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異(?—564年),東陽長山[1][2]南梁南陳官员,後協助周迪陳寶應叛亂而被殺。

留異家族自留贊起已是郡內望族,他擅長自處,言語寬和,在鄉間自詡英雄豪傑;經常聚集不良少年欺負弱小,地方长官都任為他是個禍患。南梁期間他擔任蟹浦戍主晉安安固二縣的縣令侯景之亂爆發,他回到故鄉,召集民眾,東陽郡丞和他不和,就派兵剿滅,俘虜他的妻子。太守沈巡沈君理之父)過來支援留異,並讓出職務給他;留異吩咐姪子留超代理郡事,自己率兵去建康。[1][2]

建康陷落,他跟隨臨城公蕭大連,獲委任為司馬負責軍事。留異個性殘暴,沒有遠見,督察責罰蕭大連的主將和部眾作威作福,士兵都害怕他。侯景的將軍宋子仙浙江,留異逃回故鄉,不久帶領部下向宋子仙投降。其時蕭大連直奔東陽的信安嶺,打算進入鄱陽,留異就嚮導宋子仙擒獲蕭大連。侯景任命他為東陽太守,留下他的妻子作人質。侯景的行臺劉神茂反正向侯景拒兵,留異表面和劉神茂合作,暗地卻通知侯景;之後劉神茂事敗被殺,只有他獲免[3][4]

侯景被平定後,王僧辯使命留異慰勞東陽,他仍然在當地聚眾合鄉閭,佔據險阻地方,勢力大得讓其他州郡忌憚。梁元帝任命他作信安縣令;荊州淪陷,王僧辯指使他再擔任東陽太守。陳蒨平定會稽,留異雖然協助運輸糧食,但在郡內擁兵自重。紹泰二年(556年),朝廷以他支援的功勞除授持節通直散騎常侍、信武將軍、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封永興縣侯,食邑五百戶,同年遷任散騎常侍、信威將軍,增食邑三百戶,其餘依舊,又以陳蒨的長女陳氏嫁給留異第三子留貞臣[5][6]

南陳永定二年(558年),陳武帝徵召留異擔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他藉故拖延不赴任。陳蒨即位為陳文帝,改授他為都督縉州諸軍事、安南將軍、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留異經常遣派他的長史王澌作使節入朝,王澌經常表示朝廷虛弱,他相信了,在表面依然奉行臣子禮節,但总是在觀望,和王琳自鄱陽信安嶺秘密通信;王琳又派人到東陽署任地方長官。到王琳敗亡,陳文帝遣派左衛將軍沈恪代替他擔任太守,實際是伏兵襲擊。留異到下淮抵抗,沈恪給他大敗,退回錢塘,他又上表謝罪。當時南陳官軍在湘州郢州有戰事,就下達詔書撫慰並籠絡,留異也知道朝廷最後還是會討伐自己,就派兵防守下淮及建德,準備航道[7][8]。留異以為官軍從錢塘江攻上,但侯安都卻由會稽、諸暨的步道偷襲,他十分恐懼,逃離東陽郡到桃支嶺,於嶺口架設柵欄巩固自己安全。天嘉三年(562年),侯安都攻破柵欄,他和次子留忠臣出奔依附陳寶應,陳軍俘虜他的餘黨數千人。兩年後(564年),陳寶應被剿滅,同時擒拿留異到建康斬首,子姪及同黨都被殺,只有第三子留貞臣因娶陳文帝的女兒獲免[9][10]

