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書院

23°59′20″N 120°40′02″E / 23.988950°N 120.667275°E / 23.988950; 120.667275

登瀛書院
登瀛書院
正殿
位置 臺灣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史館路文昌巷30號
建成时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官方名称登瀛書院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書院
评定时间1985年11月27日
詳細登錄資料

登瀛書院,是位於臺灣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的書院文昌廟,為南投縣古蹟

歷史沿革

草屯的學堂原有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為漢化阿立昆族北投社的土番社學,但至道光年間原住民陸續遷至埔里致該社學有名無實[1]。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十月,草屯士紳莊文蔚、洪濟純等首倡發起,在北投堡募集五千八百元興建登瀛書院,翌年十二月竣工[2]。名為「登瀛」,取「十八學士登瀛洲」之故[3]

在管理方面,設山長一人,聘請舉人、貢生、廩生等擔任[1][4]。並有正、副董事各一名,爐主一名[4]。為維持經營,地方士紳捐學田,共約三十七甲多的水田,一說六十甲[2]

在授課方面,乃循白沙書院學規施教,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至二月初一開學,招六至八歲學童入學,十二月下旬散學。課程分為讀書、開講及寫字。課本則有《三字經》、《大學》、《中庸》、《論語》、《四書章句集注》、《詩經》、《易經》、《春秋》、《禮記》及其他時文、唐詩、律賦之隨意選讀。授課方法分為點讀、背誦、默寫三種。並無修習之年限,通常是兩、三年至七、八年不等。[2]

隨著學生與日俱僧,陸續有玉峰社、碧峰社、梯雲社、萃英社等學社的成立,前後出了十多位文武秀才,於是在地方上有「秀才窩」之雅稱[2]。草屯第一位舉人簡化成(簡榮卿),就是碧峰社社員[5]。萃英社還出版考試書《課藝》作為科舉的模擬試題[6]

光緒九年(1883年),書院屋頂木料、牆壁腐朽不堪,李定邦、林錫爵、簡化成等人首倡,籌款二千三百元,獲玉峰社資助二百元、碧峰社一百元及萃英社五十元,同年七月重修,十月竣工。[2]

1902年,書院田地卅五甲悉捐南投廳,以建立草鞋墎公學校(今草屯國小)之用[4]。1926年建築重修[2]。公學校一成立,書院傳文教功能盡失[7]。此書院因而轉變為民間祭祀文昌帝君的祠所,登瀛書院之名漸被遺忘,地方多以「文昌祠」稱呼[8]。固定於農曆二月初三及八月十八舉行春、秋二祭[9]。在宗教活動無、符等[7]

臺灣從清治時期後共興建六十四所書院,戰後時期僅存二十七所運作,其中南投縣就佔五所,居全臺灣之冠[3]。從事瓦斯器具生意的草屯人許潮浪自1980年回鄉後,將此書院環境整頓,在右廂設立圖書室,舉辦繪畫比賽、演講等活動[8]。管理委員會成員有文化工作者、有退休教師[7]。像草鞋墩協會總幹事陳清誥會在此擔任解說員[10]。 1987年再次重修,次年竣工[2]

2000年4月9日,縣長彭百顯查訪因九二一大地震受損的登瀛書院與草屯陳府將軍廟,表示縣府已向內政部爭取四百五十萬元修復書院[11]。整修自2001年1月動工,原定該年11月完工[12]。因發現屋頂內部的六根樑柱嚴重腐朽,該年9月26日停工進行變更設計[13]。2002年秋整修完成[14]

文物資產

 
入口

書院今址為草屯鎮史館路文昌巷30號[2],屬新庄里[9]。占地五百多坪,其中建地近三百坪,以為就學處所[2]

建築坐落在一處田間榕樹下,入門處有「登雲有路志為梯聯步高攀鳳閣、贏海無涯勤是岸翻身跳進龍門」柱聯[7]。格局為單進兩翼齋舍的三合院建築,正前方有燕尾翹脊照牆,中央為三開門正殿[4][8]。有兩護龍、肄業房、山長房、藏書庫[1][4]。其閩南花紋磚及樑上的構築別具特色,尤其是壁上的萬字形花紋磚屬少見[2]。神龕上方懸掛「文運重興」、「學教敦倫」匾額[1][4]。內保存許多文物,包括當初發起建立書院之一的生員洪鐘英因助軍有功,朝廷頒「欽加五品」銜牌[1]

據王啟宗教授指出:登瀛具有三大特色:一、建築物保持最完整;二、捐出最多土地,發展地方教育;三、保持清譽,正派經營[4]。在1999年報導時,建身雖曾四次整修,但是均能依照原貌加以維修,不僅正殿構體分毫未更動,連兩排齋舍書房也未增減一間,建材之土墼也未更換為磚塊[1]。1995年11月27日,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和碧峰里之草屯龍德廟、加老里的草屯燉倫堂並稱草屯鎮三大古蹟[7]。2019年,南投縣文化局將書院的長腳牌組、文昌帝君神像列為一般古物[15]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陳義丁. 古老學堂完整保存. 《聯合報》. 1999-01-16 (中文(臺灣)).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黃興隆. 草屯登瀛書院 國家三級古蹟. 《中國時報》. 1996-10-18 (中文(臺灣)). 
  3. ^ 3.0 3.1 廖志晃. 汗漫書院 傳承南投文風. 《中國時報》. 2015-01-08 [2020-03-19]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李展平. 史蹟源流 百年學堂登瀛書院. 《聯合報》. 1998-04-20 (中文(臺灣)). 
  5. ^ 胡坤仲. 史事史話 草屯首位文舉人 亂事立戰功. 《聯合報》. 1998-11-13 (中文(臺灣)). 
  6. ^ 段鴻裕. 紀雅博 收集古早印刷品 最特別的是清朝「課藝」書冊 是科舉考試模擬試題. 《聯合報》. 2002-07-30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7.3 7.4 曹文娟. 登瀛書院草屯最古老學堂. 《聯合報》. 1998-08-22 (中文(臺灣)). 
  8. ^ 8.0 8.1 8.2 曹韻怡. 《以廟為家做義工 書院文風待傳揚》 草屯登瀛書院有緣人來看顧. 《聯合報》. 1994-07-21 (中文(臺灣)). 
  9. ^ 9.0 9.1 文昌祠秋祭儀式隆重國中、小學生前往觀禮上了寶貴一課. 《中國時報》. 1994-09-24 (中文(臺灣)). 
  10. ^ 陳界良. 草鞋墩協會提供社區文化饗宴. 《中國時報》. 2002-07-28 (中文(臺灣)). 
  11. ^ 莊芳銘. 登瀛書院、南埔陳府將軍廟 彭百顯訪視古蹟受損情形. 《聯合報》. 2000-04-10 (中文(臺灣)). 
  12. ^ 陳界良. 登瀛書院被雷劈 古蹟避險聲催. 《中國時報》. 2002-01-31 (中文(臺灣)). 
  13. ^ 陳界良. 雨季將屆 古蹟登瀛書院 未修復 院方擔心二度傷害縣府:正呈報變更設計. 《中國時報》. 2002-03-21 (中文(臺灣)). 
  14. ^ 陳界良. 登瀛書院 重展古樸風華. 《中國時報》. 2002-09-18 (中文(臺灣)). 
  15. ^ 張協昇. 南投逾350年歷史的「樹瘤香爐」等12座宮廟文物指定為古物. 《自由時報》. 2019-09-26 [2020-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