇。变歌粱于月殿,即下梵尘;移舞观于花台,还飘净雪。八功德水,波通西舍之池;四禅定林,影庇东邻之树。尔其考轮奂,度崇高,或仍旧而标迹,或唯新而广制。随方授矩,基阶因巨壑之形;审曲裁规,垣院取重峦之状。岹峣香阁,涌地神行;窈窕禅楼,中天化立。千门远闶,当断岫而全开;百拱危承,隐连峰而半出。垂珠缀玉,日月迥薄于山窗;刻贤图龙,风云吐纳于岩栋。优填灵匠,尽变态而无穷;阇崛真容,极尊严而有睟。青莲目湛,犹纵观于南浮;丹果唇开,似微言于西竺。诡状千名而竟出,殊姿万计以争陈。触类长之能事毕矣。 先是有沙门僧明、昙宝等,并不知何许人属。魏氏之迁都,随孝文而戾止。成以冥通,胜范夙证,良缘非声闻,乘是菩萨行。洞机灵于物表,屈形相于人间。睹兹愿力,共谋经始。当由道资冥助,故使天降异人。大矣哉,谅福庭之最也。于彼延昌之末,锡其偃角之名。孝昌年际,改为隐觉。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德均鹙鹭,数若稻麻。洎乎周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四韦八藏之文,咸沦汲冢,飞锡乘杯之侣,悉陷秦坑。遂使多宝湮覆,支提废毁,散给勋臣,以充园第,可为长叹息矣!公之嫡孙、袭固安伯祖元,缔感遗墟,果蒙恩赐。城侔越国,净王多后嗣之家;地拟齐厘,晏子据先臣之宅。既而苍精失御,赤运登符,大弘妙有,广标灵刹。慧日昏而还曙,法流塞而更通。祖元复舍旧居而为净域。北堂安寝之处,重扇玄风;东阁招贤之所,再流清呗。遂能上闻旒纩,光动丝纶。以公净业攸开,更以开业为称首。俄而毁室云谢,波旬纵慝,寰中法侣,尽婴徐地之灾,海内仁祠,多溺滔天之浸,唯此灵构岿然独存。因大圣之依凭,威倾六贼;赖诸天之守护,壤隔三灾。苟非至德通神,奇工入妙,其孰能与于此也。皇明首出,大拯横流,絷醉象而定昆阳,斩毒龙而清冀野。反淳风于上叶,集甘露于中枝。都畿壮而帝服开,国土净而天冠敞。蜂台功汉,方演化于时和;凤刹临云,尚韬名于朝命。祖元第二子维摩,武德年中赵定二州别驾。属乾坤渐泰,曦望初华。攀龙之茂绩既宣,展骥之休声克著。永言堂构,题目阙如。屡有申闻情逾恳至,重使泽流。玄地金轮转北走之途;涣发紫泥,银榜照东方之国。粤以贞观四年,还赐旧额,为开业寺也。上座圆彻,寺主圆镜,都维那道英,大德僧道宽、智辩、圆一、圆真、道通、慈伦、道名等并董修戒范,持护律仪。腾逸气于三空,泛仙舟于八解。鸠摩罗什望景倾魂,雁门慧远闻风动色。且夫难舍能舍,达人隆百代之基,从明入明,君子积万年之祚。 诚哉!斯道信而有征。公第五子子雄,隋辅国将军、平东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豪州剌史、鸿胪卿,进爵高都公、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曾孙纬,皇朝宗正、卫尉、司农三寺卿、金紫光禄大夫、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都督、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怀洛蒲三州剌史、袭高都公。纬弟俊,皇朝扬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汴州封丘、易州易县、舒州太湖三县令,朝议郎行商州司马,上骑都尉。箕裘递袭,凭蔗而弥昌;黻冕相承,托檀波而转盛。大仙幽赞,卿长则累叶无惭;大觉显仁,公侯则连华必复。讵比夫谢家遗宅,徒拟甘棠,韩国旧台,空传酸枣而已。但此寺爰初缔茸,迄乎崇丽。公又发弘誓,愿图徽旷劫,乃建丰碑,将符镂鼎。嗟乎!十乌倾日,二鼠催年,空留白凡之名,未勒黄金之字。俊第八子、宣德郎、行本州录事、参军事、云骑尉崇哲,即公之玄孙也。风神秀嶷,器业甄明。发挥经史,抑扬词翰。申鸿渐于上藩,屈鹏博于中录。虽荣殊作牧褰檐之位,未登而仕,必还乡衣锦之游。斯在钦唯旧德,祗若先功。望鹿园而拜首,登鹫山而礼足。于是仰挹缁徒,傍询碧础,翦荒苔而相质允属谋孙,访丽藻而披文无遗小子。乃命从侄尚一制文焉。尚一学谢探微,词惭析妙。谢安庭序,叨承白雪之篇;韦孟宗祧,敢述彤弓之咏。庶使家风入偈,抗佛土以飞英;祖德惟真,积僧祗而不朽。重宣此义,乃为铭曰: 美哉东墅,奂乎西第。荣观一时,湮沉千岁。邪山易拥,爱河难济。徒徇假名,竞迷真谛。(其一) 达人蔼蔼,情洞如如。爰推别业,式建精庐。跨谷弥阜,乘危蹑虚。傍通碣馆,直抵漳渠。(其二) 凌云之构,匪日而就。广制弥新,崇基即旧。虬檐吐崿,凤甍衔岫。月落上楹,星迥中霤。(其三) 有周灭德,怠弃真宝。眷彼伽蓝,咸成鞠草。洎于赤帝,绍隆玄道。弊风一革,慈云再造。(其四) 汉东鹿走,燕南狼藉。毒被玉城,灾延帝石。四魔怙乱,三乘泯迹。独此招提,居然不易。(其五) 功符化造,事叶神凭。妙物凝粹,真人效征。皇家凤举,帝室龙兴。一戎底定,五浊攸征。(其六) 法门即辟,淳源载返。道贲艿山,恩孚柰苑。鸡峰仞积,鹤池波偃。地绝风尘,人多林远。(其七) 七州论德,四牡标荣。犹婴有待,岂悟无生。我祖腾懿,天师配明。还因梵笔,永播家声。(其八)
