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青 (清朝)

王步青(1672年—1751年),字漢階,又字罕皆,號後村己山[1],別稱己山先生江蘇省鎮江府金壇縣(今屬常州市金壇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經學家、理學家。

生平

王步青長身玉立,自年少為諸生時便以文采知名,但潛心鑽研經學義理。張伯行江蘇巡撫時,招集江蘇十五知名文士至蘇州紫陽書院,講授《語錄》;三次考試,王步青都取得第一,張伯行稱讚王步青能「窺道之本原,契聖賢之旨趣」。

曾經與桂林陳宏謀有十餘封書信往來,都以道義相互勉勵,興辦正學、整飭吏治、激勵風俗,期許成為一代名臣。陳宏謀稱王步青的學問以為宗,以日用倫常為實際,躬行心得,不只是空言。王步青每日隨身攜帶書籍,隨時閱讀,舟車行路時也不曾間斷。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鄉試舉人[2]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第三甲第八十六名同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1725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3]

雍正六年(1728年)告歸。

王步青入翰林時已年過五十歲,在京師時獨自居住一小屋;歸鄉後閉門教授學生,府縣官員都很少見到其面。掌教揚州維揚書院,遵循白鹿洞書院遺規,主張「我朝用經義取士,士子當因文見道」,門生多為名士;又選輯鄉會試中式墨卷,反對浮誇、推崇典雅文風,許多文士以其為宗。晚年更加勤學,購買一處房屋,書齋命名為「無逸所」,座右銘:「道脈端須存夜氣,老年尤務惜分陰」。

乾隆十六年(1751年)無疾而卒,年八十,入祀鄉賢祠沈德潛為其撰墓碑銘:「金沙王氏,代有令德,篤生醇儒,日光玉色。立朝揚華,歸田纂述,敬信紫陽,窺尋正脈。翦繁剔蕪,尊孔黜墨,昭示後人,天空水碧。循循庸行,惟正是適。名因實流,道隨年積。斯人云亡,士林傷衋。習吉佳城,鬱蒼松櫪。吾作銘詞,勒於文石,後有過者,車行必式。」

著作

  • 《朱子四書本義匯參》四十五卷
  • 《王己山文集》十卷《別集》四卷
  • 《維揚書院約》
  • 《王氏宗規》
  • 《敦復堂古文稿》

家庭

  • 從祖:王錫祉。
  • 父:王洵仁。
  • 本生父:王永年。
  • 子:王士鼇
  • 孫:王維甸、王尚畲、王乃畇、王爾畯 [4]

注釋

  1. ^ 朱汝珍詞林輯略》卷六
  2. ^ 民國《金壇縣志》卷八之一·選舉·頁九
  3. ^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三十一
  4. ^ 王步青輯 子王士鼇編 孫王維甸、王尚畲、王乃畇、王爾畯校. 四書朱子本義匯参. 174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