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 (南北朝)

(重定向自杨宽 (北周)

杨宽(498年—561年8月6日),字景仁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自弘农杨氏越公房,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杨宽的祖父杨恩是北魏镇远将军、河间内史。父亲杨钧博学记忆力强,被举荐为秀才,出任大理平,又转任廷尉正,屡次升任洛阳县县令、左中郎将、华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恒州刺史、怀朔镇将,在怀朔镇去世,朝廷赠予侍中、司空公,又追封临贞县伯,谥号恭[1]

杨宽小時候有大志,每次和许多儿童一起交游来往,必定选择高大的东西坐着,看见的人都很惊奇。长大以后,杨宽很懂得写文章,特别崇尚武艺。二十岁左右,杨宽出任奉朝请,恰逢父亲杨钧镇守恒州,杨宽请求跟随父亲为朝廷效力,于是杨宽改任将军、高阙戍主。正光元年(520年),柔然已经内乱,柔然首领阿那瑰前来投奔北魏,魏孝明帝派遣使者接纳阿那瑰,诏令杨钧率领军队护送阿那瑰回柔然。杨宽也同时跟随,以护送阿那瑰的功劳出任行台郎中。正光五年(524年),爆发六镇之乱,六镇的军民围攻怀朔镇城,杨钧去世,城中百姓推举杨宽率领大家守城抵抗。不久怀朔镇陷落,杨宽向北逃到柔然。后来朝廷派遣军队击败了叛军,杨宽才得以回到朝廷[2][3]

北魏广阳王元渊和杨宽向来十分亲近,元渊违法获罪,杨宽也被判逮捕。元子攸当时担任侍中,和杨宽有老交情,把杨宽藏在自己家中,杨宽后来遇到大赦得以免罪,出任宗正丞。北海王元颢年轻时和杨宽互相器重,当时元颢担任大行台北征葛荣,想启用杨宽担任行台左丞[4],与他谋划商议。杨宽推辞,认为还没有报答元子攸的厚恩,从道义上说,不应该见利而动,元颢没有同意。元颢的妹夫李神轨对元颢说:“杨宽是个义士,普通人尚且不能迫使他改变志向,何况义士呢。王现在如果强迫他这样做,恐怕他也不为人所用。”元颢才罢休[5]魏孝庄帝登基,杨宽出任通直散骑侍郎,兼领河南尹丞,代理洛阳县县令[6][7]

永安二年(529年),邢杲反叛,杨宽以都督的身份跟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将邢杲讨伐平定,当即出任通直散骑常侍。北魏大军还没有回师,恰逢元颢从南梁攻入洛阳,魏孝庄帝出走居住在河内郡。元天穆害怕,想不出好的计策,就召集将军们商量此事。杨宽说:“吴人的行动不够沉着稳重,不是王的对手。况且孤军深入,将士疲惫,强弩之末,还有什么作为?希望径直攻取成皋,合兵伊洛,攻打带方,平定襄州,正在此时。这事情如同摧枯拉朽那么轻易,王对此还疑虑什么呢?”元天穆认为杨宽说得对,于是带领军队奔赴成皋,命令杨宽和尔朱兆殿后抗击敌军[8]。不久因为大家的意见认为不可以去成皋,元天穆于是回师赶赴石济。杨宽晚上行军的时候迷了路,过了期限。将军们都说:“杨宽年轻时就和元颢来往,这次一定不来了。”元天穆回答说:“杨宽不是轻易离去的人,他逗留不来,必定有其他缘故。我当替各位负责向上申明情况。”话刚说完,放哨的骑兵报告杨宽来到。元天穆拍腿大笑说:“我本来就知道他必定来的。”元天穆马上出帐迎接杨宽,握着他的手说:“这是我所期望的。”元天穆当即赠给杨宽三十头牛、五辆车、丝织品十五车、羊五十只。杨宽和元天穆一起到皇帝行宫拜谒魏孝庄帝,魏孝庄帝任命杨宽出任散骑常侍安东将军。杨宽仍担任都督,跟从平定河内郡,又进兵包围北中城[9][7]

