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处理

語音處理(英語:Speech processing),又稱語音訊號處理人聲處理,是研究语音信号及其处理方法的学科。通常,这些信号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处理的,因此语音处理可以被视为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特殊案例,专门应用于语音信号。语音处理涉及语音信号的获取、操控、存储、传输和输出等多个方面。不同的语音处理任务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说话人分离、语音增强、说话人识别等。

为单片机实验服务的语音模块

語音的相關常識

一般聲音檔格式

  • 取樣頻率:22050Hz
  • 單聲道或雙聲道
  • 每筆資料用8個bit來表示
  • 電腦中沒有經過任何壓縮的聲音檔:*.wav

聲音的頻率

  • 頻率範圍

人耳可以辨識頻率:20Hz ~ 20000Hz

說話:150~2000Hz

電話系統頻域:小於3500Hz

電腦音效卡取樣頻率:44100Hz (最新技術可達192K)(一般用22050Hz、11025Hz 即可)

  • 超音波(ultrasound)與次聲波(infrasound)

超音波(ultrasound):> 20000Hz

次聲波(infrasound):< 20Hz

  • 人對於頻率的分辨能力,是由於頻率的"比"決定

對人類而言,300Hz和400Hz之間的差別,與3000Hz和4000Hz之間的差別是相同的

聲音的波長

  • 波長較長:傳播距離較遠,但容易散射
  • 波長較短:衰減較快,但傳播方向較接近直線

聲音的速度

  •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每秒340 公尺(15°C 時)
  • 一般人,耳翼到鼓膜之間的距離: 2.7公分。所以,人類對3000Hz 左右頻率的聲音最敏感
  • 每增加1°C,聲音的速度增加0.6 m/sec
  •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 m/sec,在鋁棒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 m/sec

分貝

  • 分貝(dB): 

其中P為音強(正比於振福的平方),C為0dB時的音強

  • 每增加10dB,音強增加10倍,振幅增加   倍;每增加3dB ,音強增加2倍,振幅增加  

音樂訊號

  • 電子琴Do 的頻率:

低音Do: 131.32 Hz

中音Do: 261.63 Hz

高音Do: 523.26 Hz

更高音Do: 1046.52 Hz

  • 音樂每增加八度音,頻率變為2 倍
  • 每一音階有12個半音。增加一個半音,頻率增加  倍(1.0595 倍)
  • 音樂通常會出現「和弦」(chord) 的現象。除了基頻  Hz 之外,也會出現2 Hz, 3 Hz, 4 Hz , …… 的頻率

語音處理的工作

  • 語音編碼(Speech Coding)
  • 語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
  • 語音增強(Speech Enhancement)
  • 語音辨認(Speech Recognition)

音素→音節→詞→句→整段話

  • 說話人辦認(Speaker Recognition)
  • 其他:語意、語言、情緒

子音和母音

  • 母音: 依唇型而定。母音的能量大,頻率偏低,時間較長,出現在子音後或獨立出現
  • 子音: 在口腔,鼻腔中某些部位將氣流暫時堵住後放開。子音的能量小,頻率偏高,時間較短,出現在母音前

語意學的角色

  • 以「語意學」或「機率」來補足語音辨識的不足

例如:經過判定,一個聲音可能是

ㄅㄧ ㄖㄢ ㄆㄧ ㄖㄢ

ㄅㄧ ㄌㄢ ㄆㄧ ㄌㄢ

這個聲音是「必然」的機率比較大。

ㄅㄛ ㄅㄛ ㄆㄛ ㄆㄛ

可能是「伯伯」,也可能是「婆婆」,看上下文

  • 當前主流的語音辨識技術:

梅爾頻率倒頻譜(Mel-Frequency Cepstrum) + 語意分析 +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語音檔的處理(Matlab)

讀取聲音檔

  • 電腦中,沒有經過壓縮的聲音檔都是*.wav 的型態,有經過壓縮的聲音檔是*.mp3的型態
  • 讀取: audioread (2015版本以後的Matlab,wavread 將改為audioread)
  • 例: [x, fs] = audioread('C:\WINDOWS\Media\ringin.wav');

可以將ringin.wav 以數字向量x來呈現。fs:取樣頻率(sampling frequency)

