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平次(Chu, Ping-Tzu,1962年),台灣台南縣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博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宋明理學儒家倫理學台灣思想史、數位人文學。於2014年起擔任台灣科技部數位人文學門複審委員。為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成員,不時於《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新新聞》發表政論。長兄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祝平一

祝平次
Chu, Ping-Tzu
出生1962年(61—62歲)
臺灣台南縣
學術工作
主要領域宋明理學儒家倫理學台灣思想史
著名作品《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1994)

簡介

2011年6月,與顏厥安范雲潘光哲陳瑞麟張谷銘等學者共同反對教育部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高中必選課程。[1]

2014年3月,因支持太陽花學運而在街頭開課。[2]

2014年4月17日,因反對教育部的課綱微調而出席公聽會,會中說出「九趴馬」,間接引發國國民黨立委陳淑慧民進黨立委何欣純的口角衝突。[3]

批判儒家

祝平次批評複製儒家政教合一傳統的蔣介石自稱是講「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之王守仁的信徒,但王守仁卻在一夜之間坑殺幾千名投降的民間起義士兵,而蔣介石政權一方面在台灣集權統治、奪人性命,一方面又以儒家文化宣揚者自居。他也批判不容他人根據事實置喙、質疑正是傳統儒學政、教合一的特徵,有著任意變造歷史傳統的儒學自然受集權統治喜歡。他認為儒家的菁英文化和民主並不一致,只有為皇帝死的儒者,沒有為民主賣命的儒者;而宋明或新儒家只強調個人內在的主觀道德,輕忽制度倫理性與改革的重要性。儒家獨斷的道德自我合理化外在行為並非民主台灣所需要,民主台灣所需要的絕對不是儒家的聖人,而是能籌畫自己未來、籌畫台灣作為一個未來生存之地的公民[4][5]

著作

專書

  • 《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編著

  • 楊儒賓合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 與楊儒賓合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政論

參考資料

  1. ^ 尊重多元 拒絕中華文化霸凌. 《自由時報》. 2011-06-29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 (中文(臺灣)). 
  2. ^ 守護民主平台近20師 街頭民主教室開講. 《自由時報》. 2014-03-20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3) (中文(臺灣)). 
  3. ^ 清大教授嗆「九趴馬」藍綠立委爆口角. 《自由時報》. 2014-04-17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中文(臺灣)). 
  4. ^ 祝平次, 為什麼高中生不需要讀《四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年10月13日
  5. ^ 統治者的儒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4年5月26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