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先贤古墓

清真先賢古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廣東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道兰圃居社区解放北路901号。先賢古墓佔地2,200平方米,安葬了來自中國內外的穆斯林,包括到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傳教士、拜謁古墓的外地朝聖者等。古墓聞名中外,被部分穆斯林視為伊斯蘭教的「小聖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後已整修。2013年,先賢古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古墓葬

清真先贤古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廣東省广州市越秀区
分类古墓葬
时代唐朝
编号7-0640-2-124
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

歷史

建立和使用

古墓的建立原因

 
阿布·宛葛素陵墓前的信徒

根據主流說法,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古譯為阿布·宛葛素或苏哈白·宛噶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信徒(亦可能是後者的舅父),他按照穆罕默德「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教誨,來到中國傳教,最終在廣州逝世;629年(唐朝贞观三年),穆斯林為了安葬宛葛素而興建了清真先賢古墓[1][2][3]

部分中國以外伊斯蘭教學者持有另一種說法,認為「宛葛素」此人子虛烏有,只是中國伊斯蘭教傳教士的象征、代表和缩影[2]。有學者依據方信孺南海百咏》書中诗句〈蕃人塚〉——「在城西十里,累累数千,皆南首西向。鲸波仅免葬吞舟,孤死犹能效首邱;目断苍茫三万里,千金虽在此生休。」,認為清真先賢古墓是一座公共墓地,用作安葬經海路來華的外籍人士和穆斯林,因而就清真先賢古墓的建成時代提出其他看法[2]。中國宗教歷史學家陳垣則在考證後提出,宛葛素是在652年(唐朝永徽三年)而非629年下葬至清真先賢古墓[4]

古墓建立後的其他下葬者

 
节烈流芳牌坊

阿布·宛葛素墓室的左侧設有「四十一位坟」,坟前方有一面在1802年(清朝嘉庆七年)建立的墓碑;碑上记载指,有40名穆斯林奉穆罕默德差遣,隨同宛葛素來華傳教,在一次主麻日聚禮時遭到暴徒殺害,暴徒殺人後同归於尽,這些遺體便凑合成「四十一位坟」[5]。與碑文记载類近的传说認為,宛葛素随员40人在做礼拜,有强盗為了财物而行凶,殺害39人後發現剩余的一人還在原地祈祷,便把那人一併殺了,後因悔悟而自刎;後人收殓40名傳教者的遺體,連同强盗尸体葬於古墓外东北侧,這些遺體在1959年因市政建设而遷葬現址[5]

不少中國以外的穆斯林遠赴广州拜謁宛葛素陵,並把死後葬在宛葛素墓近侧視为荣誉[2]。1349年(元朝至正九年),虔诚信奉伊斯兰教的高麗人刺马丹專程來到广州,以拜謁宛葛素之墓,但其後在當地病逝;广州穆斯林集资為他建立墓碑,葬於先贤古墓内[2]。1751年(清朝乾隆十六年),土耳其人阿知墨克目德特來到广州,拜謁清真先贤古墓,死後葬在宛葛素墓东侧[2]。1889年(清朝光绪十五年),來自麦加的尔卜当乐熙受差派来华,传播伊斯兰教萨兹勒教派的学说,因積勞成疾而病逝,葬在清真先賢古墓前左侧[2]

除了传教士和朝聖者外,清真先賢古墓亦安葬了其他來自中國内外的穆斯林[2]。例如,宛葛素墓前的广场上設有一座名為「回教三忠墓」的衣冠冢,紀念羽凤麒撒之浮马承祖這三位抵抗清军明朝回族将领[6][7]。古墓北侧亦建有一座貞孝節烈牌坊,名為「节烈流芳牌坊」,旨在紀念广州陆路提督、穆斯林蔡金章的如夫人孙氏[8]

保護和發展

清真先賢古墓闻名中外,被部分穆斯林視為伊斯兰教的「小圣地」,在1815年(清朝嘉慶二十年)、1845年(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934年、1955年和1964年分別進行了重修工程[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广州穆斯林在1956年11月創立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先贤古墓自此交由协会屬下的「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9]。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陈毅亲自來到古墓视察,他指古墓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应予保护[7]。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有红卫兵打着「破四舊、立四新」的旗號,扫荡先賢古墓等宗教场所,令古墓被铲去一半,「回教三忠墓」的墓碑亦被毁;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停止活动,至1981年恢復[7][9][10]

198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把先贤古墓列入廣東省文物保护单位,而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亦拨款為古墓进行全面整修[7]。2010年,先賢古墓西侧修建了一座礼拜大殿,以接待來廣東參與2010年亚洲运动会的穆斯林運動員;這座礼拜大殿可容纳3000人,成為广州最大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11]。2013年,先賢古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古墓葬[12]。2014年,巴基斯坦陸军参谋总长英语Chief of General Staff (Pakistan)那迪姆·艾哈迈德英语Nadeem Ahmad訪華,期間拜谒了清真先贤古墓[13]

結構

清真先賢古墓佔地2,200平方米,四周有青砖砌成的牆壁,门楣上边有「清真先贤古墓」字樣;墓道南口設有一座石製牌坊,牌坊上刻有一副对联,內容為「远涉重洋,莅临东土,先哲毕生传圣教;阐扬经训,理通西域,穆民万世仰高风」[5][7]。古墓分為内外两重,外陵的建築包括六角亭、莲池、花圃、礼拜殿、大客堂等;走過書有「高风仰止」字樣的牌坊後便可進入內陵,該處有一道通往宛葛素墓室的石板墓道,墓道两旁有40多個坟墓[5]。宛葛素墓室坐北朝南,宽深约6米,是阿拉伯式的圆拱式建筑,上圆下方,顶部貌如穹窿,东西兩壁各設有一個小窗,南面有一座小门,中央位置設有宛葛素的长方形墳墓;人們在墓室說話時會聽見回聲,因此墓室又被稱為「響坟」[5][1]。古墓內外還有其他墓葬設施,例如古墓裡面的「孖窑」(宛葛素两名繼承者之墓)和「四十一位坟」(宛葛素随员40人之墓),以及古墓外的「回教三忠墓」(明朝回族將領之墓)等;古墓亦存有大量碑碣楹联匾额、牌坊等文物[7]

參考資料

  1. ^ 1.0 1.1 黄淼章. 談談廣州伊斯蘭文物史迹. 廣州伊斯蘭古迹研究.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天长地久的瞻仰、朝觐地——先贤古墓. 中国回族文献库.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16日). 
  3. ^ 唐启望. 广州市西人墓葬调查. 广州市基督教会网站. 2014-05-12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4. ^ 廣州清真先賢古墓‧印尼女傭紛往朝聖. 印尼星洲日報. 2012-06-20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5. ^ 5.0 5.1 5.2 5.3 5.4 清真先贤古墓. 广州地情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6. ^ 保延忠. 誓死保卫广州的“回教三忠”. 广州伊斯兰教协会.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一、古墓. 广东省志·宗教志.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8. ^ 邓琮. 节烈流芳牌坊. 越秀名胜古迹.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9. ^ 9.0 9.1 何方耀. 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成立. 广州地情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10.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面内乱.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1-10-26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11. ^ 清真先賢古墓擴容一倍迎貴賓 可供3000人同時禮拜. 广州日报. 2010-09-15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12. ^ 25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2013-06-03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13. ^ 巴基斯坦军方参谋总长参访广州市先贤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2014-12-05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