引用

  1. ^ 1.0 1.1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留異,東陽長山人也。世為郡著姓。異善自居處,言語醞藉,為鄉里雄豪。多聚惡少,陵侮貧賤,守宰皆患之。梁代為蟹浦戍主,歷晉安、安固二縣令。侯景之亂,還鄉里,召募士卒,東陽郡丞與異有隙,引兵誅之,及其妻子。太守沈巡援臺,讓郡於異,異使兄子超監知郡事,率兵隨巡出都。
  2. ^ 2.0 2.1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留異,東陽長山人也,世為郡著姓。異善自居處,言語醞籍,為鄉里雄豪。多聚惡少,陵侮貧賤,守宰皆患之。仕梁,晉安、安固二縣令。侯景之亂,還鄉里,占募士卒。太守沈巡援台,讓郡於異,異使兄子超監知郡事,率兵隨巡出都。
  3.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及京城陷,異隨臨城公蕭大連,大連板為司馬,委以軍事。異性殘暴,無遠略,督責大連軍主及以左右私樹威福,眾並患之。會景將軍宋子仙濟浙江,異奔還鄉里,尋以其眾降于子仙。是時大連亦趣東陽之信安嶺,欲之鄱陽,異乃為子仙鄉導,令執大連。侯景署異為東陽太守,收其妻子為質。景行臺劉神茂建義拒景,異外同神茂,而密契於景。及神茂敗績,為景所誅,異獨獲免。
  4. ^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及城陷,異隨梁臨城公大連,大連委以軍事。異性殘暴,無遠略,私樹威福,眾並患之。會景將宋子仙濟浙江,異奔還鄉里,尋以眾降子仙。子仙以為鄉導,令執大連。邵陵王綸聞之曰:「姓作去留之留,名作同異之異,理當同於逆虜。」侯景署異為東陽太守,收其妻子為質。行台劉神茂建義拒景,異外同神茂,而密契于景。及神茂敗,被景誅,異獨獲免。
  5.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侯景平後,王僧辯使異慰勞東陽,仍糾合鄉閭,保據巖阻,其徒甚盛,州郡憚焉。元帝以為信安令。荊州陷,王僧辯以異為東陽太守。世祖平定會稽,異雖轉輸糧饋,而擁擅一郡,威福在己。紹泰二年,以應接之功,除持節、通直散騎常侍、信武將軍、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封永興縣侯,邑五百戶。其年遷散騎常侍、信威將軍,增邑三百戶,餘並如故。又以世祖長女豐安公主配異第三子貞臣。
  6. ^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景平後,王僧辯使異慰勞東陽,仍保據岩阻,州郡憚焉。魏克荊州,王僧辯以異為東陽太守。陳文帝平定會稽,異雖有糧饋,而擁擅一郡,威福在己。紹泰二年,以應接功,除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封永嘉縣侯。又以文帝長女豐安公主配異第三子貞臣。
  7.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永定二年,徵異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異遷延不就。世祖即位,改授都督縉州諸軍事、安南將軍、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異頻遣其長史王澌為使入朝,澌每言朝廷虛弱,異信之,雖外示臣節,恆懷兩端,與王琳自鄱陽信安嶺潛通信使。王琳又遣使往東陽,署守宰。及琳敗,世祖遣左衛將軍沈恪代異為郡,實以兵襲之。異出下淮抗禦,恪與戰,敗績,退還錢塘,異乃表啟遜謝。是時眾軍方事湘、郢,乃降詔書慰喻,且羈縻之,異亦知朝廷終討於己,乃使兵戍下淮及建德,以備江路。
  8. ^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陳永定三年,征異為南徐州刺史,遷延不就。文帝即位,改授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異頻遣其長史王澌為使入朝。澌每言朝廷虛弱,異信之,恒懷兩端,與王琳潛通信使。及琳敗,文帝遣左衛將軍沈恪代異為郡,實以兵襲之。異與恪戰,敗,乃表啟遜謝。時朝廷方事湘、郢,且羇縻之。異知終見討,乃使兵戍下淮及建德,以備江路。
  9.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異本謂官軍自錢塘江而上,安都乃由會稽、諸暨步道襲之。異聞兵至,大恐,棄郡奔于桃支嶺,於嶺口立柵自固。明年春,安都大破其柵,異與第二子忠臣奔于陳寶應,於是虜其餘黨男女數千人。天嘉五年,陳寶應平,并擒異送都,斬于建康市,子姪及同黨無少長皆伏誅,唯第三子貞臣以尚主獲免。
  10. ^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湘州平,文帝乃下詔揚其罪惡,使司空侯安都討之。異與第二子忠臣奔陳寶應。及寶應平,並禽異送都,斬建康市,子侄並伏誅,唯第三子貞臣以尚主獲免。

延伸阅读

[]

 陳書·卷35》,出自姚思廉陳書
 南史/卷80》,出自李延壽南史

参考文献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
  • 南史》·卷八十·列傳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