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11月10日) |
竹,又称竹子,是竹亞科(學名:Bambusoideae)植物的通称,属于禾本目禾本科,可分為3族、约123属[1][2][3],是禾本科中唯一具有乔木形态的类群,如热带型的簕竹族与温带型的青篱竹族,但也包括低矮的草本竹类黍竺族(Olyreae)。
竹亚科 | |
---|---|
日本京都嵐山竹林中的孟宗竹(Phyllostachys edulis)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禾本目 Poales |
科: | 禾本科 Poaceae |
演化支: | BOP类群 BOP |
亚科: | 竹亚科 Bambusoideae Luerss., 1893 |
模式属 | |
簕竹属 Bambusa Schreb., 1789
| |
总族 | |
竹亞科分布
|
分布
竹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纬46度至南纬47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与欧洲大陆以外,其他各大洲均可发现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乡土竹种。亚洲分布最为丰富,其次为非洲和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很少[4]。
中国廣東、浙江、江西、福建、湖南、云南和四川等都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竹子分布。
由于山脉和海洋的阻隔,世界范围内的竹类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竹区。
亚太竹区
亚太竹区为世界最大竹区。南至南纬42度的新西兰,北至北纬51度的库页岛中部,东至太平洋诸岛,西至印度西南部。本区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既有丛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约占3/5,后者约占2/5,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有100多种。
美洲竹区
美洲竹区至南纬47度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纬40度的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
非洲竹区
特征
竹为多年生植物,但不具備年輪,因而與一般人所認知的不同,竹子不是樹木,是一種巨大的「草」,大都具有地下根状茎。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节明显,各节生芽,地下茎各节的芽可萌发成地下横走的竹鞭或地上的竹竿。竿节上的芽常形成各节的分枝。分枝上的叶为营养叶,批针形,具短柄。有一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
在某些地区,也有丛生的竹子,其地下茎形成多节的假鞭,节上无芽无根,由顶芽出土成秆,整个植株丛状生长分布,典型的如凤尾竹、慈竹、麻竹和孝顺竹。一般生长于水热条件比较充足的区域。
竹子也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有些竹地上部分的空心茎每天可长40厘米,完全成长后的高度可达35─40米[來源請求]。竹生长快速的原因是其秆与枝条均分节,茎尖有顶端分生组织且各节有居间分生组织,故当其他植物只有顶端的分生组织在生长时,竹子却每节都在同时生长;由居间分生组织发展的生长,称为“节间生长”。但是,随着竹的不断长大,竹节外面包裹的鞘(即“秆箨”)就会脱落,竹的寬度就停止生长了,但其内部的组织生长充实依然在不断进行中。
栽培与繁殖
多採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而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收获
用于建筑目的的竹材必须在竹秆达到最大强度且树液中的糖分最低时进行收获,因为高糖含量会增加害虫侵害的易度和速率。与森林树木相比,竹种生长较快。竹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收获,比起树木园林来说。[5]
竹子的收获通常遵循以下周期:
- 秆的生命周期: 由于每根独立的竹秆需要经历五到七年的生命周期,理想情况下,在完全收获之前,它们应该达到这种成熟水平。清理或稀疏秆,特别是老化的秆,有助于确保新生长获得足够的光线和资源。保养良好的丛可以比未收获的野生丛产量高出三到四倍。与上述生命周期一致,竹子从两到三年到五到七年不等的时间内进行收获,这取决于竹种。[6][7]
- 年度周期: 大部分新竹的生长发生在雨季期间,此时干扰竹丛可能会损坏即将到来的庄稼,而在雨季/生长季节即将开始之前进行收获也可能会损坏新的嫩芽,因此最好是在雨季开始前几个月进行收获。[8][9]此外,在这个高雨量期间,树液水平最高,然后逐渐减少,直至旱季。[10]
- 日常周期: 在白天的高峰期,光合作用达到顶峰,树液中的糖含量最高,因此这是一天中最不理想的时间进行收获,许多传统从业者认为黎明或黄昏在残月时是最佳收获时间。[11]
淋漓处理
淋漓处理是在收获后去除树液。在世界许多地区,通过淋漓或收获后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收获竹子中的树液水平。 例如:
- 切断的竹子被抬离地面,靠在其余的竹丛上一到两周,直到叶子变黄,以便植物充分消耗糖分。
