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咸

中国音韵文字学家

赵少咸(1884年—1966年12月),名世忠少咸[1]以字行,祖籍安徽省休宁县,生于四川成都[2],是中国音韵文字学家。

趙少咸
少咸
出生赵世忠
1884年
 大清四川成都
逝世1966年12月
 中国四川成都
职业中国音韵文字学

生平

赵少咸名世忠,祖上居于安徽省休宁县,祖父在太平天国起义时(1848年)移居四川成都。赵少咸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自小师从祝彦和学习[3]辛亥革命前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与会中不少重要人物有来往。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期间,参加保路同志会,并成为积极分子。9月7日,四川總督赵尔丰在前枪杀请愿群众三十余人,被称为“成都血案”,赵少咸亦参加了其后的反清起义。袁世凯称帝后,大规模搜捕同盟会员、保路同志会等革命党人。赵少咸也在名单上,被军政府逮捕。他不承认自己曾经参加反袁运动,被判入狱。狱中无事可做,他托人在带了许慎的《说文解字》,研读数月。出狱后,对语言文字学产生了兴趣。同时他看到军阀割据,战争四起,对政治失望,遂开始研究学术,专攻音韵文字学[3]

1919年,赵少咸开始研究《广韵》。1921年开始校勘《广韵》。1933年,完成《新校广韵》一书[1]

1935年,重庆中央大学的音韵学教授黄季刚去世。1937年,赵少咸应中央大学之邀到重庆教授音韵学。1943年,他又回到四川大学任教,兼职中文系主任[3]。 他还曾在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师范學校成都大学华西大学任教。

1953年,开始在《新校广韵》的基础上写《广韵疏证》。1956年书稿初成,五年后定稿。全书28册,共260万字[4]

1966年10月,《广韵疏证》即将付梓之时,赵少咸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红卫兵冲击,被抄家,藏书手稿全部被焚毁或被抄走[1]。一个多月后在成都市华西医院病逝[3]

著作

论著

  • 《〈广韵〉疏证》,共28册,现尚存8册[4]
  • 《经典释文集说附笺》,共30余卷,300万字,现尚存残稿9卷
  • 《新校〈广韵〉》
  • 《古今切语表》
  • 《〈说文〉集注》,14卷,现存抄本
  • 《〈广韵〉谐声表》,现存山东大学油印本

论文与文章

  • 《新校〈广韵〉叙例》,发表于《四川大学季刊》,1935年第1期
  • 《古今切语表叙》,发表于《金陵学报》,1938年第8卷第1、2期合刊
  • 《斠段》,发表于《学林月刊》,重庆,1939年第1、2期
  • 《跋十三经音略》,发表于《四川大学文学集刊》,1942年第1期
  • 《史籀篇疏证辨》,发表于《四川大学文学集刊》,1945年第2期
  • 《批判胡适的〈入声考〉》 与殷孟伦合作,发表于《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7年第1期,编入《汉语论丛》,中华书局,1958年
  • 《谈反切》,编入《汉语论丛》中,中华书局,1958年
  • 《〈广韵〉和〈《广韵》疏证〉》,发表在《光明日报》1961年11月13、14日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赵振铎. 《广韵疏证·前言》. 成都: 巴蜀书社. 2010年. ISBN 978-7-80752-551-6. 
  2. ^ 语文人物:赵少咸. 中国国学网. [2012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27日). 
  3. ^ 3.0 3.1 3.2 3.3 赵振铎(口述) 张家钊(录音、整理). 音韵文字世家二三事. 《当代史资料》2003年第3期. [2012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月29日). 
  4. ^ 4.0 4.1 赵少咸著;余行达、易云秋、赵吕甫整理. 《广韵疏证》. 成都: 巴蜀书社. 2010年. ISBN 978-7-80752-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