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变
清朝民变收录了清朝主要的起事运动。从康乾盛世时期的苗民起义、川楚教乱到清朝灭亡之前的义和团运动,有清一代民变不断。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太平天国引起,從咸丰帝年间,直至同治帝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战争,被称为太平天国之乱。
面对民变,跟明代相比清代較常用剿除政策以及高压政策,而非招抚政策。清代前中期对民变采取镇压的政策,然而,於清朝末年后20世纪初抵制运动中,晚清政府仍然一味地采取镇压的策略,却反而使得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參 1]。
清前期民变
吳球事件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台灣由吳球率七人反清復明,後來被清兵帶回北京處死刑。
朱一貴事件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在朱一貴的领导下台湾第一次大規模民變。
清中后期民变
苗民起义
从雍正时期一直到嘉庆元年,黔、湘地区的苗族人民发动的一系列反清起义。其中大起义三次,小暴动约二三十次[參 2]。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雍正年间,在台湾地区还爆发了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歷史上最大的民眾起義事件。
華南海盜
華南海盜是清中期活動於廣東沿海和內河水道的海盜群。
蘇四十三起義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屬甘肅河州管轄的循化廳(今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人蘇四十三,因不滿甘肅之官員貪污舞弊,欺壓人民,率眾起義。
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六日(1787年1月16日)因臺灣府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之叔伯,林爽文率軍劫獄反抗,號稱50萬眾響應。
川楚白莲教起义
嘉庆年間爆发了川楚白莲教起义,起义军主要活动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这次大规模战乱耗费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數十萬軍隊,并导致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國庫五年財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參 3],“川楚之役,则诸将会饮,虽深箐荒麓间,蟹鱼珍错辄三四十品,而赏伶犒仆之费不与焉。凡粮台地,玉器裘锦成市,馈献、赂遗、赌博,挥霍如泥沙”[參 4]。八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之腐朽在起义中暴露无遗,清政府被迫依靠地方团练镇压起义。
張丙事件
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天大旱加上清廷的台灣嘉義知縣邵用之治事無方,作為農民領袖的張丙於是在同年十月「豎旗起義」,攻佔臺灣縣大部分地區與雲林斗六門(今斗六)一帶,建國號為「天運」,自立為「開國大元帥」,期間並聚集數萬名的兵力,強攻鹽水港,並在此役造成臺灣府知府呂志恆、把總朱國珍、副將周承恩等人戰死。
湖南瑶民起义
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湖南永州瑶族农民因不堪官绅胥役的盘剥欺虐,在赵金龙率领下举行起义。他们与广东起义瑶民遥相呼应。
癸酉之变
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的一次天理教(秘密宗教八卦教的一派)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称之为癸酉之变。其餘魯、豫各地亦有起事,皆隨即被官兵平定。
太平天国和捻军
从咸丰元年一直到同治年间,中国南方和北方相继爆发大规模民变,比如江南地区的太平天国和华北、江淮地区的捻军。
幅军起义
幅军起义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山东南部的反清起事。
广东洪兵起义
咸丰四年(1854年),三個廣東秘密會社應原為水賊的太平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在中國南方發動反清“起義”。三個社團、包括40多縣達100萬的人士參加,並一度圍攻廣州城。7月5日(農曆六月十一日),陳開首先佛山石灣起義,攻佔佛山鎮,聚眾十萬。
陆大汉起义
咸丰五年(1855年)春,黎平肇洞(今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境)人陆大汉与洒洞寨人(今贵州省从江县洛香乡境)梁维干等提出“抗朝廷,反官军,开仓济贫,迎接太平军”口号,组织六洞群众所举行的武装起义。
丰宁县动乱
咸丰七年(1857年),在直隶省热河道热河丰甯县所属大阁儿地方爆发民变。咸丰帝命令英隆查明根由据实具奏,并指示“一鼓歼捦,毋致蔓延为患。”[參 5]巡检盛祖培等率兵击毙刘幅汰等。余部四散。
迈买铁里事件
咸丰七年(1857年)由于受太平天国直接影响下爆发了库车等一系列农民起义。
戴潮春起义
同治元年(1862年),台湾爆发第二次大规模民变,事件起因乃官府鎮壓天地會所致,影響範圍北至大甲,南至嘉義,遍佈整個台灣中部。雖然起事者為戴潮春,但與事者中包含各地土豪,其中以林日成、洪欉等最有勢力。
同治回民起义
同治年间,在陕甘和新疆等西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回民起义。主要有新疆回变、陕甘回变。
加禮宛事件
光绪四年(1878年),台灣原住民噶瑪蘭族(Kebalan)和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聯合反抗清國的事件。兩族在聯合抵抗清軍入侵的事件中幾乎滅絕,倖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Amis)受到保護[參 6]。
施九緞事件
光绪十四年(1888年),臺灣爆发臺灣建省以來規模最大的民變。
旅大事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旅大地区人民反抗沙俄侵略,但清朝政府压制了盐民的反抗斗争。
清末民变
民变特点
首先从地域上来说清朝民变遍布全国各地,从北方到江南,甚至是台湾都不止一次爆发过民变。其次是清朝民变不单单是汉族的反清复明,而是清朝境内其他民族也相继爆发反清起义事件,主要有西北的回族、撒拉族;华南的瑶族;西南的苗族、侗族等,台湾的原住民族也曾爆发过民变。
参考文献
引用
- ^ 城市民变为何明朝多“抚”清朝多“剿”?. 凤凰网. [2014-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 ^ 乾隆野史一:福康安是不是私生子?. 凤凰网.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 ^ 郑天挺:《清史》,頁520
- ^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武事余记》
- ^ 清文宗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八
- ^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 燒屋喻重生. 自由時報. [2014-12-12].[永久失效連結]
来源
- 书籍
- 蒲乐安,《骆驼王的故事:清末民变研究》,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