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元福(883年—960年),幷州晉陽人(今山西省太原)人,歷經后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七朝,歷任後唐天平軍內外馬軍都指揮使、後晉威州刺史、後漢淄州刺史、後周檢校太尉、北宋檢校太師,七十七歲去世,追贈為侍中,當時人稱他為驍將。[1][2][3]

生平

藥元福年輕時膽大有豪氣,擅長騎馬射箭。以有勇氣,有膽量聞名,最初在后梁邢帥王檀帳下擔任廳頭軍使。[1]

後唐時期,藥元福擔任拱衛、威和親從馬鬥軍都校、天平軍內外馬軍都指揮使。[1]

後晉時期

後晉天福年間,擔任深州刺史。[1]

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契丹攻陷甘陵、圍困魏郡。後晉少帝石重貴澶淵駐軍,契丹軍則於城北擺陣,時任左千牛衛將軍的藥元福駐軍於軍陣地的東邊。澶淵人馬破龍告知契丹軍先攻打後晉軍東邊,就能奪得入城的浮橋。契丹軍相信這番說詞,於是集中精銳攻打,藥元福與慕容鄴各領二百騎為一隊前往迎戰,大敗契丹軍。藥元福的馬被射中三箭,石重貴選一匹名馬賜給藥元福。第二天交戰前,石重貴封藥元福為鄭州刺史,遭權臣阻止,於是改封原州刺史,後再改為泰州刺史。[1]

開運二年(945年),契丹軍再次南侵,藥元福與李守貞等將領率軍於陽城禦敵。後晉軍排列方陣,設拒馬構成營寨,契丹軍則繞軍截斷後晉軍的糧道,後晉軍缺乏水源,士兵和馬匹飢渴難耐,於是在營寨鑿井,當天晚上,刮起東北強風,剛挖出的水便立即崩坍。到天亮,風塵更強烈。契丹軍拔拒馬進攻營寨,以短兵器襲擊後晉軍,又利用順風縱火、揚起塵土助契丹軍聲勢。將領杜威[4]認為契丹軍來勢洶洶,應該要等風勢變小再作戰。李守貞不以為然認為要向契丹軍進攻,馬軍左廂都排陳使張彥澤召集諸將詢問,大部分將領跟杜威一樣都認為現在契丹軍正上風,應該等到風勢迴轉再交戰。張彥澤認同,各個將領退出後,藥元福則對張彥澤說:“現在軍中將士都十分飢渴,如果等到風沙停止才迎敵,我們早已成為契丹的俘虜。契丹軍認為我們無法現在作戰,那我們應反其道而行,出其不意攻打他們,這是用兵之策。”馬步左右都排陳使符彥卿說:“與其束手就擒,還不如以身殉國!”於是符彥卿、張彥澤、藥元福及左廂都排陳使皇甫遇率領精銳騎兵出西門攻打契丹軍,其餘將領也跟著陸續出擊,藥元福令手下騎兵打開拒馬衝出營寨,契丹軍隊大敗。此戰後,藥元福被任命為威州刺史。[1][5][3]

開運三年(946年),靈武節度王令溫以中原法令管理當地民族,胡人苦不堪言,共同密謀叛亂。三個部族首領拓跋彥超石存也廝褒聯合攻打靈州,殺害王令溫的弟弟王令周。王令溫上奏朝廷,朝廷派河陽節度使馮暉前往鎮守,藥元福奉命統率行營騎兵,隨馮暉前往,行軍到土橋西邊時,遭遇拓跋彥超七千多人軍隊伏擊輜重。藥元福率軍且戰且走,轉戰五十多里,斬殺一千多敵軍,生擒三十多人。馮暉引兵過旱海(即沙漠,今甘肅省環縣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一帶)[6],到達輝德時,糧食已盡。拓跋彥超幾萬軍隊當時已列三個陣形,據守要路,控制水源。馮暉軍非常驚恐,於是馮暉賄賂拓跋彥超求和,拓跋彥超同意。從早到中午,使者雖然多次往返,但拓跋彥超的軍隊沒有撤退的跡象。藥元福對馮暉說:“敵人知道我方乾糧已盡,於是假裝答應求和,藉此困住我們。拖到傍晚我們必被俘虜。現在敵軍雖多,但精兵不多,僅靠布陣而已。其餘的步兵,無法造成威脅。您先嚴陣以待,我先率領精銳騎兵攻打西山下的敵軍,如果敵軍稍退我就舉起黃旗,再合力攻擊,必破敵軍。 ”馮暉同意這項計策,於是藥元福率領精兵殺出,全力死戰;拓跋彥超軍稍退卻,藥元福就舉起黃旗,馮暉率軍合力攻打,拓跋彥超軍大敗。藥元福回威州後,詔賜馮暉、藥元福衣帶、絲綢、銀器。[2][7][1]

