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誌禪師

(重定向自誌公

寶誌禪師(418年—514年),俗姓,又稱保誌,多尊稱為誌公禪師誌公祖師梁武帝時代佛教高僧,與達摩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誌公與傅大士被認為是禪宗的先驅人物。誌公在民間有神通廣大的形象,後世流傳的濟公傳說,起初的原型可能就是來自誌公。

誌公和尚

生平

七歲時,依鍾山(今紫金山)僧儉出家,居道林寺,專心禪觀,因而得道。後以神通及不修邊幅的言行而聞名,與佛圖澄有相似之處,有許多神異的事蹟。

梁武帝時為帝師,極受崇信。相傳梁武帝曾使張僧繇為他畫像,誌公現出了「十一面觀音像」,因此他又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1]

相傳誌公还设计了海青的缝合袖,民間傳說梁武帝的皇后郗氏對众僧惡作劇,假意布施僧用斋,但悄悄在斋食中放入肉包,誌公先知後,爲僧人常服海青设计了缝合的袖袋,命僧侶在內中盛放馒头,伺机把肉包藏到袖子中,只食白饅頭。相传郗氏因为時常嗔怒後宮妃子,死後靈魂堕入地龍之身,梁武帝请求誌公等僧超度,現代流傳的《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即是誌公與十位高僧爲超度郗氏所作[2]

相傳誌公曾經向梁武帝引薦菩提達摩,但梁武帝與達摩話不投機,後達摩東渡至北魏

參見

參考資料

  1. ^ 史載,梁武帝遣張僧繇爲寶誌禪師畫像,誌公问“画皮相还是法相?”张僧繇答“法相”,于是誌公将脸一划,从皮肉之中露出金光灿灿的十一面观音像。
  2. ^ 《慈悲道场忏法传》: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有騷窣之聲。視之乃見一蟒,盤躄上殿。睒晴呀口,以向於帝。帝大驚駁,無所逃遁,不得已,蹶然而起,謂蛇曰:「朕宮殿嚴警,非爾蛇類所生之處。必其妭孽,欲崇朕耶?」蛇為人語,啟帝曰:「蟒則昔之郗氏也。妾以生存嫉妒六宮,其性慘毒,怒一發則火熾矢射,損物、害人死。以是罪,謫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飢窘困迫,力不自勝。又一鱗甲則有多蟲唼齧,肌肉痛苦,其劇若加錐刀,為蟒,非常蛇,亦復變化而至。不以皇居深重為阻耳。感帝平昔眷妾之厚,故託醜形骸,陳露於帝,祈一功德,以見拯拔也。」帝聞之,嗚呼感激,既而求蟒,遂不復見。帝明日大集沙門於殿庭,宣其由,問善之最以贖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