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絲·班布麗
格蕾丝·班布丽(英語:Grace Bumbry,1937年1月4日—2023年5月7日),美国歌剧歌手,被认为是同时代人中次女高音的领军人物之一,但亦有涉足女高音音域。1961年,班布丽受歌剧导演维兰德·瓦格纳的邀请,出演了拜罗伊特音乐节节目《唐懷瑟》,成为第一位出现在这一音乐节上的黑人歌手,并因此得到了国际认可[1]。
格蕾丝·班布丽 | |
---|---|
出生 | 美国密蘇里州圣路易斯 | 1937年1月4日
逝世 | 2023年5月7日 奥地利维也纳 | (86歲)
职业 | 歌剧歌手 |
活跃时期 | 1958年–2023年 |
配偶 | 埃德温·杰克尔 (1963年结婚—1972年離婚) |
奖项 |
班布丽具有宽广的音域[2],除此之外亦能唱出独特的哀婉感觉,黄金时期的班布丽唱法非常灵活,而且能够运用美声技术。另外,班布丽的登台表演之多亦广为人知。在班布丽的职业生涯中,她还曾表演过朗诵和藝術歌曲等,亦曾经当过教师。自1980年代末起,班布丽主要在欧洲发展,又在瑞士住了很长时间,最终在维也纳度过了最后的时光[1]。
早年生活与教育
班布丽在1937年1月4日生于密蘇里州圣路易斯[2][3][4],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其父亲和母亲的职业分别是铁路货运装卸员和教师[4]。班布丽生在一个宗教气息和音乐氛围都非常浓厚的中等收入家庭[5],她自7岁开始练习古典钢琴,但后来在音乐会上看到瑪麗安·安德森的表演后决定往歌手方向发展[6][7]。12岁时,班布丽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卫理公会合唱团,并在学校组织演出的亨德尔版《弥赛亚》中进行了一段独唱表演。据班布丽回忆,她“一有机会”就会通过电台或唱片来聆听安德森的歌曲[8],而在听过由弗拉基米尔·戈尔施曼指挥的圣路易斯交响乐团的歌曲之后,班布丽想做一名歌手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8]。
班布丽的高中母校是密西西比河西部的第一所黑人高中查尔斯·萨姆纳高中[9]。据班布丽回忆,她的“音乐造诣”系由高中时期的肯尼斯·比卢普斯和在圣芭芭拉教过她的Armand Tokatyan两名声乐老师所挖掘。17岁时,在比卢普斯和合唱团导演萨拉·霍普斯(Sara Hopes)的激励下,班布丽报名参加了圣路易斯KMOX电台赞助举办的青年才艺表演比赛,并最终夺得一等奖,奖励包括1,000美元的戰爭債券、一次去纽约旅游的机会以及圣路易斯音乐学院(St. Louis Institute of Music)的奖学金[1]。不过圣路易斯音乐学院排斥非裔美国人现象严重,校方提出单独给班布丽提供一个私人课程,遭到了班布丽父母的拒绝[8]。
不过后来比赛的发起人把班布丽安排到了亚瑟·戈弗雷主持的节目《亚瑟·戈弗雷才艺新人秀》当中,她在节目中演唱了大型歌剧《唐·卡洛》中的咏叹调《O don fatale》,并触动了戈弗雷[8]。这次成功使得班布丽得到了进入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就读的机会[5],后来她又转到了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3][10],并见到了在那里教授研究生课程、令她印象颇为深刻的德国戏剧女高音歌手洛特·莱曼。莱曼邀请班布丽跟随她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学习,最初的计划是只跟完1955年的夏天,但后来班布丽总共在那里待了三年半时间[8][6]。1956年到1958年间,班布丽连续三年去到了蒙特西托参加西方音乐学院举办的暑期活动[11]。在班布丽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莱曼也给了她很多指导[8][12]。而除了莱曼之外,班布丽跟过的著名导师还包括马林卡·古列维奇[13]和Armand Tokatyan[14][15],以及曾前往巴黎跟随皮埃尔·贝纳克学唱艺术歌曲[3]。
职业生涯
1958年,班布丽与女高音玛尔蒂娜·阿罗约共同赢得了大都会歌剧院全国委员会选拔赛的冠军[6][8],同年,班布丽又前往巴黎进行了首次朗诵表演。1960年,班布丽在巴黎歌劇院节目《阿依達》中演唱了一首歌曲,是为其首次在歌剧中演唱歌曲[3][6],同年她加入了巴塞尔剧院[4][16],并在那里工作了四年[3],参演过的歌剧包括乔治·比才的《卡门》、卡米耶·聖桑的《參孫與大利拉》、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朱塞佩·威尔第的《麦克白》等[8]。
国际事业
