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43年-544年,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2/時北屬𠞺次2?)是越南歷史上一段被中國統治的時期,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
交州刺史部(43年-220年) 交州士氏政權(220年-280年) 交州(280年-554年) | |||||||||
---|---|---|---|---|---|---|---|---|---|
43年—544年 | |||||||||
地位 | 中國領土 | ||||||||
統治中心 | 交趾郡 | ||||||||
常用语言 | 上古漢語 | ||||||||
政府 | 君主制 | ||||||||
皇帝 | |||||||||
• 43年-57年 | 漢光武帝 (首) | ||||||||
• 552年-554年 | 南梁元帝 (末) | ||||||||
交州刺史 | |||||||||
• 43年-?年 | 李善 (首) | ||||||||
• 535年-546年 | 侯諮 (末) | ||||||||
历史 | |||||||||
• 漢伏波將軍馬援領兵平叛,殺死二徵 | 43年 | ||||||||
544年 | |||||||||
| |||||||||
今属于 | 越南 |
越南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東山文化) | |||||||||||
傳說時期(鴻龐氏、甌貉) | |||||||||||
第一次北属時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漢、新、東漢) | |||||||||||
東漢:徵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時期 43–544 | |||||||||||
(東漢、吳、晉、宋、齊、梁) | |||||||||||
吳:赵妪 248 | |||||||||||
前李朝(萬春國)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時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鸞、馮興、楊清 | |||||||||||
越南自主時期 905–938 | |||||||||||
(唐、後梁、南漢) | |||||||||||
靜海軍:曲家、楊廷藝、矯公羨 | |||||||||||
吳朝與十二使君時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陳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時期 1407–1427 (明) | |||||||||||
明:後陳朝 1407–1413 | |||||||||||
後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後黎朝 後期 | |||||||||
後黎朝後期 1533–1789 | |||||||||||
後黎朝後期 鄭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鄭主 1545–1787 |
阮主 (南進)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屬印支:保護國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屬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護國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屬印支:南圻國、山地國、越南臨時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國1969–1976 |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公元40年,在徵氏姐妹的領導下,交州爆發了民變。43年,漢伏波將軍馬援領兵平叛,殺死二徵。交州重歸漢朝管轄,第二次北屬時期開始。
在這一時期,今越南地區曾先後被置於東漢、交州士氏政權、東吳、晉朝、劉宋、南齊、南梁、南陳的統治之下。541年,交州爆發了李賁起義。544年,李賁稱帝,建立萬春國政權,標誌著第二北屬時期的結束。
歷史沿革