這個例子當中size(x) = 122868 2 (2指的是雙聲道(Stereo,俗稱立體聲)),fs = 22050

  • .wav 檔中所讀取的資料,值都在 -1 和 +1 之間
  • 畫出聲音的波型

time = [0:size(x,1)-1]/fs; (x 是用audioread 所讀出的向量)

subplot(2,1,1); plot(time, x(:,1)); xlim([time(1),time(end)])

subplot(2,1,2); plot(time, x(:,2)); xlim([time(1),time(end)])

繪出頻譜

X = fft(x(:,1));

X=X.';

N=length(X); N1=round(N/2);

dt=1/fs;

X1=[X(N1+1:N),X(1:N1)]*dt; (shifting for spectrum)

f=[[N1:N-1]-N,0:N1-1]/N*fs; (valid f)

plot(f, abs(X1));

聲音的播放

  • sound(x): 將x以8192Hz 的頻率播放
  • sound(x, fs): 將xfs Hz 的頻率播放

註:x必須是1 個column (或2個columns),且x的值應該介於 -1 和 +1 之間

  • soundsc(x, fs): 自動把x的值調到 -1 和 +1 之間再播放

製作.wav檔:audiowrite

audiowrite(filename, x, fs)

將數據x變成一個*.wav 檔,取樣頻率為fsHz

註:x必須是1 個column (或2個columns),且x的值應該介於 -1 和 +1

錄音的方式

基本指令說明

以下這三個指令要並用才可以錄音

  • recorder = audiorecorder(Fs, nb, nch); (提供錄音相關的參數)

Fs: sampling frequency

nb: using nb bits to record each data

nch: number of channels (1 or 2)

  • recordblocking(recorder, Sec); (錄音的指令)

recorder: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e command audiorecorder

Sec: the time length for recording

  • audioarray = getaudiodata(recorder);

(將錄音的結果,變成audioarray 這個column vector,如果是雙聲道,則audioarray 是兩個column vectors)

範例

Sec = 3; (錄音的時間為三秒)

Fs = 8000; (sampling frequency 為8000 Hz)

recorder = audiorecorder(Fs, 16, 1);

recordblocking(recorder, Sec);

audioarray = getaudiodata(recorder); (錄音結果為audioarray,是一個column vector (如果是雙聲道,則是兩個column vectors))

sound(audioarray, Fs); (播放錄音的結果)

t = [0:length(audioarray)-1]./Fs;

plot (t, audioarray); (將錄音的結果用圖畫出來)

xlabel('sec','FontSize',16);

audiowrite('test.wav', audioarray, Fs) (將錄音的結果存成*.wav 檔)


語音檔的處理(Python)

安裝模組

  • pip install numpy
  • pip install scipy
  • pip install matplotlib # plot
  • pip install pipwin
  • pipwin install simpleaudio # vocal files
  • pipwin install pyaudio

讀音訊檔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import wave

讀取音檔

wavefile = wave.open('C:/WINDOWS/Media/Alarm01.wav', 'rb')

獲得音檔取樣頻率和音訊長度:

fs =wavefile.getframerate() # sampling frequency

num_frame = wavefile.getnframes() # length of the vocal signal

>>> fs

22050

>>> num_frame

122868

讀取波形與數據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import numpy as np

  • str_data = wavefile.readframes(num_frame)
  • wave_data = np.frombuffer(str_data, dtype=np.int16) # 轉成整數型態
  • wave_data = wave_data / max(abs(wave_data)) # normalization
  • n_channel = 2
  • wave_data = np.reshape(wave_data, (num_frame, n_channel)) # 若為雙聲道音檔需要做reshape

畫出音訊波形圖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time = np.arange(0, num_frame)*1/fs
  • plt.plot(time, wave_data)
  • plt.show()

畫出頻譜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from scipy.fftpack import fft

  • fft_data = abs(fft(wave_data[:,1]))/fs # only choose the 1st channel # 注意要乘上1/fs
  • n0=int(np.ceil(num_frame/2))
  • fft_data1=np.concatenate([fft_data[n0:num_frame],fft_data[0:n0]]) # 將頻譜後面一半移到前面
  • freq=np.concatenate([range(n0-num_frame,0),range(0,n0)])*fs/num_frame # 頻率軸跟著調整
  • plt.plot(freq,fft_data1)
  • plt.xlim(-1000,1000) # 限制頻率的顯示範圍
  • plt.show()