1961年,班布丽被理查德·瓦格纳的孙子维兰德·瓦格纳邀请到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扮演歌剧《唐懷瑟》中的维纳斯,借此正式打开了国际市场[17],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拜罗伊特音乐节的黑人歌手,并被人们称为“黑色维纳斯”[18][6][8][19],一同参演此节目的歌手还包括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萊斯(扮演伊丽莎白)、沃尔夫冈·温德加森(扮演主角唐懷瑟)[20]以及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扮演沃尔夫拉姆),歌剧指挥则是沃尔夫冈·萨瓦利希[8]。班布丽在刚刚确定即将出演这部戏时曾一度引起保守歌剧迷不满,歌剧制作方一共收到了两百多封抗议信[8],但瓦格纳还是选择了坚持让班布丽上场,而班布丽的表演最终也成功得到了认可,赢得了观众持续30分钟的掌声,节目组的谢幕次数达到42次[8][21]。
班布丽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表演使得她轰动一时。1962年,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一名欧洲朋友的介绍下把班布丽邀请到了白宫[8][22]。在大约20年后的1981年,班布丽第二次被邀请到了白宫,以参加罗纳德·里根总统的第一次就职典礼[23]。
1962年11月,班布丽与一众英国表演者以及由肯尼斯·阿尔文指挥的一个管弦乐队合作,在《胭脂虎新傳》中扮演了主角卡门·琼斯[24]。
1963年,班布丽首次进入皇家歌劇院,与鲍里斯·克里斯托夫、蒂托·戈比等人一起出演了盧奇諾·維斯孔蒂于1958年创作的一部作品。1964年,班布丽首次进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参演了歌剧《乡村骑士》[6],同年她又和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一起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扮演了麦克白夫妇[8][25]。1965年,班布丽首次进入纽约市的大都会歌剧院进行演出[3][8]。
1966年,班布丽与琼·维克斯分别演出了两场《卡门》,其中一场是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由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8],另一场则是在旧金山歌剧院[26][27]。除此之外,班布丽还曾经去过米兰的斯卡拉大劇院[6]。1967年,班布丽重回旧金山歌剧院,与萊拉·珍瑟、雷纳托·基欧尼、莫莲·弗雷斯特和切斯特·卢金等共同出演了歌剧《乔康达》[28]。
班布丽的其他次女高音作品还包括《希律迪亚丝》、《化妆舞会》、《泰莱马科》等。1990年,班布丽在巴黎巴士底歌剧院的开院仪式节目《特洛伊人》中分饰卡珊德拉和蒂朵[3][8]。
高音作品
在已经录制过多首高音咏叹调的基础上,班布丽于1970年代开始系统性涉足高音领域,其中第一个官方高音歌剧作品为1970年在皇家歌劇院演出的《莎乐美》[3][6][8]。1971年,班布丽在大都会歌剧院出演了《托斯卡》,其后在1974年,班布丽又到斯卡拉大劇院再次出演了该剧[3]。继《托斯卡》以后,班布丽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的作品还包括《遊唱詩人》、《命運之力》和《波吉和贝丝》等[6][8]。
1974年,班布丽与玛格达·奥利维罗搭档出演了《耶奴发》。1975年,班布丽前往巴黎出演了《阿丽亚娜与蓝胡子》。1977年,班布丽在意大利的马丁纳弗兰卡首次扮演了歌剧《诺尔玛》的标题角色[29],次年,班布丽又在皇家歌剧院分别出演了该剧中的阿达尔吉萨(蒙特塞拉特·卡芭葉饰演诺尔玛)和诺尔玛(约瑟芬·维齐饰演阿达尔吉萨)[4]。1978年,班布丽在伦敦出演了贾科莫·梅耶贝尔的《非洲女郎》[3]。
班布丽的其他高音角色还包括《拿布果》中的阿碧凯莉、蒙娜丽莎[3]、《熙德》中的奇美尼(Chimène)、唐懷瑟中的伊丽莎白和《埃尔纳尼》中的埃尔维拉[30][31]。
后期职业
1990年代,班布丽创立了格蕾丝·班布丽黑人音乐遗产合奏团(Grace Bumbry Black Musical Heritage Ensemble),以保护和传承黑人文化中的灵歌和福音歌曲,班布丽为该团队选择的歌手出身广泛,包括大学生、建筑领域人群、售货员和博物馆职员等[3][32],而她本人则在放手让团队自行发展前不时跟随团队巡演[32]。在此之后,班布丽又从事了教学、国际赛事或音乐会舞台剧裁判等工作。2001年和2002年,为了纪念恩师洛特·莱曼,班布丽在巴黎的沙特莱剧院、伦敦的威格莫尔音乐厅、纽约的爱丽丝·图利音乐厅等地作了一系列朗诵表演[33][34][35]。这段时期内,班布丽有时会与钢琴师塞巴斯蒂安·帕斯切沃搭档演出[36][37]。
