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建儲制

(重定向自秘密建儲

秘密建儲制,又稱密建儲贰密匣立儲儲位密建,為大清一種立儲模式,由雍正帝所發明。皇帝將遺封入密匣內,一般放到北京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額後;將來天子駕崩之時,由宗室顧命大臣等人揭匣公証,立書所定之儲君為帝。

清朝透過秘密建儲制產生了四位皇帝:雍正帝傳乾隆帝、乾隆帝傳嘉慶帝、嘉慶帝傳道光帝、道光帝傳咸豐帝

背景

在中國專制歷史中,由於皇權崇高,取得儲君位置尤為重要。元清以外大多數漢族皇朝,基本遵循「嫡長子大宗繼統」原則。但由於嫡長子不一定為皇子中最為有能力者,所以經常會出現嫡系甚至庶子、或其餘宗室出手爭奪儲位之例,如唐朝玄武門之變唐隆之變明朝靖難之變

後金及清初

由於後金滿族並未完全漢化,所以嫡長子繼統思想的影響不深。後金及清初期之繼承大統,則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推舉擁戴而確立。因努爾哈赤並未立遺詔,皇太極即位[1]是由於努爾哈赤長子代善及其子與諸貝勒商定推舉而成。而皇太極駕崩後亦無傳位遺詔,最後造成豪格多爾袞爭位,並最後因多方勢力平衡的妥協方案才造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但多爾袞乘機攝政

順治帝在位期間鞏固了王朝統治,尤其在多爾袞逝世、順治帝親政後,皇權實質地提高。由此才真正使得康熙帝的繼位是因先皇遺詔而得。選擇康熙帝玄燁是因為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讓得過天花並康復的玄燁繼位,以保證新帝不會因為天花而動搖國本。實際上當時玄燁的哥哥福全在世,但一隻眼睛有殘疾,且沒有出過痘[2]

九王奪嫡

康熙帝是目前史學界認為清朝第一個建立儲君的皇帝,並在晚年一度嘗試秘密建儲。康熙帝因早年孝誠仁皇后產二皇子胤礽時難產,加之與孝誠仁皇后之感情深厚,立胤礽為太子。此時康熙帝已有大阿哥胤禔。這也就奠定了早年「太子黨」與「大千歲黨」的爭鬥。而後因太子被廢且儲位長期擱置並逐漸演變為「九王奪嫡」之亂。最終康熙帝以詔書方式傳位於皇四子胤禛

實行

雍正帝是第一個真正以秘密建儲的方式傳位的皇帝,用密匣立儲傳位於乾隆帝(乾隆帝是雍正帝事实上的庶長子);弘曆秘密立皇十五子顒琰為儲君後於乾隆六十年退位內禪予其(即嘉慶帝);嘉慶帝也秘密建儲,傳位於皇二子旻寧(即道光帝),旻寧即位雖然得到皇太后認同,也得到軍機大臣和向來支持立嫡長子的漢族大臣的認同(道光帝是嘉慶帝的嫡長子[註 1]),但在秘密建儲的過程上是瑕疵甚多,不是真正的秘密建儲制。道光帝依秘密建儲制傳咸豐帝(咸豐帝是道光帝事实上的嫡長子[註 2])。但咸豐帝只有一子载淳(即同治帝)存活,同治帝則無子即過世,且政權掌控於慈禧太后手上,慈禧太后亦可隨意選帝,於是便擁立载湉(即光緒帝)登基,光緒帝亦無子(慈禧太后一度立溥儁為同治帝的嗣子,是為己亥立儲,但遭外界反對而失敗),慈禧太后又立溥儀為帝,而溥儀是末代皇帝,因此自咸豐帝繼位後秘密建儲制也名存實亡了。

注释

  1. ^ 嘉庆帝长子为𫍯贵妃所出,道光帝是他与孝淑睿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是嫡长子。
  2. ^ 以此类推,道光帝长子为和妃所出,二子、三子为静皇贵妃(“孝静成皇后”为咸丰帝登基后追谥)所出,咸丰帝是他与孝全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登基时的身份应该也是嫡长子。

参考

  1. ^ 根據《清史稿
  2. ^ 《永宪录》卷三:“裕亲王向以损一目不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