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山农校
琳山农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临海市曾经存在的一所职业学校,由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洗于民国27年(1938年)创办[1]。2007年并入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后撤销。2011年9月27日,琳山农校旧址被列入第七批临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
琳山农校旧址 | |
---|---|
临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白水洋镇店前村琳山西麓 |
时代 | 民国 |
认定时间 | 2011年9月27日 |
历史
1932年,朱洗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并返回中国,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寒假返回家乡临海县时,目睹家乡的贫困落后,因此决定创办学校。1933年,朱洗用自己的积蓄,在店前村祠堂创办了店前初级小学,朱洗担任校长并亲自授课,此乃琳山农校之前身[3][1]。不久后,朱洗返回广州,学校交由其三弟朱玉成管理[3][1]。1935年,学校增设高小,形成了完全小学。1938年,学校又增设农校与初中,形成了一所综合性学校,定名为“私立琳山初级农业学校”[3],但由于浙江省教育厅对农校不予立案,学校招收一届后无法继续招生[4]。1942年,琳山初中由私立建成中学代办。同年,日本占领上海,朱洗被迫停止在上海生物研究所的工作,返回琳山办学[1]。1944年,农校得以立案,并于次年继续招生[4]。1940年代琳山学校最兴盛时,曾有18班、学生500余名[3]。朱洗亲自为学校撰写校歌,并设计了由“心”、“手”、“工”三字组成的校徽,象征“心手同工”[1]。学生需带锄头入学,每天劳动一小时。经过学生与教师们的努力,农校开辟出了50余亩的植物园,并建起了教室、宿舍、图书室、标本室共1200余平方米[1]。1948年,中共仙临黄边区委在琳山学校组织了知识青年联合会,后于1949年2月改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琳山学校的校舍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琳山学校的农校与小学分开管理,其中农校于1952年由政府接收,更名为临海农校。1954年夏,临海农校并入黄岩农业学校与宁波农业学校[3][5]。1958年,琳山农业专科学校在琳山原址重建,三门农校并入其中。1960年,学校搬迁至临海城关,琳山则作为分校,分校后于1961年撤去[3]。1965年,又创办琳山林业特产学校,至1970年停办,并入“五·七”中学[3]。1984年,琳山农业技术学校重办,并于1988年评为临海市示范性农业技术学校[3]。1990年时,有学生251人,教职工31人,设有园艺、畜禽、兽医、庭园、经济等专业,并设有畜牧兽医诊所、100亩基地与六大果园基地作为实习场地[1]。2007年,琳山农校并入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后撤销。2011年9月27日,琳山农校旧址被列入第七批临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琳山农校旧址以“琳山农校劳动实践基地”之名作为临海市初中生的劳动实践与军事训练场所,同时也是临海市外国语学校的德育基地[6]。
著名人物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范孝武主编;临海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临海市教育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225–238. ISBN 7-213-01323-8.
- ^ 临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名录. 临海市人民政府. 2018-08-30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中共临海市委宣传部,临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临海市档案局. 临海五十年 1949.5-1999.5. 1999: 881–882.
- ^ 4.0 4.1 吴中杰. 朱洗与琳山农校及其他. 书城. 2015, (2): 48-56.
- ^ 宁波市教育委员会编著. 宁波市校史集. 1989.
- ^ 浙江省回浦中学校志编纂委员会编. 回浦中学校志 1912-2012.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15. ISBN 7-5341-4900-2.
- ^ 郑绩. 浙江现代文坛点将录. 北京: 海豚出版社. 2014: 234. ISBN 978-7-5110-1841-0.
- ^ 8.0 8.1 8.2 陈阜. 朱洗.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98–99. ISBN 7-5434-3662-0.
- ^ 台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台州地区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723. ISBN 7-213-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