2010年,远离歌剧舞台多年的班布丽在沙特莱剧院出演了斯科特·喬普林的《特里莫尼莎》[38][39]。2012年,班布丽在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出演了伦纳德·伯恩斯坦的《天真汉》[8]。2013年1月30日,班布丽出演了她的最后一部作品《黑桃皇后》[40](由小泽征尔指挥)[8]。
个人生活
1963年,班布丽嫁给了波兰裔男高音埃德温·杰克尔(Erwin Jaeckel)。杰克尔曾辞掉工作而转而帮忙班布丽管理歌唱事业[3][8],不过两人最终于1972年离婚[41],其后班布丽与杰克·伦塞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者于2016年去世[8]。
2022年10月20日,班布丽在一趟从维也纳飞往纽约的航班上突发中风,此后开始多次进出医院[1]。2023年5月7日,班布丽因缺血性中风在维也纳的一家医院内病逝[8][40][41]。
音域
班布丽在职业生涯之初唱的是次女高音,但后来又扮演了许多高音角色。1970年代中期及1980年代,班布丽自认是一名高音歌手,但到了1990年代,她又将方向转回了次中音[30],另外她本人还曾说过她的老师说她是个女高音,而她的教练则认为她属于次女高音,她一直无法决定哪种说法更为确切[14]。
班布丽是从次女中音转向女高音较为成功的歌手之一[42],其他较为顺利地完成此种转换的还包括雪莉·薇瑞特和格威妮丝·琼斯等。不过听众和乐评人对于班布丽是否可以归为真正的女高音存在分歧[3]。
录制作品
班布丽最早的录制作品主要为与莫里斯·阿布拉瓦内尔指挥的猶他管弦交響樂團联手录制的神劇音乐[8],这些剧作包括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以色列人在埃及》和《猶大·馬加比》等[36][43]。1961年,班布丽在阿德里安·博尔特的指挥下于伦敦与瓊·蘇瑟蘭和肯尼思·麦凯勒等人一起录制了亨德尔的《弥赛亚》中的音乐[3][36][8]。
在早期的咏叹调作品里,班布丽既录制过次中音作品,也录制过高音作品[36],其中有很多都是她在唱次中音时录制,包括至少两首《卡门》中的音乐[44][45]以及扮演阿依达、维纳斯、艾波莉公主、阿碧凯莉、奥菲欧、麦克白夫人等角色[3][3]和在1964年4月在皇家歌剧院出演威尔第的《安魂曲》时的作品[46]。
班布丽在扮演女高音期间没有发布过商业性的完整歌剧音乐作品集,现场录音作品包括《熙德》[3][47]、《耶奴发》[3]和诺尔玛等[36][48]。除此之外,她亦有为《胭脂虎新传》[49]、轻歌剧《吉普赛男爵》等录制过音乐[43]。
视频作品
- 《大都会歌剧院百年庆典音乐会》(1983年),德意志留声机/寶麗金,073 453
- 《詹姆斯·莱文大都会歌剧院25周年庆典演出》(1996),德意志留声机/Universal Classics,B0004602
荣誉
班布丽获得过一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颁发的奖项、五个来自西方音乐学院的杰出女校友奖、意大利的朱塞佩·威尔第奖(Premio Giuseppe Verdi)和法国政府授予的藝術與文學勳章[30],1972年,班布丽获得了一项格莱美最佳歌剧录音奖[30][50]。1992年,班布丽被收录进圣路易斯星光大道[51]。2005年,瑪麗安·安德森奖基金会向班布丽颁了一项终身艺术成就奖(The Arts for Lif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52]。2009年12月,班布丽凭借在表演艺术领域的贡献,与他人共同领取了肯尼迪中心荣誉奖[53]。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MUZIK. 登上拜魯特舞臺的首位黑人歌唱家 班布麗逝世. 聯合新聞網. 2023-05-12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 ^ 2.0 2.1 聲樂界平權標竿 傳奇女中音葛蕾絲班布麗逝世. 嘘!星闻. 2023-05-09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Kutsch, K.-J.; Riemens, Leo. Bumbry, Grace. Großes Sängerlexikon 4th. De Gruyter. 2012: 644–645 [2024-08-07]. ISBN 978-3-59-84408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德语).
