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广州话拼音:lek6 gaau3),又名“沥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街道中部,旧时为广东番禺县茭塘司沥滘堡下属的一个村庄,面积为3600万平方米。沥滘在唐朝时开村。现在,沥滘境内的大姓有卫、罗,卫氏中举做官的人很多,有“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之称[1]。沥滘南部便是珠江后航道,可以看到番禺区沙滘岛;北边是西滘、后滘;东边与小洲村相望;西邻石溪村。旧时为番禺县的水乡重镇,种植水稻马蹄甘蔗荔枝龙眼黄皮等;“沥滘香米”在本地极为出名。这里也是粮食、片集散的墟市[2]

沥滘村历史悠久,现存的历史建筑,由明朝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有。1949年之前,沥滘村有近20间寺庙,现时只有北帝庙天后宫土地庙;村内曾经有三十几座祠堂(卫氏、罗氏都有),现时只有卫氏十二座,其中卫氏大宗祠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亦曾经有古桥、护村墙、更楼;另有1930年广州市土地局设立的广州市界碑,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现存放于沥滘码头公园内)。

村名

“沥”字在广州话中有三个音,分别是“laap6”、“lek6”、“lik6”,如果是地名就多数读“lek6”,沥滘的“沥”就是读“lek6”。

广州话“沥”是“珠江下游河流汊道”的意思;“滘”就是分支河道。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凡水皆曰海,所见无非是海也......谓水通舟筏者曰江。不通舟筏者曰水。二水相通处曰滘。”也就是说“沥”、“滘”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河网水道。清乾隆十八年(1755年)的《重修南庙碑记》:“沥滘环乡皆水......”;《嘉庆丁丑年重修南庙碑记》就说,临武的浈水,西粤的漓水,经山脉向东流,由会城注入化成沥江。这里地处中枢,粤省的江河水,都在这里汇聚,构成了众多河网,所以就叫沥滘。现存的官方文献最先提起“沥滘”的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出版的《广州志》[3]。《广州志》讲的是明朝番禺县茭塘司下的沥滘堡,包括了沥滘、沙溪、五凤等邻近乡村的大区域;而提起沥滘村的现存早期史料,是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建筑荣恩祠碑记》同万历抄本的《卫氏族谱》。而官方史料,就有清朝同治版的《番禺县志》:“又东流,中有沥滘村,分流沥滘村南北......”。

开村

沥滘在唐朝时开村[2]。根据明朝后期卫吕仲在《卫氏族谱》中的说法,宋朝之前,沥滘有谭、严、曾、白等诸多姓氏。宋朝有白解元、严进士,后世传到明朝只有三四十人,都是农民;保留了谭屋基、曾巷口、白社等一系列地名[4]。另外,沥滘村境内早期也有梁、蔡两姓[2]

南宋建炎年间,卫氏宁远公带着三个儿子由广东南雄迁至番禺县,不久后又迁至东莞茶山,三子卫弘在茶山卫屋安家,四子卫衍也在附近的塘边村开基[5]。惟有二子卫达,见番禺沥滘风水好,就在敦德里水基龙眼树脚处安家,成为了沥滘卫氏开基祖。元末明初,罗氏从善公由江西泰和迁至番禺县,定居沥滘。罗氏选择了离沥滘水道较远的村庄东北边聚居,附籍沥滘,叫“昼锦里”,也叫“罗地”。二世广成公生落祖闰、宗闰、积闰、德闰同福闰五个儿子,分别系罗氏仁、义、礼、智、信五大房始祖,后来罗地形成了五房并列的架构[4]。罗氏住正五约,前面是昼锦里,后面就是和乐里[6]。曹氏住南安坊,世代维修海船[4]

发展

南宋末年,卫氏第五世分出卫惟寅家族代表的“大夫房”及卫伯英家族代表的“御史房”。两房人在沥滘大涌划界:“大夫房”的范围是水基坊、迎祥坊、一约、二约、三约、四约;“御史房”的范围是中区坊、西街坊、东街坊、环秀坊、五约。明朝中叶,村逐渐形成两家望族,也就是卫氏与罗氏[4]。卫氏住在村南,图甲户籍登记在沥滘水六图各甲各户,他们建祠堂、修族谱,团结宗族势力;罗氏宗族住东北边,图甲户籍登记在沥滘水四十一图六甲、七甲、八甲与十甲各户[3]。两族人还开发了附近的洛溪、大沙、上滘、下滘与后滘的沙田,扩大宗族势力范围[4]

两大宗族之间有相互竞争、针对,也有合作。传说罗氏荣恩祠前面出头两条涌交汇回旋而成的水氹,卫氏掘针涌堵住了氹,搞横了罗氏宗族的风水;罗氏人丁有限,藉住两族通婚稳定宗族势力。大涌上高有条渡婿桥,属于罗地和卫氏三约。卫氏宗族空间布局形成了中心是沥滘大涌间开的两大房祠、随着两房愈分愈细转变成由支祠引导的梳式结构,又再联宗合族,将各房支祠在卫氏大宗祠统一的多层级结构、等级化的过程。而在罗地,罗氏五房轮管的族规形成了以罗氏大宗祠为首、建筑肌理顺应河涌、扇形展开的梳式布局[4]

