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达微
潘达微(1881年1月15日—1929年8月27日)[1],又名心微,字铁苍,号景吾、影吾等[2],中国广东番禺县鹿步司(今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道)人[2],同盟会会员,知名书画家、摄影家、记者。
潘達微 | |
---|---|
出生 | 1881年1月15日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番禺县 |
逝世 | 1929年8月27日 英屬香港 | (48歲)
职业 | 中國同盟會副會長、知名书画家、摄影家、记者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早年
1881年1月15日,潘达微出生于广东番禺县。潘家是官宦世家,潘达微的父亲潘文卿[3]曾任清廷一品武官[4]。家境的宽裕使潘达微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曾师从清末知名画家吴英萼学习国画,这使得他的国画具有专业水准[5]。但幼年的潘达微一直体弱多病,他的父亲也因此放弃令他习武的念头,改令其学习经商[2]。巧合的是,潘达微也因为他的体弱多病,在求医问药的過程中,机缘巧合的结识了孙中山,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投身革命
1893年,潘达微在求医问药之中,机缘巧合的结识了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影响下,潘达微开始萌发革命的信念。1895年,潘达微正式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但遭到父亲和家人的强烈反对。为此,潘达微和他的妻子陈伟庄离家出走,租住于广州河南龙导尾。1899年,潘达微加入同盟会的前身兴中会。1909年,潘达微成为了同盟会广州分会的负责人。[1]
为了宣传革命,潘达微和陈垣、高剑父、陈树人等人在1905年8月,以赞育善社之名义[3],于广州创办《拒约画报》(后改名《时事画报》)。1908年,迁往香港。1910年,被迫停刊[1]。
黄花岗起义
1911年,潘达微积极参与黄花岗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失败后,潘达微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以记者的身份四处奔走陈情,更不惜典屋购地,收殓烈士遗骸[6]。在太史江孔殷的帮助下,觅得坟地,将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当时叫红花岗)。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以后,潘达微公开呼吁公祭黄花岗起义烈士及修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6]。是年5月15日,广州各界群众首次公祭黄花岗起义烈士,公祭仪式由孙中山主持[7]。
革命后
逃至香港
1913年,袁世凯当局大肆抓捕革命党人,潘达微也在被通缉之列[1]。潘达微被迫逃至香港[3],受聘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
1918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动工,潘达微亲自主持修建;墓园历时三年而成。[6]
晚年生活
1921年,潘达微正式皈依佛门[1]。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潜心于佛学、摄影和国画,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6]。他参与了冷庐影社的创建,也加入了广东国画研究会[8]。
逝世
1929年8月27日,潘达微因病于香港逝世,享年48岁。[6]
后世影响
潘达微病逝以后,许多知名人士和社会团体都送去挽联或花圈以示哀悼[3]。同年9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国务会议通令褒扬潘达微[3]。但当时的广东革命纪念会以“黄花岗处于界内,禁止附葬,经非先帅令布告,难以照办”的理由,拒绝将潘达微的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只允许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旧模范监狱附近[6]。1930年8月4日,潘达微的灵柩运抵广州,安葬于旧模范监狱附近[6]。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1.5 刘琛. 潘达微:广州的一个不朽传奇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8-12..
- ^ 2.0 2.1 2.2 姚瑞英. 潘达微故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3.2 3.3 3.4 3.5 义收烈士骸骨的潘达微.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黄花岗之女”潘剑波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数风流翰墨还看广州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8-12..
- ^ 6.0 6.1 6.2 6.3 6.4 6.5 6.6 宋金绪. “黄花岗之父”难葬黄花岗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8-12..
- ^ 周兴拧. 黄花岗烈士的营葬与纪念日的确定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1-20..
- ^ 莫话黄花岗上事 几人能保岁寒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