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標
楊思標(1920年6月4日—2021年5月26日,英語:Sze-Piao Yang[1]),台灣胸腔內科醫師(胸腔專科天字第一號),日本東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曾任臺大醫院院長、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慈濟護專(今慈濟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楊思標 Sze-Piao Yang | |
---|---|
出生 | 日治臺灣新竹州 | 1920年6月4日
逝世 | 2021年5月26日 | (100歲)
国籍 | 中華民國 |
教育程度 |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 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丹佛猶太醫院胸腔病學進修 |
职业 | 胸腔內科醫師、台大醫院院長、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校長 |
配偶 | 張雲鬟(1945年-1982年) 陳寶玉(1984年-) |
儿女 | 楊錫釗(1945年-)、楊葆萩(1947年-)、楊錫欽(1948年-)、楊錫銘 |
生平
早年生涯
楊思標於1920年生於台灣新竹[2],父親楊良為新竹富商既台灣文化協會理事[3]。1926年就讀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市新竹國民小學),1933年就讀新竹中學,1936年進入台北高等學校就讀[2]。18歲時無意間在在健康檢查中發現感染結核病,幸病情不嚴重,住院休養後回復正常生活,因此段經歷使其決定投入鑽研胸腔疾病[4]。1939年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就讀,畢業後即在台北帝大醫院服務,並隨桂重鴻教授鑽研肺結核病研究[5]。1945年,擔任台北帝大內科助教,同一年與張雲鬟女士結婚[2]。1950年,在台大傅斯年校長的推荐下,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資助,前往美國丹佛猶太醫學研究中心胸腔病學進修,為台大醫學院內科第一人,1954年4月取得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6][7]。
1951年,一位咳血的輪船機關長原先被當成肺結核治療。楊思標從痰液培養中發現可能是肺吸蟲所致,蟲體可能來自生食蝦蟹貝類,隨後亦進一步研究肺蛭蟲在人體內的路徑[8]。1952年,楊思標曾因為三個來自基隆金瓜石的肺病病人前往當地礦區展開調查,成功追蹤出肺塵病,為臺灣最早發現的職業環境疾病,楊思標亦成為臺灣第一代下鄉調查的醫師之一[9][10]。1957年,診斷出台灣第一例肺癌病例[4],同年升任教授[2],為當時臺灣肺結核及肺吸蟲研究的第一把交椅[10]。
在楊思標的推逛之下,台大醫院與台灣北部的醫學機構開始共同舉辦「胸腔病病例聯合討論會」,為臺灣首次跨院區的胸腔疾病討論會,並成功爭取亞洲太平洋胸腔病會議在台舉辦,為臺灣首次籌辦國際醫學會[10]。1969年,楊思標等人成立「國際胸腔病學會中華民國分會」(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並任第一任理事長[11]。1964年5月,台灣省政府衛生處處長許子秋希望借調宋瑞樓教授擔任省立台中醫院院長,而宋瑞樓則推薦楊思標出任。於是楊思標便於1964年5月至1965年9月期間擔任台中醫院院長,在其任內台中醫院的醫療品質大幅提升,且收入增加了一倍,並強化省立醫院與醫師公會之間的連結[7]。
臺大醫院院長
楊思標於1978年至1984年起擔任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1983年又兼任台大醫學院院長。早期的台大醫院內科並未細分次專科,只分第一內科、第二內科、第三內科,楊思標於臺大醫院內科部首創了胸腔內科。在楊思標擔任臺大醫院院長之前,因台大醫院屬於公立醫院,薪水受公務員薪資制度的限制,因此許多醫師會在家開業或在外院兼差。李鎮源就任院長期間,希望能夠推動專勤制度,減少此類兼差情形,可惜並未成功,直至楊思標就任後,才終於克服了反對聲浪推動專勤制度,調整了台大醫師的待遇,並提供專任加給[6]。
在楊思標擔任臺大院長時期,臺大醫院首次成功完成臺灣第一例、亞洲第三例的三肢坐骨連體嬰分離手術[10]。並於1979年初帶領臺大醫院積極參與「中沙醫療團合作計畫」,擔任中沙醫療團團長。任內也積極協助花蓮慈濟醫院的創設,並促成了日後台大與花蓮慈院建教合作的模式[10]。
退休生涯
1989年,楊思標自台大醫院退休,9月17日起擔任甫成立的慈濟護理專科學校首任校長,隔年6月30日退休。從退休後截至2018年,楊思標仍每周往返台北和花蓮,於花蓮慈濟醫院教學看診[10]。
楊思標寓所位於和平基督長老教會旁的青田街日式宿舍[12][13],為臺北帝國大學教授及臺北高商佐藤佐教授於1930年代自資興建的住家建築。楊思標退休之後仍繼續居住於該處[12]。2003年,行政院國有財產署署長李瑞倉主張將大學眷舍收歸國有,並暗諷楊思標「曾經是某知名大學醫學院院長,不相信他沒錢買一棟房子」,該言論引起楊氏夫婦不滿,認為20多年前的台大教授薪資比照公務員,沒有多餘儲蓄可買房子[14]。2007年楊思標公館列為歷史建築[15]。
經歷
|
|
- 榮譽
家庭
相关作品
- 《胸腔X光判讀指引》光碟
- 杨金燕,《百歲醫師以愛奉獻—楊思標教授的醫者之路》,2018年
參考文獻