当时南梁将军陈庆之替元颢控制军队守卫北门[10],元天穆在包围圈外停驻兵马,派遣杨宽到城下劝说陈庆之。杨宽先报上自己姓名,然后和陈庆之说话,详细陈述利害关係,劝他早日投降。陈庆之不回答。过了很久,陈庆之才说:“您的哥哥抚军将军杨俭在此,很想和您相见。”杨宽回答说:“我的哥哥既已力屈于北海王元颢的声威[11],身陷于叛逆的贼党,依据人臣的道义,何必与他相见。刚才我之所以先申报姓名,难道不知道哥哥在那里吗。只因守信就不被怀疑,忠心是美好的德行罢了。我们兄弟之间的事,请不必再说。只商定良策,以求您自身多福。”元天穆听说这事,对左右说:“杨宽真是个大奇人,何至于这样不顾惜有利的时机。”从此以后元天穆更加敬重杨宽。魏孝庄帝回到洛阳后,任命杨宽为中军将军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伯,食邑三百户[12][7]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后,他的堂弟尔朱世隆等人聚集部下烧毁城门,出兵占据河桥,又回师进逼京城。朝廷提拔杨宽出任镇北将军使持节大都督,命令杨宽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抵御。尔朱世隆对杨宽说:“你难道忘了太宰元天穆和你来往的深厚感情吗?”杨宽回答说:“太宰按礼节爱护我,那是臣子之间的交往罢了。今天这事情,是奉事国君所应固守的节操。”尔朱世隆向北逃跑,杨宽一直追赶到河内郡。不久尔朱兆攻陷洛阳,捉拿魏孝庄帝囚禁起来。杨宽不能回洛阳,就从成皋投奔南梁。到了建业,听说魏孝庄帝遇害身亡,杨宽竭尽礼仪举行哀悼仪式。梁武帝称赞杨宽符合道义,对待杨宽非常深厚,不久按礼节送杨宽回朝[13]。杨宽到了下邳,尔朱仲远启奏魏节闵帝恢复杨宽官爵,留为大行台吏部尚书[14]

魏孝武帝初年,杨宽改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给事黄门侍郎,主管内典书籍工作。当时前往夏州防守的军队几千人占据兖州反叛,魏孝武帝诏令杨宽兼任侍中,指挥各路军马将叛军讨伐平定。中尉綦儁与杨宽有宿怨,用其他罪状诬陷杨宽,弹劾他。魏孝武帝对侍臣等人说:“杨宽清廉正直,我十分了解他是无罪的,只是不能杜绝执法官员的启奏罢了。”该案交给廷尉处理,不久杨宽得以申诉获释,又出任黄门侍郎,兼任武卫将军。魏孝武帝与高欢不和,于是招募骑兵勇士,大大增加宫中值宿的警卫,又任命杨宽为阁内大都督,专门统领保卫宫廷的军队。永熙三年(534年)六月,高欢向洛阳进军。秋七月己丑(534年8月3日),魏孝武帝亲自带领十万兵马屯驻在河桥,以斛斯椿为先锋,在邙山北面布阵。斛斯椿请求率领两千精锐骑兵渡过黄河,乘高欢军队疲劳困乏处于不利状态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魏孝武帝开始同意他的计划,但黄门侍郎杨宽劝告魏孝武帝说:“高欢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君王,还有什么做不出的!现在把兵马借给别人,恐怕会发生其它的变故。斛斯椿渡河之后,万一有功的话,那就成了消灭了一个高欢,又生出一个高欢。”魏孝武帝于是敕令斛斯椿停止行动,斛斯椿叹息说:“近来荧惑进入南斗,现在皇上相信他身边的人的离间陷害,不采用我的计谋,岂不是天意!”[15][16]同年,杨宽跟随魏孝武帝西入关中[17],兼任吏部尚书,记录跟随皇帝的功勋进爵为华山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户,杨宽将原有爵位澄城县伯让封给二哥杨穆大统初年,杨宽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太子太傅大都督。大统三年(537年),杨宽以领军将军的身份出使柔然,迎接悼皇后。返回后杨宽加开府,代替太师贺拔胜镇守河东,又出任北华州刺史,改任都督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大统五年(540年),杨宽出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也就是他故乡本州刺史。大统十年(544年),杨宽转任河州刺史。大统十六年(550年),杨宽兼任大丞相府司马[18][19],七月,宇文泰率领十六军东征,杨宽担任宇文泰大丞相府司马参与了东征。西魏军队到达潼关后,宇文泰命令左长史长孙俭和右长史郑道邕、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人分别掌管各方面的事务[20][21]