- ^ 4.0 4.1 4.2 4.3 Singer – Grace Bumbry. The Kennedy Center.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4).
- ^ 5.0 5.1 Bailey, Peter. Grace Bumbry: Singing Is Terrific—But Living Is an Art. Ebony. 1973-12, 29 (2): 67–75.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Kesting, Jürgen. Die schwarze Venus.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023-05-08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德语).
- ^ Gates, Brandon. Grace Bumbry, a trailblazing Black opera singer, has died at age 86. NPR. 2023-05-08.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Blyth, Alan. Grace Bumbry obituary. The Guardian. 2023-05-08 [2023-08-05].
- ^ "Black History in St. Lou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992年5月10日[2007-12-11] "Sumner High School, the first school west of the Mississippi for blacks, established in 1875 (among graduates are Grace Bumbry, Arthur Ashe and Tina Turner)..."
- ^ 传奇女中音葛蕾丝班布丽逝世. 瑞士资讯. 2023-05-09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 ^ Alumni Search – Music Academy. musicacademy.org.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
- ^ The Harvar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 Don Michael Randel编辑 (Belknap Press, 1996), pp. 117–118.
- ^ Marinka Gurewich, A Voice Teacher, 88. The New York Times. 1990-12-25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 ^ 14.0 14.1 Movshon, George. Grace Melzia Bumbry – From Playgirl to Soprano. The New York Times. 1977-01-02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5).
- ^ Autman, Samuel. Requiem for an Unwritten Memoir. Common Reader. 2024-02-21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6).
- ^ Shapiro, Yehuda. Amazing Grace. Opera. Vol. 58 no. 1. 2007-01: 20–23.
- ^ Grace Bumbry. Bayreuth Festival. 2023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德语).
- ^ 王秋海. 黑色维纳斯. 北京日报.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通过搜狐.
- ^ Miller, Sarah Bryan. Catching up with diva Grace Bumbry. St. Louis Post-Dispatch. 2016-05-08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1).
- ^ Shengold, David. Wagner: Tannhäuser. Opera News. Vol. 80 no. 1. 2015-07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1, 2019).
- ^ "Barack Obama honours Bruce Springsteen at White Hou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009年12月7日[2024-08-05]. "Rock star Bruce Springsteen was presented with a Kennedy Center honour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t a White House reception on Sunday. Actor Robert De Niro, comic Mel Brooks, jazz pianist and composer Dave Brubeck and opera singer Grace Bumbry were also honoured..."
- ^ Williams, Alex. Grace Bumbry, Barrier-Shattering Opera Diva, Is Dead at 86. The New York Times. 2023-05-08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4).
- ^ Rosenfeld, Megan; McLellan, Joseph. Inaugural Gala. The Washington Post. 1981-01-20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6).
- ^ Carmen Jones 1962 Studio Cast Recording. Rodgers & Hammerstein. 2023-05-08 [2024-08-05].
- ^ Brunner, Gerhard. Summer Festivals. Opera. Vol. 15 no. 11. 1964-11: 722.
- ^ Rosenthal, Harold. Coming Events. Opera. Vol. 17 no. 5. May 1966: 373.
- ^ Burnett, William. Historical Performances: An Exciting “Carmen” from Grace Bumbry and Jon Vickers – San Francisco Opera, November 27, 1966. Opera Warhorses. 2021-12-10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6).