東漢重建統治秩序
在東漢光武帝建國稱帝之初,越南北、中部隸屬漢廷統治,當時置有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公元40年,交趾麊泠豪族徵氏姊妹起事作反。漢廷派馬援率軍南下,於公元43年殲滅徵氏姊妹,平地定越地的各處叛亂。到日南郡南界時,樹立銅柱,以作漢朝國境的邊界。[1]
馬援在越期間,曾推行過不少新措施,改革州郡的政治制度。如在交趾郡人口眾多的西于縣(當時有三萬二千戶),分設封溪、望海二縣。馬援行軍所過的郡縣,則修治城郭(《越史略》稱:「築為繭城,其圓如繭。」),穿渠灌溉,以便利當地民眾。又整理當地的「越律」與「漢律」,向越人頒佈施行。自此,以雒越為主的越人部落一直僅遵馬援的定制。[2]馬援的做法,據中國大陸學者郭振鐸、張笑梅的論述,是要使郡縣制度在當地加緊推行,以使從州、郡、縣、鄉、亭各級,都能夠由中央朝廷指派官員,直接掌握軍事及行政。[3]
東漢明帝時,任李善為日南太守。李善的管治「以惠愛為政」,務求「懷來異俗」,穩固漢廷對越地各族的統治。[4]
日南地區的反抗及林邑建國
東漢中期,日南郡的象林地區發生了多次亂事。公元100年,「日南、象林蠻夷」二千餘人起事,寇掠百姓,燒毁官寺,當地郡縣政府旋即發兵討平,並置「象林將兵長史」一職,負責防備其患。[5]漢廷又作出安撫措施,於101年賬貸「日南貧民及孤、寡、羸弱不能自存者」,並對於「象林民失農桑業者,賑貸種糧,稟賜下貧穀食」。[6]不過,漢人在越地的統治仍相當鬆散。東漢順帝時的交趾太守周敞就曾於136年上書朝廷,稱「交土既遠,處九圍之外,北望京師,若瞻雲漢,宜有方伯,為國南藩」,指出漢廷在越地有必要設置權力較大的州牧為行政長官,以加強管理效能。[7]但漢廷經過研究後,「朝議不許」,又任周敞為權力較低、僅有監察權的交州刺史。[8]
其後,象林地區「蠻夷」的反抗行動日益熾烈。據《後漢書》的記載,137年,象林人區憐率數千人起事,攻擊象林縣,燒城寺,殺長吏。漢廷採取招誘手段,派交趾刺史張喬「開示慰誘」,以及九真太守祝良「招以威信」,於是「嶺外復平」,亂事暫時平息。[9]然而,這次象林「蠻夷」的反抗只是林邑國(即占婆)立國的濫殤。中國大陸學者郭振鐸、張笑梅就認為:「如果指出林邑國建國的具體年代,也可說是在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10]
從此,東漢王朝便多次在日南地區周旋。144年,日南蠻夷攻燒城邑,交趾刺史夏方將之招降。157年,九真郡居風縣人朱達等因不滿縣令貪暴無度,便與當地「蠻夷」起兵,人數達四五千人,擊殺居風縣令及九真太守兒式。後來被九真都尉魏朗擊破,屯據日南,至160年漢廷委任夏方為交趾刺史,日南民眾才看在他「威惠素著」而降。178年,合浦郡的烏滸蠻為亂,迅即蔓延到九真、日南等地,到181年被交趾刺史朱儁擊破。[11]
其後林邑國的情況,據《水經注》稱「自區連以後,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難詳,宗胤滅絕,無復種裔」。[12]然而,據喬治·馬司培羅的研究指出,到中國的三國時代,該國便繼續有所活動。[13]
東漢晚年及士燮時期
東漢晚年,交州的吏治情況有所好轉。184年,交趾駐兵造反,漢廷派賈琮為刺史。賈琮來到後便召開研訊,當地民眾供稱:「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單,京師遙遠,告冤無所,民不聊生,故聚為盜賊。」賈琮了解到當地民情,於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及手段,「各使安其資業,招撫荒散,蠲復傜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諸縣」。[14]賈琮的做法相當見效,據《後漢書》及《大越史記全書》等中越典籍所載,賈琮深得交州人民的愛戴和歌頌。[15]
繼賈琮之後,漢廷任交州人李進為刺史。李進曾向漢廷上書:「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登仕朝廷,皆中州之士,未嘗獎勸遠人。」要求漢廷能提拔越人入仕,朝廷便下詔交州「有孝廉、茂才,許除補屬州長吏」,但「不得任中州」,即不能在中原一帶任官。適值有宿衛京師的交州人李琴等,向朝廷申訴「皇恩不均」,情意懇切,朝廷乃批准以交趾茂才一人為夏陽縣令(夏陽在今中國陝西省)、孝廉一人為六合令(六合在今中國江蘇省)。後來,李琴官至司隸校尉,日南人張重官至金城太守,成為越人為中國朝廷效力的典範。[16]