朝廷商议想谋取汉川,而南梁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大统十七年(551年),杨宽跟随大将军达奚武前去征讨[22]。南梁武陵王萧纪派遣将领杨乾运率领军队一万多人救援萧循,达奚武命令杨宽统领开府王杰贺兰愿德等人半路截击敌军。魏军到达白马,与杨乾运交战,大败敌军,俘获和杀死敌军几千人。萧循拒守多时,后来请求投降。达奚武询问众人,是进军还是停战。开府贺兰愿德等人以军粮已经耗尽为理由,想急速攻取城池。赫连达说:“不动刀兵而获取城池,这是上策。不能允许掠人子女,贪得财帛。好战不止,是仁义之人所不做的。况且看起來对方的军队还很强大,城池尚且牢固,攻打他们即便获胜,必将两败俱伤。如果对方深处绝境还极力拼杀,那么胜败还不能预料。何况用兵的原则,以保全军队为上策。”达奚武说:“您说的对。”达奚武就命令将帅各抒己见,杨宽等人都赞同赫连达的建议,达奚武最终接受了萧循的投降[23]。魏军班师后,杨宽出任豳州刺史,获赐姓越勤氏[24]魏废帝初年,杨宽被征召出任尚书左仆射将作大监,后来因犯罪被免职。魏恭帝二年(555年),杨宽又出任廷尉卿周明帝初年,杨宽加大将军,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武成元年(559年)三月,吐谷浑进犯北周边境,杨宽隶属大司马博陵郡公贺兰祥,与大将军俟吕陵果、大将军宇文盛、大将军独孤浑贞、大将军宇文广、大将军库狄昌等人率军讨伐吐谷浑,将敌人击败[24],别封宜阳县公。同年,杨宽出任大御正。武成二年(560年),杨宽出任小冢宰,接受周明帝诏令与麟趾殿学士一起商讨校定经籍[25][19]

杨宽品性通达聪敏,有器量见识,多次担任几州的刺史,号称清廉节俭,历次在中央任职,有称职的赞誉。然而杨宽与柳庆不和,等到杨宽参与主持朝政,柳庆就被疏远猜忌,外调万州刺史。周明帝很快醒悟,将柳庆留下担任雍州别驾,兼任京兆尹。武成二年(560年),柳庆出任宜州刺史。柳庆自从担任郎官直到担任司会,官府仓库的物资储备都是他的职责范围,等到在宜州时,杨宽担任小冢宰,他将柳庆原来的属吏囚禁起来,想要寻找柳庆的罪过。一共审查了六十多天,有些官吏已经死于监狱,始终没有说出什么,仓库中只有剩余的几匹锦缎,当时舆论都因此对杨宽很是讥讽[26][27]保定元年(561年),杨宽出任总管梁兴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同年七月十日(561年8月6日),杨宽去世,虚岁六十四,岁次辛己十一月癸卯朔七日己酉(561年11月29日)葬于华阴县潼乡习仙里,周武帝诏令赠予本官,加赠华陕虞上洛五州刺史,谥号元公,儿子杨文纪继承爵位[28][29]

怀砖

李延寔在永安年间出任青州刺史,临行前去向魏孝庄帝辞行。魏孝庄帝对李延寔说:“怀砖的风俗,世上号称难以治理。舅舅应该好好用心,来满足朝廷的委托。”李延寔回答说:“臣的年纪迫近垂老,生命同于早晨的露水,人世离我越来越远,日益接近坟墓。臣已经久请休闲告退。陛下顾念舅氏,宠爱老臣,使夜里走路的罪人,在万里远处裁制美锦。我谨慎的接受明白的训斥,不敢怠慢。”当时[[黄门侍郎]杨宽在魏孝庄帝身旁,不懂怀砖的意思,就私下询问问舍人温子升,温子升说:“我听说陛下的哥哥彭城王元劭做青州刺史,询问跟从他到青州的宾客,宾客说:‘齐地的人民,风俗浅薄,高谈空话,专心在荣华好处。太守要进入境内,齐人都怀砖对着太守磕头,用来赞美太守。等到替代太守的人来了,太守要回家,齐人就用砖头攻击他。这是说向着他和背弃他快的像翻手掌。’因此京城里的谚语说:‘监狱里没有囚犯,家里没有青州人。即便家道衰落,也不用发愁。’怀砖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30]

