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保卫委员会

(重定向自治保主任

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治保会[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群众性的治安保卫组织,在基层地方人民政府和公安保卫机关领导下工作。[2]

历史

《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1952年6月27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1952年8月11日中央公安部发布。现行有效。[3]治安保卫委员会的建立,城市一般以机关、工厂、企业、学校、街道为单位,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其委员名额,应视各单位人数多寡、情况繁简,由三人至十一人组成之,设主任一人并得设副主任一人至二人。各地于治安保卫委员会建立后,视情况需要,经市、县公安局批准,得建立治安保卫小组,由群众推选积极分子三人至五人组成之;内设组长一人,在治安保卫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1980年1月24日公安部发布《关于继续贯彻执行<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的通知》规定,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城市街道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厂矿、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按基层行政单位或生产组织设立。

2004年9月13日国务院第64次常务会议通过《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 北京市人民政府1995年4月17日发布“京政发【1995】16号”《关于加强治安保卫委员会工作的通知》
  2. ^ 郭翔:《犯罪学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 ^ 《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1952年6月27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1952年8月11日中央公安部发布。现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