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巴勒海峽
香港的海峡
(重定向自蓝巴勒海峡)
22°21′58″N 114°6′18″E / 22.36611°N 114.10500°E
藍巴勒海峽(英語:Rambler Channel,又名青衣海峽、青衣門)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青衣及新界陸地(荃灣及葵涌)之間,屬於維多利亞港的範圍之内[1]。海峽因藍巴勒號巡逻舰而得名,以紀念其對於香港水文資料測量的貢獻。[2]
藍巴勒海峽最寬位置達900公尺。海峽呈「⅂」形,西北端為汀九,是龍鼓水道與馬灣海峽交接之處,暨維多利亞港之西北邊界。南端則連接維多利亞港水域主體[3]。藍巴勒海峽隨著多次填海而收窄,其中包括了荃灣新市鎮填海、葵涌貨櫃碼頭興建工程填海、醉酒灣垃圾堆填區(葵涌公園)填海及青衣灣填海等,這亦使原本位於海峽之中的牙鷹洲、青洲及芒洲與青衣或新界連接。
鑑於藍巴勒海峽(包括荃灣海岸線)屬於香港市區下維多利亞港範圍,因此受保護海港條例規管。值得一提的是,法例規定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因此市民不可在藍巴勒海峽游泳[註 1]。2013年,藍巴勒海峽被旅遊網站選為十五個觀賞日落最佳地點之一[4]。
主要橋樑
藍巴勒海峽現時被7條大橋跨越,由西北至東南順序如下:
橋樑名稱 | 簡介 | 通車年份 |
---|---|---|
汀九橋 | 連接青衣西北鑊底灣至汀九,北至大欖隧道,南至長青隧道,為3號幹線青朗公路一部分。 | 1998年 |
青荃橋 | 又名青衣北橋。連接青衣東北(青衣站、牙鷹洲一帶)至荃灣。東至德士古道,西接青衣北岸公路。 | 1987年 |
青荔橋 | 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專用橋樑,連接青衣站及荔景站。 | 1998年 |
長青橋 | 又稱藍巴勒海峽大橋,為3號幹線一部份。 | 1997年 |
青衣大橋 | 合稱為青衣南橋,連接葵涌至青衣東。其中青衣大橋(原南橋)為連接青衣島至新界的首條跨海大橋,現施行單向行車。 | 1974年 |
葵青橋 | 1999年 | |
昂船洲大橋 | 連接青衣東南至昂船洲。西至南灣隧道,東至青沙公路,為8號幹線一部份。 | 2009年 |
設施
碼頭
泳灘
兩岸主要建築
腳註
註釋
參考資料
- ^ 維多利亞港及其海旁地帶海港規劃指引(擬稿) (PDF). 附件II:維多利亞港及其海旁地帶: 共建維港委員會/海港計劃檢討小組委員會: 22. 2007-01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19).
- ^ 譚廣濂. 第四章 第三節 海軍部的成果. 海事處. [2020-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藍巴勒海峽周邊地理.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十五個香港睇日落最佳位置. [201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