- ^ 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PDF) 20 (1). 台北: 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2018-12-05]. ISSN 0211-915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07)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楊金燕. 百歲醫師以愛奉獻 ──楊思標教授的醫者之路 初版. 台北市: 經典雜誌. 2018 [2019-05-16]. ISBN 9789866292941. OCLC 10489289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3”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楊良. 新竹市地方知識庫寶藏.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8).
- ^ 4.0 4.1 羅真. 全台最會判讀胸腔X光片醫師 楊思標獲醫療奉獻獎.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2018-10-15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中文(臺灣)).
- ^ 江佩凌. 百歲仁醫故事翻拍戲劇 眾星歡喜替楊思標慶生. www.cna.com.tw. 中央社 CNA. 2019-06-03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9) (中文(臺灣)).
- ^ 6.0 6.1 陳淑英. 醫界大老楊思標100歲才要退休. 《觀察》雜誌 - NO.43:川普埋地雷 蔡英文勿踩. 台北: 觀察雜誌社. 2017-03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 ^ 7.0 7.1 盧忻謐、陳妤嘉、蔡篤堅. 台灣胸腔醫學史. 臺灣: 記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9. ISBN 9789869714037.
- ^ YANG, SZE-PIAO; CHENG, C.S.; GHEN, K.M. Chest X-ray Findings and Some Clinical Aspects in Pulmonary Paragonimiasis. Diseases of the Chest. 1955-01, 27 (1): 88–95. ISSN 0096-0217. doi:10.1378/chest.27.1.88 (英语).
- ^ Yang, S. P. Pneumoconioses- The first 6 case report made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台灣醫學會). 1952, 51: 325-331 (英语).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仁醫典範楊思標 人生如台灣百年醫學史. 花蓮: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2018-03-23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 歷屆理事、監事名單.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中文(臺灣)).
- ^ 12.0 12.1 陳盈珊. 楊思標、馬廷英台大宿舍 指定古蹟. 大雜院 (台北: 中國時報). 2004-10-09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中文(臺灣)).
- ^ 曾令儀; 楊士正. 青田街兩建物 提報古蹟. 大雜院 (台北: 聯合報). 2004-05-21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中文(臺灣)).
- ^ 范文欽; 劉頤堃. 遭國產局長諷刺 楊思標氣憤難平 - TVBS新聞網. TVBS新聞網 (TVBS). 2016-05-16 [2018-12-06] (中文(臺灣)).
-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和平東路1段183巷7弄6號. 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中文(臺灣)).
- ^ 李樹人. 第28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名單揭曉 99歲楊思標獲獎.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2018-10-12 [2018-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中文(臺灣)).
前任: 魏炳炎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 1978年8月-1984年4月 |
繼任: 林國信 |
前任: 彭明聰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1983年8月-1985年7月 |
繼任: 楊照雄 |
前任: 首任 |
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校長 1989年9月17日-1990年6月30日 |
繼任: 張芙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