- ^ 《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李雄字毗卢,赵郡高邑人也。祖榼,魏太中大夫。父徽伯,齐陕州刺史,陷于周,雄因随军入长安。雄少慷慨,有大志。家世并以学业自通,雄独习骑射。其兄子旦让之曰:“弃文尚武,非士大夫之素业。”雄答曰:“窃览自古诚臣贵仕,文武不备而能济其功业者鲜矣。雄虽不敏,颇观前志,但不守章句耳。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子旦无以应之。
- ^ 《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子雄少慷慨有大志,陕州破,因随周军入长安。家世并以学业自通,子雄独习骑射。其兄子旦让之曰:“弃文尚武,非士大夫素业。”子雄曰:“自古诚臣贵仕,文武不备而能济功业者鲜矣。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子旦无以应。
- ^ 4.0 4.1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初,李雄家世以学业自通,雄独习骑射。其兄子旦让之曰:“非士大夫之素业也。”雄曰:“自古圣贤,文武不备而能成其功业者鲜矣。雄虽不敏,颇观前志,但不守章句耳。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及将如并省,帝谓雄曰:“吾儿更事未多,以卿兼文武才,吾无北顾之忧矣!”
- ^ 《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周太祖时,释褐辅国将军。从达奚武平汉中,定兴州,又讨汾州叛胡,录前后功,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闵帝受禅,进爵为公,迁小賔部。其后复从达奚武与齐人战于芒山,诸军大败,雄所领独全。武帝时,从陈王纯迎后于突厥,进爵奚伯,拜硖州刺史。数岁,征为本府中大夫。寻出为凉州总管长史。从滕王逌破吐谷浑于青海,以功加上仪同。宣帝嗣位,从行军总管韦孝宽略定淮南。雄以轻骑数百至硖石,说下十余城,拜豪州刺史。
- ^ 《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仕周,累迁小宾部。后从达奚武与齐人战于芒山,诸军大破,子雄所领独全。累迁凉州总管长史,从滕王逌破吐谷浑于青海,以功加上仪同。宣帝即位,从行军总管韦孝宽略定淮南,拜亳州刺史。隋文帝总百揆,征为司会中大夫,以淮南功,加位上开府。及受禅,拜鸿胪卿,进爵高都郡公。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辛酉,隋置河北道行台于并州,以晋王广为尚书令;置西南道行台于益州,以蜀王秀为尚书令。隋主惩周氏孤弱而亡,故使二子分莅方面。以二王年少,盛选贞良有才望者为之僚佐;以灵州刺史王韶为并省右仆射,鸿胪卿赵郡李雄为兵部尚书,左武卫将军朔方李彻总晋王府军事,兵部尚书元岩为益州总管府长史。王韶、李雄、元岩俱有骨鲠名,李彻前朝旧将,故用之。
- ^ 《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高祖总百揆,征为司会中大夫。以淮南之功,加位上开府。及受禅,拜鸿胪卿,进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户。后数年,晋王广出镇并州,以雄为河北行台兵部尚书。上谓雄曰:“吾儿既少,更事未多,以卿兼文武才,今推诚相委,吾无北顾之忧矣。”雄顿首而言曰“陛下不以臣之不肖,寄臣以重任。臣虽愚固,心非木石,谨当竭诚效命,以答鸿恩。”歔欷流涕,上慰谕而遣之。雄当官正直,侃然有不可犯之色,王甚敬惮,吏民称焉。岁余,卒官。子公挺嗣。
- ^ 《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及晋王广出镇并州,以子雄为河北行台兵部尚书。上谓曰:“吾儿既少,卿兼文武之才,今者推诚相委,吾无北顾忧矣。”子雄顿首流涕,誓以效命。子雄当官正直,侃然有不可犯色,王甚敬惮,吏人称焉。岁余,卒官。子公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