其他

杨宽的侄孙杨素年少时性情豪迈行为散漫,有大志,不拘小节,当时的人大多不了解他,只有杨宽认为他很卓异,杨宽经常对子孙们说:“处道必将超群绝伦,成为非凡的人才,不是你们所能比得上的。”[31][32]

家庭

八世祖

曾祖

祖父

  • 杨宥,北魏河间郡武邑郡二郡太守

父亲

  • 杨钧,北魏侍中、司空、文宪公

兄弟姐妹

  • 杨暄,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临贞忠公
  • 杨穆,西魏持节、安西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澄城靖侯
  • 杨俭,西魏都督东雍华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夏阳安侯
  • 杨稚,北魏员外散骑侍郎

夫人

  • 河南山氏,北魏恒州刺史山某之女,生杨恒、杨文思、杨文愿,大统十三年(547年)拜内侍中,又封扶风郡君,天和二年七月十七日(567年8月7日)在京城去世,虚岁六十二,大象元年岁次己亥戊子朔廿二日葬于华州华阴县习仙里[33]
  • 韦始华,使持节、冀州刺史韦洪籍长女,赐姓贺兰氏,大统十四年(548年)封魏兴郡君,保定二年(562年)进华山郡夫人,开皇七年八月二十五日(587年10月2日)去世,虚岁六十九,十月八日(587年11月13日)合葬于杨宽之墓[34]

子女

  • 杨恒,西魏东宫直寝、华州刺史、敷西男,早亡[33]
  • 杨文思,隋朝上大将军、左光禄大夫、民部尚书、正平定公
  • 杨文纪,隋朝上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总管荆复硖鄀鄂岳沣朗辰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上明恭公
  • 杨文志,北周大都督,过继杨宽第五弟杨稚
  • 杨文懿,隋朝通议大夫、安陆郡太守、晋熙县公
  • 杨文愻,隋朝内史通事舍人、大都督、普安县开国男[35]
  • 杨文愿,隋朝右卫翊卫、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宜阳县开国公,开皇廿年二月二日(600年3月21日)在仁寿宫住宅中去世,同年二月廿五日(600年4月13日)权葬于雍州大兴县弘固乡[36]
  • 杨氏,嫁北周大都督、安□□□□侯达奚昊[35]

延伸阅读

[]

