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馬特遺書

蒙馬特遺書》(英語:Last Words from Montmartre;法語:Dernières Lettres de Montmartre[1]),為台灣作家邱妙津的長篇小說作品,於1995年3月中旬至6月撰寫,作者於同年6月底自殺身亡,為邱妙津生涯最後一部小說作品,本書於1996年由聯合文學出版。[2]

內容概要

《蒙馬特遺書》是邱妙津在法國就讀心理研究所時期所書寫,全書由二十書(或可說是二十一書,其中〈第十七書〉出現兩次)與首尾兩篇「見證」組成,用書信與日記體寫成,內容穿插了邱妙津個人回憶或對藝術作品的想法和生活瑣事的記錄。在章節次序上,邱妙津於扉頁備註,各書之間並無直接的關係,為手記性質。[3]

評價與評論

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朱芳玲認為:「書信作為一種自我展示或向他人展示的工具,將寫信人邱妙津與收信人的話語加以同化和轉化(主體化),寫信/書寫的過程,因此是邱妙津主體化自我的過程,它所要召喚的,並非永恆理想的愛情,而是邱妙津的『自我影像』。」[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學系副教授曾秀萍總結本書:「《蒙馬特遺書》雖以『遺書」』為名,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情書』」。[4]

參考來源

  1. ^ 邱妙津. literature.sds.com.tw. [2023-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8). 
  2. ^ 林, 孟潔. 遺書其後—從邱妙津書信體小說《蒙馬特遺書》、《邱妙津日記》與賴香吟《其後》討論邱妙津其人. 文化研究月報: 36-41. 
  3. ^ 3.0 3.1 朱, 芳玲. 一種關於死亡的生存美學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的愛欲與書寫. 東海中文學報: 85-118. 
  4. ^ 曾, 秀萍. 生死往覆,以愛封緘--論《蒙馬特遺書》中書信、日記的書寫特質與意義. 中文研究學報: 19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