- 进行类似的方法,但将秆的底部放在清水中,可以是大桶或小溪,以淋漓树液。
- 切断的竹秆被浸入流动的小溪中,并被压低三到四周。
- 水被泵送到新切割的竹秆中,迫使树液流出(这种方法通常与注入某种处理方法同时使用)。
在淋漓过程中,竹子在阴凉处缓慢均匀地干燥,以避免竹子外皮开裂,从而减少害虫侵害的机会。
竹材在建筑中的耐久性与其从种植、收获、运输、存储、设计、施工和维护开始时的处理方式直接相关。在正确的季节收获的竹子,若接触地面或雨水,将会与错误收获的材料一样迅速分解。[12]
分类
在禾本科之中,本亚科是早熟禾亚科的姐妹群,两者再与稻亚科组成单系群BOP类群,与PACMAD类群并列为禾本科的两大演化支[1][2]。
本亚科与其它禾本科亚科的关系如下:
禾本科 Poaceae |
| ||||||||||||||||||||||||||||||||||||||||||||||||||||||||||||||||||
内部分类
由于生长特性,竹并不经常开花,外形又非常相似,所以过去竹的分类是根据竹笋外包的箬壳来区别分类的。但是箬壳的性状并不稳定,所以,在许多时候会引致歧义,使一些竹种群之间的界限无法唯一性的定论。[13]直到有分子基因遗传研究学的发展,竹的分类才逐一厘清[14]。
基本上竹亚科可以分成三个族:簕竹族、黍竺族、青篱竹族。簕竹族主要是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木本型竹子,同为木本的青篱竹族则主要为分布于温带地区,而草本的黍竺族又可以与簕竹族组成一个单系群。彼此的关系如下(Sungkaew等,2009[15])[14][16]:
竹亚科 Bambusoideae |
| ||||||||||||
竹亚科可分为2总族、3族、11亚族、约123属[1][2][17][18]:
- 青篱竹总族 Arundinarodae
- 青篱竹族 Arundinarieae
- 青篱竹亚族 Arundinariinae
- 酸竹属 Acidosasa
- 悬竹属 Ampelocalamus
- 青籬竹屬 Arundinaria
- 巴山木竹属 Bashania
- 贝格竹属 Bergbambos
- 寒竹属 Chimonobambusa
- 香竹属 Chimonocalamus
- 镰序竹属 Drepanostachyum
- 箭竹属 Fargesia
- 铁竹属 Ferrocalamus
- 贡山竹属 Gaoligongshania
- 短枝竹属 Gelidocalamus:又名井冈寒竹属
- 须弥筱竹属 Himalayacalamus
- 箬竹属 Indocalamus
- 大节竹属 Indosasa
- 固伦竹属 Kuruna
- 猩猩竹属 Oldeania Stapleton, 2013,高地竹属[19]
- 少穗竹属 Oligostachyum
- 刚竹属 Phyllostachys
- 苦竹属 Pleioblastus
- 矢竹属 Pseudosasa
- 赤竹属 Sasa
- 东笆竹属 Sasaella Makino, 1929
- 华箬竹属 Sasamorpha
- 业平竹属 Semiarundinaria
- 鹅毛竹属 Shibataea
- 唐竹属 Sinobambusa
- 筱竹属 Thamnocalamus
- 越南箭竹属 Vietnamocalamus T.Q.Nguyen, 1991
- 玉山箭竹屬 Yushania
- 青篱竹亚族 Arundinariinae
- 青篱竹族 Arundinarieae
- 簕竹总族 Bambusoidae
- 黍竺族 Olyreae
- 簕竹族 Bambuseae
- 梨竹亚族 Melocanninae
- 异颖竹亚族 Hickeliinae
- 簕竹亚族 Bambusinae
- 簕竹属 Bambusa
- 单枝竹属 Bonia
- 西尔竹属 Cyrtochloa
- 牡竹属 Dendrocalamus
- 藤竹属 Dinochloa
- 巨竹属 Gigantochloa
- 单秆竹属 Greslania
- 马来竹属 Holttumochloa
- 马来薄竹属 Kinabaluchloa
- 山藤竹属 Maclurochloa
- 梨藤竹属 Melocalamus
- 念和竹属 Nianhochloa
- 内奥尔竹属 Neololeba
- 新小竹属 Neomicrocalamus
- 岳竹属 Oreobambos
- 锐药竹属 Oxytenanthera
- 副簕竹属 Parabambusa
- 蒲番竹属 Phuphanochloa
- 平格竹属 Pinga
- 假箣竹属 Pseudobambusa
- 假锐药竹属 Pseudoxytenanthera
- 苏亚竹属 Soejatmia
- 球籽竹属 Sphaerobambos
- 淡布隆竹属 Temburongia
- 特莫竹属 Temochloa
- 泰竹属 Thrysostachys
- 越南赤竹属 Vietanamosasa
- 总序竹亚族 Racemobambosinae
- 总序竹属 Racemobambos
- 丘竹亚族 Chusqueinae
- 丘竹属 Chusquea
- 瓜多竹亚族 Guaduinae
- 节柱竹亚族 Arthrostylidiinae
竹樹開花
不論是中國或印度,都有竹子開花就會帶來災禍的傳說。中國過往經常說「竹樹開花,必有大災」,而印度亦有「竹樹開花,饑荒發生」的傳說。
竹一旦開花,鄰近的竹亦會相繼開花,造成大片竹林死亡,對一些以竹為主食的動物,勢必造成毀滅性的損害。
另一方面,竹米(竹的種子)亦是齧齒類動物的優良食物。科學家曾計算過,在印度東北部50年一度的竹樹開花周期發生時,老鼠的數量會激增4倍。突然增加的鼠量使村莊所儲存的糧食急速的被消耗,導致饑荒的發生[20]。所以,亦有說法指饑荒的發生只是因為齧齒類動物的突然增生,而非因為天災。
至於那一種說法為真,現時還未有定論。