 周書·卷22》,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参考资料

  1.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人也。祖恩,魏镇远将军、河间内史。父钧,博学彊识,举秀才,拜大理平,转廷尉正。累迁,历洛阳令、左中郎将(军)、华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恒州刺史、怀朔镇将(军),卒于镇。赠侍中、司空公,追封临贞县伯,谥曰恭。
  2.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宽少有大志,每与诸儿童游处,必择高大之物而坐之,见者咸异焉。及长,颇解属文,尤尚武艺。弱冠,除奉朝请。属钧出镇恒州,请从展效,乃改授将军、高阙戍主。时茹茹既乱,其主阿那瑰来奔,魏帝遣使纳之,诏钧率兵卫送。宽亦从,以功拜行台郎中。时北边贼攻围镇城,钧卒,城民等推宽守御。寻而城陷,宽乃北走茹茹。后讨镇贼,破之,宽始得还朝。
  3.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宽字蒙仁,俭弟也。少有大志,每与诸儿童游处,必择高大之物坐之,见者咸异焉。及长,颇解属文,尤尚武艺。弱冠,除奉朝请。父钧出镇恒州,请随从展效,乃授高阙戍主。既而蠕蠕乱,其主阿那瑰奔魏,魏帝诏钧卫送,宽亦从行。时北边贼起,攻围镇城。钧卒,城人等推宽守御。寻而城陷,宽乃北走蠕蠕,后讨六镇贼破,宽始得还朝。
  4.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一一》:欲启宽为左右丞 北史本传无“右”字,疑此“右”字衍。
  5.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广阳王深与宽素相昵,深犯法得罪,宽被逮捕,孝庄时为侍中,与宽有旧,藏之于宅,遇赦得免。除宗正丞。北海王颢少相器重,时为大行台北征葛荣,欲启宽为左丞。宽辞以孝庄厚恩未报,义不见利而动。颢未之许,颢妹婿李神轨谓颢曰:“匹夫犹不可夺志,况义士乎。”乃止。
  6.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魏广阳王深与宽素相委昵,深犯法得罪,宽被逮捕。魏孝庄时为侍中,与宽有旧,藏之于宅,遇赦得免。除宗正丞。北海王颢少相器重,时为大行台,北征葛荣,欲启宽为左右丞,与参谋议。宽辞以孝庄厚恩未报,义不见利而动。颢未之许。颢妹婿李神轨谓颢曰:“杨宽义士也,匹夫犹不可夺志,况义士乎。王今彊之以行,亦恐不为人用。”颢乃止。孝庄践阼,拜通直散骑侍郎,领河南尹丞,行洛阳令。
  7. ^ 7.0 7.1 7.2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孝庄践阼,累迁洛阳令,以都督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讨平邢杲。师未还,属元颢入洛,庄帝出居河内,天穆惧,集诸将谋之。宽劝天穆径取成皋,会兵伊、洛。天穆然之,乃趣成皋,令宽与尔朱兆为后拒。寻以众议不同,乃回赴石济。宽夜行失道,遂后期,诸将咸言宽少与北海周旋,今不来矣。天穆答曰:“杨宽非轻去就者也,吾当为诸君明之。”言讫,候骑白宽至。天穆抚髀而笑曰:“吾固知其必来。”遽出帐迎,握其手曰:“是所望也。”与天穆俱谒孝庄于太行。仍为都督,从平河内,进围北中。时梁陈庆之为颢勒兵守北门,天穆驻马围外,遣宽至城下说庆之,不答,久之乃曰:“贤兄抚军在,颇欲相见不?”宽答:“仆兄既力屈凶威,迹沦逆党,人臣之理,何烦相见。”天穆闻之,自此弥敬。
  8.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一二》:尔朱能 北史本传、御览卷三0二“能”作“兆”。按“尔朱能”不见其他纪载,疑“能”为“兆”之讹。
  9.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邢杲反,宽以都督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讨平之。就拜通直散骑常侍。师未还,属元颢自梁入洛,孝庄出居河内。天穆惧,计无所出,集诸将谋之。宽曰:“吴人轻跳,非王之敌。况悬军深入,师老兵疲,彊弩之末,何能为也。愿径取成皋,会兵伊洛,戮带定襄,于是乎在。此事易同摧朽,王何疑焉。”天穆然之,乃引军趣成皋,令宽与尔朱能为后拒。寻以众议不可,乃回赴石济。宽夜行失道,后期。诸将咸言:“宽少与北海周旋,今不来矣。”天穆答曰:“杨宽非轻于去就者也,其所逗留,必有他故。吾当为诸君保明之。”语讫,候骑白宽至。天穆抚髀而笑曰:“吾固知其必来。”遽出帐迎之,握其手曰:“是所望也。”即给牛三十头、车五乘、绵绢一十五车、羊五十口。与天穆俱谒孝庄于太行,拜散骑常侍、安东将军。仍为都督,从平河内,进围北中。
  10.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一三》:时梁将陈庆之为颢兵守北门 北史本传,“兵”上有“勒”字,较长。
  11. ^ 《周书校勘记·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一四》:仆兄既力屈(凶)〔王〕威 诸本和册府卷三七三“凶”都作“王”。殿本当据北史改,局本从殿本。张元济云:“‘王’指北海王颢,言时杨宽兄俭为灏抚军将军。”按张说是,今据改。
  12.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时梁将陈庆之为颢兵守北门,天穆驻马围外,遣宽至城下说庆之。宽先自称姓名,然后与语,备陈利害,劝令早降。庆之不答。久之,乃曰:“贤兄抚军在此,颇欲相见。”宽答曰:“仆兄既力屈(凶)〔王〕威,迹沦逆党,人臣之理,何烦相见。向所以先申姓名者,岂不知兄在彼乎。直以信不见疑,忠为令德耳。仆之昆季,幸不待言。但当议良图,自求多福。”天穆闻之,谓左右曰:“杨宽大异人,何至不惜形便如此。”自是弥敬重之。孝庄反正,拜中军将军、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伯,邑三百户。