播放聲音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import simpleaudio as sa

  • n_bytes =2 # using two bytes to record a data
  • wave_data = (2**15-1)* wave_data # change the range to -215 ~ 215
  • wave_data = wave_data.astype(np.int16)
  • play_obj = sa.play_buffer(wave_data, n_channel, n_bytes, fs)
  • play_obj.wait_done()

製作音檔

  • f = wave.open('testing.wav', 'wb')
  • f.setnchannels(2) # 設定聲道數
  • f.setsampwidth(2) # 每個samples 有幾個位元組
  • f.setframerate(fs) # 設定取樣頻率
  • f.writeframes(wave_data.tobytes())
  • f.close()

錄音

要先import 相關模組: import pyaudio

import pyaudio

pa=pyaudio.PyAudio()

fs = 44100

chunk = 1024

stream = pa.open(format=pyaudio.paInt16, channels=1,rate=fs, input=True, frames_per_buffer=chunk)

vocal=[]

count=0

時頻分析結果分析

Matlab

畫出時頻分析結果

可採行兩種方式:

  • 使用mesh 指令畫出立體圖(但結果不一定清楚,且執行時間較久)
  • 將amplitude 變為gray-level,用顯示灰階圖的方法將結果表現出來

假設y 是時頻分析計算的結果

image(abs(y)/max(max(abs(y)))*C) % C 是一個常數,可以選C=400

或image(t, f, abs(y)/max(max(abs(y)))*C)

colormap(gray(256)) % 變成gray-level 的圖

set(gca,'Ydir','normal') % 若沒這一行, y-axis 的方向是倒過來的

set(gca,'Fontsize',12) % 改變橫縱軸數值的font sizes

xlabel('Time (Sec)','Fontsize',12) % x-axis

ylabel('Frequency (Hz)','Fontsize',12) % y-axis

title('STFT of x(t)','Fontsize',12) % title

計算程式執行時間的指令

tic (這指令如同按下碼錶)

toc (show 出碼錶按下後已經執行了多少時間)

註:通常程式執行第一次時,由於要做程式的編譯,所得出的執行時間會比較長。程式執行第二次以後所得出的執行時間,是較為正確的結果

Python

事前安裝模組

  • pip install numpy
  • pip install matplotlib

畫出時頻分析結果

假設y為時頻分析結果(應為二維的矩陣數列),將y 以灰階方式畫出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C = 400

y = np.abs(y) / np.max(np.abs(y)) * C

plt.imshow(y, cmap='gray', origin='lower') # 加上origin='lower' 避免上下相反

plt.xlabel('Time (Sec)')

plt.ylabel('Frequency (Hz)')

plt.show()

若要加上座標軸數值(在plt.show()之前加上以下程式碼)

x_label = ['0', '10', '20', '30'] # 橫軸座標值

y_label = ['-5', '0', '5'] # 縱軸座標值

plt.xticks(np.arange(0, x_max, step=int(x_max/(len(x_label)-1)), x_label)

plt.yticks(np.arange(0, y_max, step=int(y_max/(len(y_label)-1)), y_label)


語音訊號的來源

人聲是由於聲帶震動,而產生聲音。當運動肌肉擠壓,使臟中的空氣通過聲帶時,空氣流動使得聲帶做周期性的震動,又再一次震動了空氣,接著,帶著動能空氣離開氣管到達口腔或鼻腔,在腔室中震動,最後離開在嘴唇傳到人耳變成聲音。

若調整口腔中舌頭的位置,會產生不同種類的聲音,如果舌頭沒有做太多的動作,空氣只有在口腔中共振,接著直接流出嘴唇,會產生母音,若提起舌頭,使口鼻腔相通,則會出現鼻音。

語音訊號分類

從中文發音的觀點來說,聲音仍可分為子音與母音,母音和子音可以用兩種方式區分:

  • 發聲方式:一般而言,母音跟嘴唇形狀有關,而且不與鼻腔共振。相對而言,在發出子音時,就會運用到鼻腔配合發聲。
  • 頻譜分析:從頻譜上觀察可以發現子音的訊號頻率較高,持續時間較短,且會在母音之前出現。而母音的頻率較低,持續時間較長,在子音後或獨立出現,另外,母音的能量也會比子音大。

下面列出中文注音符號中的母音、子音及其拼音。

  • 母音: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一 ㄨ ㄩ
母音
漢語拼音 a o e e ai ei ao ou
通用拼音 a o e e ai ei ao ou
母音
漢語拼音 an en ang eng er i,y u,w yu,ju
通用拼音 an en ang eng er i,y u,w yu,ju
  • 子音: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子音
漢語拼音 b p m f d t n
通用拼音 b p m f d t n
子音
漢語拼音 l g k h j q x
通用拼音 l g k h j q x
子音
漢語拼音 zh ch sh r z c s
通用拼音 zh ch sh r z c s

語音的架構

要分析語音訊號前,必須先了解其架構,語音的要素從小到大分別是:音素→音節詞彙→句子→整段話。

音素是聲音的最小單位,例如「呵」這個字的音素,就是「ㄏ」和「ㄜ」,但是音素和注音符號並不相等,例如「鷗」雖然只有「ㄡ」這個母音,但是由於是雙母音,所以會把他拆成兩個音素。音節在中文而言,就是只一個字,例如:「天天開心」就有四個音節。詞彙是文字組成的有意義片段,各種不同的詞彙集結成句子,最後變成整段話,這就是語音的架構。

語音處理方法

用麥克風或其他裝置收到的類音聲音訊號,經由類比數位轉換裝置,將資料數據化進行處理,最後再經過數位類比轉換裝置輸出。因此,我們在處理時是針對數位訊號,語音訊號是一種離散時間訊號。其訊號處理流程如下:

  1. 收取並取樣訊號:利用麥克風或各種收音裝置,收取類比語音訊號,再用ADC裝置(如類比數位轉換卡)把類比訊號變成數位訊號,接著根據奈奎斯特理論作取樣,若不符合理論則會造成訊號失真。
  2. 量化及編碼:由於電腦中的記憶都是0和1,因此要將所收到的數據用一段適合的0跟1去儲存,這個動作就稱為量化,所使用的0與1越多,所需的記憶體越多。接著利用編碼器將數值以波形呈現,因此雖然是數位訊號,但是在電腦中所見到的是類比。
  3. 訊號標準化:將語音訊號標準化,使其數值都落在同一個範圍。
  4. 音框選擇:由於語音訊號是一段很長的訊號,因此會針對想要處理的部分取音框。
  5. 端點偵測:端點偵測的目的是使訊號處理的範圍更精確,只要設定一個音量閾值,若訊號小於閾值,則將其視為沒訊號,但是若雜訊過高,則會產生誤差。
  6. 去雜訊:由於雜訊多集中在高頻的部分,因此利用簡單的高頻濾波器,就可以去掉部分雜訊。

基本處理方法

語音訊號是屬於離散時間系統,因此會用離散時間的傅立葉轉換去做處理,除此之外,摺積窗函數都是一定會使用到的處理方法。

  • 離散時間傅立葉轉換:
 
 
  • 摺積:

兩訊號做convolution等於,兩訊號先做傅立葉轉換,相乘後再做反傅立葉轉換,藉此可以更快速的處理訊號。

 

語音處理的應用

語音處理主要有兩個目的:

  • 減少訊號雜訊,做出想要的訊號模組。
  • 進行語音辨識,使人可以利用語言與電腦溝通。


參見

參考文獻

  • J. Benesty, M. M. Sondhi, Y. Huang (ed). Springer Handbook of Speech Processing. Springer, 2007. ISBN 978-3-540-49125-5.
  • J. Benesty, S. Makino, J. Chen (ed). Speech Enhancement. Springer, 2005. ISBN 978-3-540-24039-6.
  • Jian-Jiun Ding, “Advanc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NTU, 2021.
  • Jian-Jiun Ding, “Time Frequency Analysis and Wavelet Transforms ”, NTU,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