竹子開花的週期頗長,通常為數十年到上百年不等,大部分竹類開的花皆為枯草般的色澤,形如稻穗狀。少数已知的如高黎貢山的針麻竹(Cephalostachyum scandens)則有鮮豔的紅色花。[21]
竹子的文化意义
孔子的學生子路将自己比作南山的竹子,削尖後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意思是资质很好。《孔子家语》曰:“山南之竹,不搏自直,斩而为箭,射而达”。《记岭南竹》:“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王徽之居空屋中,便令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22]。《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王勃《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恐独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蘇東坡稱“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23],又《墨君堂记》赞竹云:“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在中國畫的花鳥畫裏,梅、蘭、竹、菊四君子是重要題材,各代表一些美德。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
中國成語裏多有提到竹子的:青梅竹馬、勢如破竹、胸有成竹。竹、松和梅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竹子的空心,被中國文人引申為“虛心”,白居易《养竹记》说:“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子的竹節,被引申為“氣節”;竹子的耐寒長青,被視為“不屈”[24];竹子的高挺,被視為“昂然”;竹子的清秀俊逸,被引申為“君子”。
用途
竹子四季长青,用途广泛。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点缀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漓江旁广植凤尾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与赣南竹海是中国有名的竹海景观。
由于竹子生长快,近几年为环保考量,有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樂器等。
中医认为竹青是去火清凉的中药材。将新鲜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称为竹沥,用于治疗咳嗽和化痰。竹笋是常见的美食。竹子的种子被称为竹米,因为不易得,所以是珍贵的美食。[來源請求]
近年,将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经物理和化学作用制成的竹纤维,被用作纺织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将竹材通过烘培,制成竹炭,被用在许多场合,包括去除环境气味,以及特殊风味食品。竹炭经过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净化作用,被用在汽车和家居,以及污水处理等。
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
在日本及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比如,中医认为竹鹽牙膏有消炎抗菌、防敏抗蛀、保持牙齦膠原、以預防牙齦退化及牙周病的效果。[來源請求]
對建築物的破壞
雖然竹可以作為盆栽、觀賞用途,但是對於建築物卻有極大的破壞風險。竹的生長速度極快,根莖蔓延得很快,應該避免在花園種植竹類[25]。快速長生的竹會破壞地基、混凝土。而由於竹根深藏於地底,橫向生長,要根除的成本極高[26],所以一般來說,花園發現竹類會對房價有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Soreng, R.J., Peterson, P.M., Romaschenko, K., Davidse, G., Zulonga, F.O., Judziewicz, T.S., Filgueiras, T.S., Davis, J.I. & Morrone, O. 2015. A worldwide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Poaceae (Gramineae).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53: 117–137. doi:10.1111/jse.12150 Fulltext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2.2 Soreng,R.J., Davidse, G., Peterson, P.M., Zuloaga, F.O., Judziewicz, E.J., Filgueiras, T.S., O. Morrone, O. & Komaschenko, K. (2012) World-wide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Poaceae (Gramineae). Available on line Poace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6 Sept. 2013.
