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髻

(重定向自結欹髻

欹髻(カタカシラ)是琉球成年男子的一種髮型

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後期的欹髻樣式

琉球士族男子在15歲的時候元服,將頭髮束起來插簪、戴冠。根據琉球位階,各種位階的士族所插簪的材質、所戴冠的顏色都不同。欹髻結的越小越為上品,為了使頭髮數量減少,將中部剃去。頭頂部約4釐米處將頭髮盤數圈結起來,稱為「元結」(ムーティー)。[1]

琉球官方正史《球陽》記載,相傳舜天頭的右側長了一個瘤,為了隱藏這個瘤,便結髻在右邊以遮掩這個瘤。國人紛紛效仿,如結欹髻。15世紀中期,日本畫僧雪舟渡航到明朝,在其描繪各國人的《國國人物圖卷》中,可見琉球人頭頂部沒有結髮,而是將髮髻結在了頭的後部。

久米村人的髮型原先與琉球人不同,而與中國衣冠、髮型相同。自1650年起,改為琉球習俗,也開始穿琉裝、梳琉球式髮髻。自此時開始,欹髻的結髻才變成到頭頂的部位。

日本於1871年明治四年)頒佈斷髮令。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改為沖繩縣。不過與日本本土不同的是,沖繩縣推行舊慣溫存政策,對不斷髮的琉球人沒有加以處罰,直到1900年代仍然很常見。

參考文獻

  1. ^ [琉球舞踊を彩る脇役たち / 琉髪(からじ)の結い方. [201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琉球舞踊を彩る脇役たち / 琉髪(からじ)の結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