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龍
文化
南方神、南海神
南海龍王源於古人對於“南方神”和「四海龍王」的信仰。象徵光明的火神祝融,司職南方,因此成為南海神。後來佛教龍王作為四海守護神的信仰流傳,南海神變成南海龍王。[2]
據《太公金匱》(著錄於隋書經籍志,成書年代不會晚於隋代)「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玄冥(一作顓頊),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名為馮夷(一作馮脩),雨師名詠,風伯名姨」,《五行大義》亦云:「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因此四海之神是從上古四方神而來。後來韓愈沿用此一說法,稱:「南海陰墟,祝融之宅」。
所謂「火之本在水,水足于中,而後火生於外,水與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為水火之帝」的說法,來自清人筆記《廣東新語》。
歷代封號
隋朝開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下詔在近海處建祠祭四海,在廣州南海縣建南海神祠。
唐天寶十年(751年),唐玄宗為四海龍王下詔封號,加封南海龍王為廣利王,同時封東海龍王為廣德王、北海龍王為廣澤王、西海龍王為廣順王。命重臣奉金字王簡之冊,舉行盛大加冕典禮。
宋開寶年間,在南方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中央政府派員修葺南海神廟。
宋仁宗康定二年下詔增封南海神王號“洪聖”,皇佑五年又加封王號“昭順”。南宋紹興七年,宋高宗又給祝融加“顯威”封號。終宋一代,南海龍王獲得封號特別多。
清康熙帝先後十一次派高官重臣前往祭祀南海神,並禦筆親書“萬里波澄”,制成牌匾護送到南海神廟。
清雍正帝則封南海神為“南海昭明龍王之神”。此為古代帝王對南海龍王最近一次加封[2][1]。
民間信仰
據《廣東新語》記載,明清時東南沿海一帶,甚至形成了遇海事即披髮擲米錢、呼喚南海神救助的習俗,而且“海神甚靈,嘉靖間,有渡海者,見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餘,朱髮長髯,冠劍偉麗,眾驚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過,有光景經久不滅。”[2]。
相关景區
在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包括“南海龙王”区域[4]。安奉的南海龍王原身像,由中國社科院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研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何寶森教授設計創作[2]。
參考文獻
- ^ 1.0 1.1 《臺灣縣誌》:「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禮。」
- ^ 2.0 2.1 2.2 2.3 2.4 龙文化〈讲讲南海龙王的故事〉. 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 2011-04-26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南海龍王別院……這尊南海龍王像,珠發長須,人身龍甲,著戰袍,扶寶劍,足踏雙蛇,威猛莊嚴……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勃興,南海成為中國海域開放門戶,其政治經濟地位空前提升。……明清以降,祭祀海龍王的活動,從官府到民間達到高潮。……南海廣利王既保衛國家,又拯救黎民,伴隨著傳說成為一種民間信仰
- ^ 《封神榜》:「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钦,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 ^ 洞天概述. 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目前已形成了六个游览区域:……宣传中华龙文化的“南海龙王”区域……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