  13.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孝庄反正,除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伯。尔朱荣被诛,其从弟世隆等出据河桥,还逼京师,进宽使持节、大都督,随机捍御。世隆谓宽曰:“岂忘太宰相知之深也?”宽答曰:“太宰见爱以礼,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之节。”及尔朱兆陷洛阳,囚执孝庄帝,宽还洛不可,遂自成皋奔梁。至建邺,闻庄帝弑崩,宽发丧尽礼,梁武义之。寻而礼送还。
  14.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尔朱荣被诛,其从弟世隆等拥部曲烧城门,出据河桥,还逼京师。进宽镇北将军、使持节、大都督,随机捍御。世隆谓宽曰:“岂忘太宰相知之深也?”宽答曰:“太宰见爱以礼,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常节。”世隆北走,宽追至河内。俄而尔朱兆陷洛阳,囚执孝庄帝。宽还洛不可,遂自成皋奔梁。至建业,闻孝庄帝弑崩,宽发哀尽礼。梁武义之,待之甚厚。寻而礼送还朝。至下邳,尔朱仲远启复宽官爵,留为大行台吏部尚书。
  15. ^ 《北史·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又劝帝徵兵,诡称南讨,将以伐齐神武。帝从之。以椿为前驱大都督。椿因奏请率精骑二千,夜度河,掩其劳弊。帝始然之,黄门侍郎杨宽说帝曰:“高欢以臣伐君,何所不至?今假兵于人,恐生他变。今度河,万一有功,是灭一高欢,复生一高欢矣。”帝遂敕椿停行。椿叹曰:“顷荧惑入南斗,今上信左右间构,不用吾计,岂天道乎!”
  1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秋,七月,己丑,魏主亲勒兵十余万屯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驱,陈于邙山之北。椿请帅精骑二千夜度河掩其劳弊,帝始然之。黄门侍郎杨宽说帝曰:“高欢以臣伐君,何所不至!今假兵于人,恐生它变。椿若度河,万一有功,是灭一高欢,生一高欢矣。”帝遂敕椿停行,椿叹曰:“顷荧惑入南斗,今上信左右间构,不用吾计,岂天道乎!”
  17. ^ 《魏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俭弟宽,自宗正丞,建义初为通直散骑侍郎,领河南尹丞。稍迁散骑常侍、安东将军。永安二年,除中军将军、太府卿。后为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澄城县开国伯。太昌初,除给事黄门侍郎,寻加骠骑大将军,除华州大中正,监内典书事。坐事去官。永熙三年,兼武卫将军,又除黄门郎。随出帝入关西。
  18.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孝武初,改授散骑常侍、骠骑将军、给事黄门侍郎,监内典书事。时夏州戍兵数千人据兖州反,诏宽兼侍中,节度诸军讨平之。中尉綦儁与宽有宿憾,诬以他罪,劾之。孝武谓侍臣等曰:“杨宽清直,朕极知其无罪,但不能杜法官之奏耳。”事下廷尉,寻得申释。又除黄门侍郎,兼武卫将军。孝武与齐神武有隙,遂召募骑勇,广增宿卫。以宽为阁内大都督,专总禁旅。从孝武入关,兼吏部尚书。录从驾勋,进爵华山郡公,邑一千二百户。大统初,迁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傅、仪同三司。三年,使茹茹,迎魏文悼后。还,拜侍中、都督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五年,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即本州也。十年,转河州刺史。十六年,兼大丞相府司马。
  19. ^ 19.0 19.1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孝武初,除给事黄门侍郎。孝武与齐神武有隙,遂召募骁勇,广增宿卫,以宽为阁内大都督,专总禁旅。从孝武入关,兼吏部尚书,录从驾勋,进爵华山郡公。大统初,迁太子太傅。五年,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刺史,即本州也。废帝初,为尚书左仆射、将作大监,坐事免。周明帝初,拜大将军,从贺兰祥讨吐谷浑,破之,别封宜阳县公。除小冢宰,转御正中大夫。武成二年,诏宽与麟趾殿学士参定经籍。
  20.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是年,太祖总戎东讨,除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邑二百户。军次潼关,命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
  21.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时周文东讨,除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军次潼关,命道邕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
  22.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道三》:回车戍,在县西北六十里。梁太清五年,西魏遣雍州刺史达奚武为大都督及行台杨宽率众七万,由陈仓路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出白马道,谓此也。
