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米

台灣米種
(重定向自蓬莱米

蓬萊米臺灣話hông-lâi-bí)是現今在臺灣主流食用的雜交種稻米,依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定義。現今概稱的蓬萊米,為粳米籼米的混種,初始的蓬萊米品種,係由日本稻作專家磯永吉末永仁改良成功[1]。 1921年於臺北草山(今陽明山)上的竹子湖成功栽種,後逐步推廣。

蓬萊米
O. sativa
栽培品种蓬萊米
起源1921年臺北

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由伊澤多喜男總督在臺灣鐵道飯店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中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以有別於台灣本土品種的「在來米」(另外幾個候選名稱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萊米遂逐漸成為這種新品種稻米的概稱,包括日後廣為種植的「臺中六十五號」等品種。

由來

臺灣種植稻米的歷史可追溯至明鄭時期中國移民大量遷徙來臺,帶來秈稻品種的稻種,而成為秈稻農業區域的一環;此種稻米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在來米(即原有的本地秈稻)。在臺灣的環境中,可一年兩收,甚至少部分地域內並可有三熟,長期以來成為銷往中國地區的重要糧食及經濟作物。

但在日治時期,臺灣在來米的口感並不合習慣粳米的日本人之口味,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因此引進日本本土品種粳稻,經過多次試驗改良研究後,磯永吉技士於1922年以日本稉稻「龜治」和「神力」雜交培植出成功的新品種,即臺中65號。1926年,由伊澤多喜男總督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中正式命名為「蓬萊米」,而磯永吉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蓬萊米的口味也廣為台灣人接受。

蓬莱米的外觀,比在來米短而粗,呈椭圆形,米粒較大、黏性強,能適應高溫,肥料反應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產量可比在來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萊米的栽種也必須使用大量的肥料

蓬萊米也是台灣外銷米種中口碑甚好的一種,曾大量輸往日本本土。在台灣,也廣被用來啤酒

現代研究

台灣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團隊,於2019年發表論文,經由分析台灣陸稻(俗稱旱稻)的基因,發現日本粳稻能在台灣育種成蓬萊米,是因為山地陸稻的花粉飛到了新育種的粳稻上,產生雜交,才形成蓬萊米品種[2]

參考資料

  1. ^ 人物特寫:男發現失落手稿 修正稻米史. 蘋果日報. 2013-11-30 [201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中文(臺灣)). 
  2. ^ 張容瑱. 山地陸稻很有事!破解臺灣蓬萊米身世,發現南島語族遷徙線索. 中研院《研之有物》. 2019-12-03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 (中文(臺灣)).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