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殿俊
蒲殿俊(1876年6月8日—1934年10月28日),字伯英,号雪袁、沚庵,男,四川省广安县人。民国政治人物,戏剧教育家,四川保路运动领袖。
蒲殿俊 | |
---|---|
大清四川諮議局議長 | |
籍貫 | 四川順慶府廣安州 |
字號 | 字伯英,號雪袁 |
出生 | 光緒丙子年五月十七日(1876年6月8日)[1] |
配偶 | 胡氏 |
親屬 | 曾祖蒲洪春(字瑞山、太學生、勅授徵仕郎)、曾祖母陳氏、王氏、潘氏(均勅封孺人);祖蒲懷瑾(字司直,號端溪,附貢,勅授徵仕郎)、祖母金氏(勅封孺人);父蒲蕃昆(字玉林,按察司撿校,勅授徵仕郎)、母李氏(勅封孺人);胞伯祖蒲紹檖(號梓材,太學生)、蒲紹杶(儒士);胞叔蒲蕃昌(號慕劬,庠生,軍功五品藍翎,分省補用縣丞);胞弟蒲殿位;女二。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蒲殿俊中式癸卯恩科四川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2]。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京应试,创办“蜀学会”,中甲辰科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即官费选送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日本组织“川汉铁路改进会”,鼓吹川路商办,任正干事(会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在京任清政府法部主事兼宪政编查馆行走,次年任四川谘议局议长。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蜀报》,任社长。
宣统三年(1911年),蒲殿俊成为“宪友会”四川支部的负责人。同年在保路运动中创办四川保路同志会,9月7日被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激起民变,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1月四川独立,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被公推出任首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兵变,二人逃离成都。[3]。
民国元年(1912年)8月,蒲殿俊加入民主党。翌年,当选民元国会衆議院議員。同年5月,民主党和共和党、统一党改组成进步党,蒲殿俊当选该党理事。
民国五年(1916年)国会重开,蒲殿俊复任衆議院議員。次年加入研究系。7月,任北京政府内務部次長兼北京市政公所督办,同年12月随段祺瑞内阁辞职。翌年,任研究系机关报北京《晨報》社社長。民国十年(1921年)4月,创建上海的民众戏剧社,并同陈大悲、沈雁冰、郑振择、欧阳予倩等人创办近代中国首个专论戏剧的杂志——《戯劇》月刊。民国十一年(1922年),再任国会議員,同年蒲殿俊在北京出资,与陈大悲共同创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两年后停办。民国十七年(1927年)他辞去《晨报》职务,回故乡广安照顾母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蒲殿俊返回北平。10月28日,因伤寒在北平逝世,享年60岁。
逸事
注释
参考文献
-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陳祖武「尹昌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传 第10卷. 中華書局. 2000. ISBN 7-101-02114-X.
- 丘琴、姜克夫「朱慶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传 第10卷. 中華書局. 2000. ISBN 7-101-02114-X.
- 謝彬『民国政党史』1924年(中華書局版、2007年、ISBN 978-7-101-05531-3)
-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