後漢時期

後漢乾祐年間,藥元福隨趙暉前往鳳翔討伐王景崇。當時後漢兵力寡弱,不到萬人,後蜀派數萬軍力來援,王景崇抵達寶雞後,依山列柵。都監李彥從以數千人迎擊後蜀軍,寡不敵眾,後漢軍逐漸退卻。藥元福領數百騎兵從後方趕來,下令回頭的立馬處斬,後漢軍只得死戰,最終大敗後蜀,追擊到大散關。鳳翔平定,藥元福以功遷任淄州刺史。[1][8][3]

後周時期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藥元福隨王彥超討伐楊溫,藥元福擔任行營兵馬都監。數個月後便平定,藥元福率軍回朝,被任命為陳州防禦使,藥元福奏署王明為判官。[1]

北漢皇帝劉旻入侵晉州,藥元福奉命隨從樞密使王峻率軍救援,後周大軍抵達蒙坑(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曲沃縣交界處),劉旻打探到後周軍即將抵達,便連夜燒營寨遁走。王峻命令藥元福、仇超、陳思讓等人率兵追擊。剛出發沒多久,王峻命令停止追擊。藥元福對將領們說劉旻擾亂邊境,志在吞併晉州、絳州,現今敵軍士氣衰落疲憊,現在不進攻,敵軍就會逃跑,應該要繼續追擊,以挫其勢。但同行的幾位將領膽怯怕事,於是只得停止追擊。[1][9] 隔年(952年),周太祖郭威加強晉州的守備,郭威對身邊的近臣說;“去年劉旻逃跑的時候,如果有聽藥元福的話,現在就已經沒有後患了。” [1]同年慕容彥超聯絡南唐、北漢反後周,藥元福被任命為行營馬步軍都虞侯,隨曹英、向訓征討慕容彥超。曹英等人抵達兗州後,佈設長形的防禦工事。慕容彥超晝夜出兵,屢次交戰,但都被藥元福擊退,只得閉門不出戰。十幾天後,柵欄完工,藥元福挖地道、築土山,用各種方法攻城。後來,郭威大軍趕到,藥元福最先攻入城中,攻下兗州,藥元福升任建雄軍節度使[1][10]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高平之戰柴榮戰勝北漢和遼的聯軍,乘勝攻打太原。藥元福擔任太原四面壕砦都部署。當時攻城器具一應具全,即將破城。然而由於糧運不濟,柴榮詔令班師。藥元福進言認爲進軍容易退軍難,柴榮便委任藥元福殿後。北漢果然趁退兵時出兵,藥元福擊退敵軍,後周軍順利班師回朝。藥元福因此被升任檢校太尉,移鎮陝州。之後歷鎮定、廬、曹三州。[1][11][3]

晚年

北宋初年,藥元福受加封為檢校太師。[1][3]

建隆元年(960年)九月,藥元福去世,享壽七十七歲,追贈為侍中。[1][3]

軼事

藥元福許多事都請教王明,先前,北漢皇帝劉旻入侵晉州。州縣吏部送藥元福一些壯年男子與軍糧,有一天,壯年男子們逃兵。藥元福大怒,將官吏都趕出軍營,打算殺死他們。王明騎馬去制止,對藥元福說:「如今不缺糧秣等軍需物資,壯健的男子也有數萬人,文吏懦弱無法制止,將他們處死沒有任何益處,不如寬以待之。等打敗了賊軍,凱旋後,您也沒有擅自殺人的名聲,不好嗎?」藥元福有所感悟,便免除官吏們死罪。北漢軍半夜離去後,藥元福就被任命為建雄軍節度使留鎮晉州,藥元福奏署王明為書記。 [12]

評價

  • 石重貴:「汝奮不顧命,雖古之忠烈無以過之。」[1]
  • 郭威:「去年劉崇之遁,若從藥元福之言,則無邊患矣。」[1]

延伸阅读

[]

 宋史/卷254》,出自脱脱宋史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宋史·藥元福傳
  2. ^ 2.0 2.1 隆平集·卷十六》:藥元福,太原人
  3. ^ 3.0 3.1 3.2 3.3 3.4 3.5 山西通志·卷一百五
  4. ^ 即杜重威,避石重貴諱,去重字
  5. ^ 資治通鑑·卷兩百八十四》、《新五代史·張彥澤傳
  6. ^ 胡三省注引趙珣《聚米圖經》:“ 鹽、夏、清遠軍間,并係沙磧,俗謂之旱海。”
  7. ^ 資治通鑑·卷兩百八十五》、《兵鏡類編》
  8. ^ 新五代史·王景崇傳
  9. ^ 資治通鑑·卷兩百九十
  10. ^ 資治通鑑·卷兩百九十》、《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卷五十九
  11.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藥元福傳
  12. ^ 東都事略》、《宋史·王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