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寶
甘國寶(1709年—1776年),字繼趙,號和庵,福建福州府古田縣人,清朝武官。官至福建陸路提督。
甘國寶 | |
---|---|
大清福建陸路提督 | |
籍貫 | 福建福州府古田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繼趙,號和庵 |
出生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福建福州府古田縣二十六都 |
逝世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
配偶 | 娶何氏,繼娶劉氏 |
親屬 | (父)甘亨貴 (弟)甘國閱、甘國臣 |
生平
甘國寶出生於福建福州府古田縣二十六都(今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曾祖甘文亮;祖父甘元桂;父甘亨貴(?-1763),又名甘京侯[1]。母王氏(?-1756)[2]。次弟甘國閱;三弟甘國臣。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甘國寶隨家人遷居古田縣松吉鄉長嶺村,雍正四年(1726年)再遷居福州文儒坊[3][4]。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武進士。乾隆初年任右翼鎮標中營游擊,改廣東春江協副將,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貴州威寧鎮總兵,後歷任山東兗州鎮總兵、江南蘇松鎮總兵、浙江溫州鎮總兵,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調福建南澳鎮總兵,同年調福建海壇鎮總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調福建臺灣鎮總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升福建水師提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廣東陸路提督,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福建陸路提督[5][6]。
家庭
夫人何氏;繼妻劉氏;側室張氏、陳氏、宋氏、許氏。有七子:長子甘維衡,陝西商州州同,娶邑庠生藍宗賢女;次子甘維棣,直隸候補州吏目,娶雲南恩安縣知縣汪任女;三子甘維榮,廣西鬱林營守備,娶國學生王廷對女;四子甘維清,聘刑部郎中沈澍女;五子甘維智,聘定海總兵林雲女;六子甘維善,聘候補郡司馬沈漳女;七子甘維平,聘乾隆四年己未科進士林學鳴女。有七女:長女適廣東督標營守府鄭得勝長男鄭傑;次女適廣東海口協副將蘇福第五子蘇學瞻;三女適廣東右翼鎮標守府翁國安長子翁鳴竹;四女適邑庠生陳映斗;五女適鄒宗泗;六女受聘劉朝寧;七女受聘謝庭堂[3]。
福州文儒坊甘氏後裔子嗣衆多,包括甘國寶玄孫女甘珪輝(陳籙夫人)及玄孫外交部官員甘沂(字子明,又名甘君暉)等[3]。甘國寶次弟甘國閱有五世孫海軍將領甘聯璈(字繹如,1875-1947,夫人為梁鴻志姊梁瑞珊)等[7]。
繪畫
甘國寶雖為武官,喜歡作畫,擅長繪畫山水與虎。他的指畫虎描繪各種姿態之虎,或走或臥,或伏或蹲;畫幅上常署「指頭生活」[8][9]。如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作品《虎》即為一例[8]。此作品原是台灣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兼收藏家魏清德(1887—1964)的舊藏,由其後人捐贈該館,並於2011年12月6日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10]。魏清德曾在《臺灣日日新報》虎年新年的1926年1月4日漢文版4,為文介紹他收藏的甘國寶的《虎》[11]:34-35[12]。
戲曲
甘國寶的戲曲形象在閩臺地區流傳廣泛,相關戲曲創作包括:福州評話《甘國寶》(原名《玉持刀》)[13]、閩劇《甘國寶》[14]、歌仔戲《甘國寶過台灣》[15]等。
遺跡
參考文獻
- ^ 福建水師提督甘國寶奏報聞訃丁憂摺. 清代檔案檢索系統. 乾隆28年09月24日 (1763-10-30).
- ^ 福建巡撫鐘音奏報貴州威寧鎮總兵甘國寶母在閩病故應丁憂摺. 清代檔案檢索系統. 乾隆21年06月09日 (1756-07-05).
- ^ 3.0 3.1 3.2 甘景山 主編. 清代戍台名將甘國寶.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
- ^ 施曉宇. 戍台虎將甘國寶. 福建炎黃縱橫. 2022-08-02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 ^ 劉, 寧顏 (编). 《重修台灣省通志》. 台北市: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甘國寶.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 2020-04-20 [202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3).
- ^ 方麒. 學貫中西的黃曾樾博士. 福州涵詠文化微信公衆號. 2024-07-17.
- ^ 8.0 8.1 國立歷史博物館. 甘國寶 虎. 國寶與重要古物. [202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 ^ 觀瀑嘯虎圖 設色紙本 立軸. Christie's 佳士得. [202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3).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國立歷史博物館. 《魏清德舊藏書畫》.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
- ^ 甘國寶《虎》.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4-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6).
- ^ 閩臺辭林•藝術卷《甘國寶》(《玉持刀》). 福建炎黃縱橫. 2024-06-28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 ^ 閩劇《甘國寶》合集. 百度.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 ^ 「經典劇目傳承」歌仔戲學系─《甘國寶過臺灣》.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影音網. 2023-12-26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 ^ 甘景炘. 甘国宝传(附记五)回忆故居文儒坊. 全景屏南(微信公衆號). 2019-01-28 [2024-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8).
- ^ 南投縣南投市公所. 2018 福建省觀光文化古蹟考察報告 (PDF). 2018-07-17 [2023-10-14].
- ^ 葉偉奇. 三坊七巷與清朝台灣教育. 福州社科網. 2013-03-05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 ^ 郑玉晶. 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三处故居考析. 文物鉴定与鉴賞. 2019-06-07, (2019年第6期) [2024-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8).
外部連結
- 甘國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研院史語所
-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寶與重要古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甘國寶過臺灣》民間說唱歌冊與歌仔戲電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家文化資產網 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衔 | ||
---|---|---|
前任: 黃士俊 |
台灣鎮總兵 1759年上任 |
繼任: 裴鏡 |
前任: 楊瑞 |
台灣鎮總兵 1766年上任 |
繼任: 王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