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军舰攻打广州沥滘,看到卫氏大宗祠,还以为是广州府衙门,于是一炮打过去就把墙给穿了个孔[7]。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州市政厅决定拓展广州市界,南便去到沥滘,沥滘正式划入广州市范围。1930年,广州市土地局与番禺、南海两县派人手设立市界碑,其中一碑就在沥滘水道侧边[4],现时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卫金允十兄弟继原伪乡长卫伦秋打理沥滘政务[8],他们把持着大权,索性做尽村霸,横行霸道,村民称他们为“十老虎”[9]。 卫金允周时带煲仔入村,镇压沥滘侧近二十四乡及禺南东北地区人民的抗日运动[8]。1944年,卫国尧同抗日武装部队趁卫金允十兄弟扫墓,将他们拷走[9]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发展工业,拆除敦睦祠,改作为耐火材料厂。1978年之后,城市工业飞速发展,建立广沥单车零件厂、珠江镀锌钢管厂、沥滘拉丝厂及沥滘电镀厂[10];同时期,外地人迁入沥滘村,再加上村民拆屋起楼,沥滘逐渐变“城中村”;河涌陆续填埋,有的变成了断头涌。2009年,珠江地产拆除了水基坊附近的房屋,并拆掉当时列入海珠区文物保护控制范围的明朝祠堂“玉溪卫公祠”[11]

现况

2010年代的沥滘村面积450万平方米,户籍人口为1.3万人,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多于7万,是现时广州城区最大的“城中村”。21世纪初,沥滘村有关方面就曾宣布要拆迁,它也是广州最早宣布实行旧改的村庄,但一直都没有下文[1]。2011年,珠光集团在沥滘签约,花28.3亿元人民币改造沥滘[12]。2011年10月,广州市三旧办批复的《沥滘村“城中村”改造方案》称,除了卫氏大宗祠之外,其他祠堂“保护性迁建”,也就是原封不动,平移位置。同年12月,四间卫氏房分祠堂列入海珠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原封不动[7]

2013年9月5日,《新快报》在报道中提到“十六间沥滘旧民居建筑作为历史建筑候选”[13]。第二日,沥滘经济联社与开发商邀请了十九户居民去联社开会,珠光集团的人送钱给村民,叫村民签名反对将自己的房屋列入历史建筑,有十二户村民据说因为怕自己的房屋没有拆迁补偿而被迫签名,但有人是怕被拉去查而不情愿地签名[14]。9月9日,沥滘经济联社将十二户村民签名的信一式多份交了给市长、市委副书记及海珠区政府。9月下旬,广州市规划局回复称,沥滘村改造将会保护历史建筑,村民也会有安置补偿[15]。截至2017年8月,已有71.4%的村民同意沥滘村改造[12]

2018年3月2日,沥滘村有史以來第一次举办飘色巡游,邀请了番禺区沙湾飄色队前来表演。

地铁车站

参考资料

  1. ^ 1.0 1.1 沥滘村:改造陷十年僵局. 南方网. 2015-01-14. [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陈建华等 (编).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海珠区卷》.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31-659-6. 
  3. ^ 3.0 3.1 石堅平. 宗族、圖甲、市場與區域社會空間——以歷史文獻中的「瀝滘」釋義為中心的考察.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第十四卷. 2013: 365—373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彭穎睿. 珠江邊一個兩姓宗族村落的建構與發展——從《衞合德堂圖記》閱讀瀝滘. 民居與傳統建築研究. 2016: 46—51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 ^ 源誌:茶山衞氏來自河東郡. 南方都市报 (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6. ^ 羅煜南. 卷十二 里宅. 瀝滘羅氏族譜. 1930. 
  7. ^ 7.0 7.1 瀝滘村改造擬建約40棟高層回遷房. 中奢網. 2012-02-15. 
  8. ^ 8.0 8.1 谢立全. 活捉汉奸恶霸“八老虎”. 广州文史. 2008-09-16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9. ^ 9.0 9.1 衛國堯故居. 广州文史. 2008-09-10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3). 
  10. ^ 广州市海珠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海珠区志》. 1999. 
  11. ^ 明代古祠堂遭強拆村民自發守護(圖). 广州日报大洋网. 新浪新闻中心. 2009-04-22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3). 
  12. ^ 12.0 12.1 廣州瀝滘片區的改造獲表決率71.4% 將打造濱水新地標. 观点地产网. 2017-08-28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2). 
  13. ^ 沥滘改造在即,保祠堂也要保特色民居. 新快报. 21CN. 2013-09-05. 
  14. ^ 廣州村民擔心沒有補償 聯名上書反對將家宅列爲歷史建築. 新快报. 观察者. 2013-09-27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5. ^ 官方回應「村民上書反對推薦歷史建築」:有安置補償. 新快报. 凤凰网. 2013-09-25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