- ^ Gratani, Loretta; Maria Fiore Crescente, Laura Varone, Giuseppe Fabrini, and Eleonora Digiulio. Growth pattern and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of different bamboo species growing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Rome. Flora. 2008, 203: 77–84. .
- ^ 康喜信、胡永红等. 上海竹种图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07: 1 [2016-01-19]. ISBN 9787313071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Razal, Ramon; Palijon, Armando. Non-Wood Forest Products of the Philippines. Calamba City, Laguna: El Guapo Printing Press, Calamba Printing Press. 2009: 145. ISBN 978-971-579-058-1.
- ^ Panda, H. Bamboo Plan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ndbook. Asia Pacific Business Press, Inc. Oct 6, 2011: 168.
- ^ Marie, Joanne. Bamboo Harvesting and Growing. Hearst Newspapers. Week&.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 ^ Hornaday, Fred. Harvesting Bamboo: When, why and how. Bambu Batu. 22 August 2022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 ^ Jen Lukenbill. măng nứa khô. Forestry Department. [2022-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 ^ Hasan, S.M. STUDIES ON GROWTH AND MATURITY OF BAMBOO CULMS. The Commonwealth Forestry Review. June 1975, 54 (2): 147–153.
- ^ Schröder, Stéphane. When and How to Harvest Bamboo. Guadua Bamboo.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 ^ Myers, Evan T. Structural Bamboo Design in East Africa.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December 2016).
- ^ 陈守良; 贾良志. 中国竹谱 Chinese Bamboos. 科学出版社. 1988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14.0 14.1 温太辉. 中国竹亚科的几个分类问题. 《竹子研究汇刊》. 1986, 2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 ^ Sarawood Sungkaew; Chris M. A. Stapleton, Nicolas Salamin, Trevor R. Hodkinson. Non-monophyly of the woody bamboos (Bambuseae; Poaceae): a multi-gene reg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ambusoideae s.s..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2009, 122 (1). doi:10.1007/s10265-008-0192-6. [永久失效連結]
- ^ 郭起荣; 等. 中国竹种名称的互通. 《竹子研究汇刊》. 2015, 34 (1): 15 – 20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 ^ 耿伯介. 中国及其近邻的竹亚科族属系统分类——附:族属检索表(英文). 《竹子研究汇刊》. 1987, 3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 ^ 易同培; 等. 中国竹亚科属种检索表. 科学出版社. 2009 [2018-02-28]. ISBN 97870302454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Chris Stapleton. 2013. Bergbambos and Oldeania, new genera of African bamboos (Poaceae, Bambusoideae). PhytoKeys. 25: 87-103; doi: dx.doi.org/10.3897/phytokeys.25.6026
- ^ Discovery Channel,(2006年),《竹子開花的惡兆》,動物星球頻道。
- ^ 雲南竹網. [200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5).
- ^ 《晋书·王徽之传》
- ^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 ^ 郑板桥《郑板桥集·补遗》赞扬竹子:“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 ^ British gardeners urged NOT to grow bamboo - Daily Mail Online.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 Bamboo control - RHS Gardening.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 家庭养花指导,金盾出版社,ISBN7-5085-0975-3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