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260年代—333年7月24日),字處明琅琊臨沂人。東晉初年掌權士族琅琊王氏的一員,丞相王導及權臣王敦的堂弟。西晉光祿大夫王覽之孫,父親為西晉侍御史王會。王舒在為東晉平定初年發生的兩場動亂都有助力。

生平

王敦在年輕時就了解王舒的才能,但王舒因西晉晉惠帝即位後發生連串事件,局勢不穩,故此不建立名聲,留在家中潛心學習直到四十多岁。

隨族南渡

永嘉元年(307年),琅琊王司馬睿南渡長江,移鎮建業,王舒亦與家族一同南遷。王舒南遷後參鎮東軍事,出任溧陽縣令。後獲任命為東中郎將司馬紹(即後來的晉明帝)的司馬。及後任後將軍、宣城公司馬裒的諮議參軍。建武元年(317年),司馬裒封琅琊王,並升任車騎將軍,移鎮廣陵,又以王舒任車騎司馬。同年司馬裒死,王舒以北中郎將,監二州軍事,代司馬裒鎮當地。後先後轉任少府廷尉

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期間,王敦一度掌權朝政,在太寧元年(323年),王敦表王舒為鷹揚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監荊州南諸軍事,以圖加強王氏家族的力量,助他篡奪皇位。同時王舒從兒子王允之口中得知王敦和錢鳳等人的篡位計劃,告知晉明帝作準備。次年,王敦病死,錢鳳、王含沈充等人亦被晉軍擊敗,王含和其子王應投奔王舒,王舒則派軍令他們在長江中溺死。不久,陶侃就代替王舒任荊州刺史,改任安南將軍、廣州刺史。但王舒因病而不想遠行到嶺南地方,而朝中亦認為他有功,不應遠出,故此改調為湘州刺史。後來入朝任尚書僕射

蘇峻之亂

咸和二年(327年),庾亮打算徵召歷陽內史蘇峻,以求盡早消除這一禍患。司徒王導認為這極危險,於是讓王舒出任撫軍將軍、會稽內史,作為外援。同年蘇峻不應命,並聯結鎮西將軍祖約進攻建康,王舒於是受詔行揚州刺史事。次年蘇峻攻陷建康,吳國內史庾冰亦因抵擋不住蘇峻軍進攻而棄郡來投。王舒後收到王導以太后詔諭為名的密令,要三吳人起兵勤王,於是派庾冰和謝藻率一萬兵渡浙江,吳興太守虞潭、吳國內史蔡謨和前義興太守顧眾都響應,亦起兵討伐蘇峻。及後庾冰等軍與蘇峻所派的張健弘徽等人多次作戰,期間互有勝負,因一些戰事失利而令吳郡及吳興多個縣被掠,王舒於是派王允之行揚烈將軍,與徐遜陳孺等將領以輕兵於武康突襲蘇峻軍,後即收取戰利品協助虞潭,更擊退從宣城來侵的蘇峻將領韓晃

同年冬,蘇峻墮馬被殺,溫嶠於是設立行臺,並以王舒監浙江東五郡軍事[1]。王舒亦派兵平定次年蘇逸於石頭城兵敗後東逃的殘餘力量。

蘇峻之亂平定後,王舒因功彭澤縣侯。咸和八年六月甲辰日[2](333年7月24日)[3],王舒逝世,朝廷追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諡穆侯

逸事

王舒獲任命為會稽內史時,就以避父親王會名諱而拒絕,朝廷雖然以會稽與王會的會雖然同形但不同音而認為沒問題,但王舒堅持不能同字,請求改任他郡。最終改會稽為鄶稽,王舒才不得已只得上任。

家庭

夫人

  • 刘氏,右将军刘某之女[4]

子女

  • 王晏之,王舒長子,蘇峻之亂時任護軍將軍庾亮的參軍,因而被殺害。
  • 王允之,王晏之弟,知名,官至衛將軍、會稽內史。

延伸阅读

[]

 晉書·卷076》,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

  1. ^ 《資治通鑑》則寫咸和三年五月,陶侃表王舒監浙東軍事,在王舒起軍後不久便上此職。現從王舒本傳
  2. ^ 《晉書·成帝紀》
  3. ^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010-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4. ^ 《法书要录·卷十·王羲之与高平郗公书》: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上祖舒,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会稽内史、镇军仪同三司。夫人,右将军刘(阙)女,诞晏之、允之。

書目

  • 《晉書·王舒傳》
  • 資治通鑑》卷九十三至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