  23. ^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梁宜丰侯萧循拒守积时,后乃送款。武问诸将进止之宜。开府贺兰愿德等以其食尽,欲急攻取之。达曰:“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穷兵极武,仁者不为。且观其士马犹强,城池尚固,攻之纵克,必将彼此俱损。如其困兽犹斗,则成败未可知。况行师之道,以全军为上。”武曰:“公言是也。”乃命将帅各申所见。于是开府杨宽等并同达议,武遂受循降。
  24. ^ 24.0 24.1 罗新,叶炜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4: 233–240.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繁體)). 
  25.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朝议欲经略汉川,而梁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十七年,宽从大将军达奚武讨之。梁武陵王萧纪遣将杨乾运率兵万余人救循,武令宽督开府王杰、贺兰愿德等邀击之。军至白马,与乾运合战,破之,俘斩数千人。军还,除南豳州刺史。魏废帝初,入为尚书左仆射、将作大监,坐事免。魏恭帝二年,除廷尉卿。世宗初,拜大将军,增邑一千二百户。从贺兰祥讨吐谷浑,破之,别封宜阳县公,邑一千户。除小冢宰,转御正中大夫。武成二年,诏宽与麟趾学士参定经籍。
  26.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又与杨宽有隙,及宽参知政事,庆遂见疏忌,出为万州刺史。世宗寻悟,留为雍州别驾,领京兆尹。武成二年,除宜州刺史。庆自为郎,迄于司会,府库仓储,并其职也。及在宜州,宽为小冢宰,乃囚庆故吏,求其罪失。按验积六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剩锦数匹。时人服其廉慎。
  27. ^ 《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又与杨宽有隙,及宽参知政事,庆遂见疏忌,出为万州刺史。明帝寻悟,留为雍州别驾,领京兆尹。武成二年,除宜州刺史。庆自为郎,迄为司会,府库仓储,并其职也。及在宜州,宽为小冢宰,乃囚庆故吏,求其罪失。案验积六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乘锦数匹。时人服其廉慎。
  28.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宽性通敏,有器识。频牧数州,号为清简。历居台阁,有当官之誉。然与柳庆不协,欲按成其罪,时论颇以此讥之。保定元年,除总管梁兴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其年,薨于州。赠华陕虞上潞五州刺史。谥曰元。子纪嗣。大象末,官至上仪同大将军、虞部下大夫。
  29.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宽性通敏有器干,频牧数州,号称清简,历居台阁,有当官之誉。然与柳庆不协,案成其罪,时论颇以此讥之。保定元年,除总管梁兴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薨于州,赠华、陕、虞、上、潞五州刺史,谥曰元。子文思。
  30. ^ 《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太傅李延寔者,庄帝舅也。永安年中除青州刺史,临去奉辞,帝谓寔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寔答曰:“臣年迫桑榆,气同朝露,人间稍远,日近松丘。臣已久乞闲退。陛下渭阳兴念,宠及老臣,使夜行罪人,裁锦万里,谨奉明敕,不敢失坠。”时黄门侍郎杨宽在帝侧,不晓怀砖之义,私问舍人温子升。子升曰:“吾闻至尊兄彭城王作青州刺史,问宾客从至青州者云: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论高谈,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於反掌。是以京师谣语曰:‘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腹中不怀愁。’怀砖之义起在於此也。”
  31. ^ 《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三》: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魏尚书仆射宽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32.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素字处道,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祖宽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
  33. ^ 33.0 33.1 陈振濂. 《千唐志斋碑铭全集》. 北京市: 朝华出版社. 2022年10月: 25. ISBN 978-7-5054-5030-1 (中文(繁體)). 
  34. ^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447. ISBN 7-80736-085-2 (中文(繁體)). 
  35. ^ 35.0 35.1 会田大輔. 北周宗室の婚姻動向 :「楊文愻墓誌」を手がかりとして. 駿台史學(144). 駿台史学会. 2012-03: 132. 
  36. ^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王庆卫,樊波助理;毛汉光,耿慧玲顾问. 《隋代墓志铭汇考 2》.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10月: 322.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