- ^ La Gioconda (PDF). San Francisco Opera.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12).
- ^ Salazar, Francisco. Grace Bumbry Receives Award in Martina Franca. OperaWire. 2022-07-27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 ^ 30.0 30.1 30.2 30.3 Salazar, Francisco. Obituary: Legendary & Trailblazing Mezzo-Soprano Grace Bumbry Dies at 86. OperaWire. 2023-05-08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5).
- ^ Grace Bumbry. The Kennedy Center.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4).
- ^ 32.0 32.1 Strauss, Neil. The Pop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1996-02-15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6).
- ^ Clarke, Colin. Grace Bumbry: A Homage to Lotte Lehmann. MusicWeb International. 2004-10-04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Nash, Elizabeth. Autobiographical Reminiscences of African-American Classical Singers, 1853–present. Edwin Mellen Press. 2007: 273. ISBN 978-0-7734-5250-3.
- ^ Wagner, Holly. Grace and Ben Bumbry: Quincy man sings praises about little sister's national recognition. Herald-Whig (Quincy, Illinois). 2009-12-04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 ^ 36.0 36.1 36.2 36.3 36.4 Grace Bumbry. Gramophone. 2005-03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5).
- ^ Quasthoff, Thomas. The Voice. Pantheon Books. 2008-06-17: 78. ISBN 9780375424069.
Before taking over for the NDR department of Chamber Music and Song he was a successful pianist and accompanied such greats as Grace Bumbry...
- ^ (2015年5月15日)Treemonisha, with Grace Bumbry, Krister St.Hill, Willard White,YouTube
- ^ Uthmann, Jorg von. A fairy tale with a message: Joplin's Treemonisha debuts in Paris. The Star. 2010-04-12.
- ^ 40.0 40.1 Opernstar Grace Bumbry gestorben. ORF. 2023-05-08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德语).
- ^ 41.0 41.1 Blum, Richard. Grace Bumbry, 1st Black singer at Bayreuth, dies at 86. Associated Press. 2023-05-08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 ^ Salazar, David. Artist Profile: Grace Bumbry, Pioneering Mezzo & Soprano. OperaWire. 2019-01-04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3).
- ^ 43.0 43.1 格蕾絲·班布麗在Allmusic上的頁面
- ^ Tolansky, Jon. Icon: Grace Bumbry. Gramophone. 2023-05-09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 ^ Tolansky, Jon. Singers on Singing: Grace Bumbry Discusses Carmen. Hampsong Foundation.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7).
- ^ Classic Archive: Verdi: Messa da Requiem. EuroArts.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 ^ Massenet: Le Cid. Presto Music.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 ^ Levine, Robert. Bellini: Norma, Live '77/Bumbry. Classics Today.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 ^ 格蕾絲·班布麗在Allmusic上的頁面
- ^ Grammy Award Nominees 1972. Awards & Shows.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7).
- ^ St. Louis Walk of Fame Inductees. St. Louis Walk of Fame.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 ^ Bykofsky, Stu. The Anderson awards, and their many fate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2011-06-13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 ^ Becker, Bernie; Southall, Ashley. Kennedy Center Honors 5 With Awards. The New York Times. 2009-12-06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延伸阅读
- Hamilton, David (1987). The Metropolitan Opera Encyclopedia: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World of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London, Toronto, Sydney, Tokyo: Simon and Schuster. pp. 58–59. ISBN 0-671-61732-X.
- Hamilton, Mary (1990). A–Z of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Oxford, Sydney: Facts On File. p. 38. ISBN 0-8160-2340-9.
- Rosenthal, Harold and John Warrack (1979; 2nd ed.).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New York and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0. ISBN 0-19-311318-X.
- Sadie, Stanley and Christina Bashford (1992).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Macmillan. Vol. 1, p. 639. ISBN 0-935859-92-6.
- Sadie, Stanley and John Tyrrell (200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Macmillan. Vol. 4, pp. 601–02. ISBN 0-333-60800-3.
- Warrack, John and Ewan West (1996; 3rd ed.).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69. ISBN 0-19-280028-0
外部链接
- 格蕾絲·班布麗的Discogs页面(英文)
- 格蕾絲·班布麗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荷蘭聲音與視覺研究所发布的格蕾丝·班布丽录音作品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