在東漢末期中原內地的亂世當中,交州在士燮的管治下處於相對安定的狀態。士燮於187年出任交趾太守,其後,190年,交州刺史朱符被當地「夷賊」所攻殺,交州大亂,士燮便保境安民,由兄弟出任州內要職,其家族遂成為州內的重要勢力。[17]據《三國志·吳志·士燮傳》載,「燮兄弟並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207年,曹操所委派的交州刺史張津被部將所殺,曹操便以劉表「闚看南土」為由,授任士燮「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後來又增加「安遠將軍」、「龍度亭侯」等封銜,認同士燮在交州的政治地位。與此同時士燮憑著個人威望及品德,招攬中原人士,「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18]於是當地文教甚為盛行,後來越南史家吳士連就稱讚:「我國(指越南)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士燮)始。」[19]
210年,據有中國江東一帶的孫權委任步騭為交州刺史,授任士燮為左將軍,然而交州實權仍在士燮兄弟手中。到226年,士燮去世。士燮死後,孫權有感交州地殊遙遠,就將北部的合浦郡、蒼梧郡、桂林郡和南海郡劃為廣州,交州只保留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士燮之子士徽抗命不服,但最終被東吳的廣州刺史呂岱等率兵討平,亦使越南歸入東吳統治。[20]
六朝時期
226年,江東的東吳政權鏟除士氏家族,奪得交州的控制權後,吳大帝孫權便命呂岱為交州刺史。呂岱在當地任職十二年,形象廉潔,曾派使到海外宣揚東吳國威。[21]248年,交趾、九真等地發生騷動,起事者攻沒城邑,孫權命陸胤為交州刺史及安南校尉,採取恩信招降及贈以財幣的方式,使當地人民歸順,交州恢復安寧。[a][23]
中國北方地區的西晉成立之初,曾與東吳進行交州的爭奪戰。先是曹魏政權於263年吞併蜀漢時,適值交趾郡吏呂興殺太守造反,遣使到魏,要求內附,九真、日南兩郡亦響應。曹魏就乘機收取三郡,派爨谷出任交趾太守,到達時晉武帝司馬炎已取代曹魏,交州便成為西晉領土。東吳君主孫皓設法規復交州,268年派軍進擊,但被晉軍大敗。其後東吳派陶璜等率軍出戰,經過一輪戰事,到271年終於收回交州。陶璜父親陶基亦曾任交州刺史,在當地享有一定聲望,孫皓委任他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前將軍、交州牧」。到280年,西晉滅吳,陶璜仍保有交州,孫皓手書勸諭,陶璜才降。於是交州再度歸入西晉統治。[24]
西晉統一中國後,交州歷經陶璜、吾彥兩任刺史,局面大體安寧。到西晉末、東晉初期,州務由督軍梁碩所把持,而局勢亦陷入混亂。梁碩曾與謀求割據交廣兩州的王機交戰,其後王機被廣州刺史陶侃所平後,梁碩自立為交址太守,擁立脩湛主管州事,但到322年,晉廷當權者王敦則派王諒任交州刺史,殺脩湛,梁碩因而造反。323年,梁碩殲滅王涼,割據交州,不久被陶侃派軍平定。晉廷便委任陶侃「兼領交州刺史」。[25]
在整個東晉時期,交州時常處於內憂外患。交州南方的林邑國屢次北侵。而內憂方面,380年,發生九真太守李遜的叛變,並惹起林邑入侵,其後為交趾太守杜瑗所平。410年,曾在東晉內地的五斗米道起事者盧循入侵交州,但被當時的交州刺史杜慧度(又作杜惠度)擊破。[26]
杜慧度在南朝宋初期繼續就任交州刺史,在他治下州政得到整頓,「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姦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27]到南朝宋的後期,交州一度被當地人士所割據。468年,交州刺史劉牧死,交趾人李長仁趁機據據州造反,自稱刺史。該年十一月,李長仁向宋廷請降,自貶「行州事」,宋廷亦派刺史到交州赴任,但均形同虛設,州務由李長仁主理,交州遂處於割據狀態。李長仁死後,從弟李叔獻繼續專制交州。直到南朝齊時期,485年,南齊武帝派劉楷率軍入交州,李叔獻才懼而入朝,割據之局亦告終結。據學者呂士朋的見解,李長仁、李叔獻的專制交州是「開後來交州人士自謀獨立之先聲」。[28]
在南朝梁時,505年,交州刺史李凱造反,被長史李畟所平。[29]516年,阮宗孝反,亦被李畟所擊破。[30]到541年,交州爆發規模龐大的李賁起事,第二次北屬時期亦至此終結。
與林邑國的關係
林邑國(即占婆)自東漢時期建國以後,便與中國歷朝交往密切,雙方既互通使節,又時起衝突,而交州治下的越南中、北地區,則常為交戰區域。
在東吳時期,於220年至230年間,交州刺史呂岱遣使「南宣國化」,林邑國亦遣使到吳訪問。但友好關係持續不久,到248年,林邑進攻交州轄下的交阯、九真等郡,甚而攻沒城邑。東吳軍隊再與林邑戰於古戰灣,喪失區粟之地。吳主孫權遂派員到林邑邊境,喻以恩信,雙方經過妥協後便罷兵停戰。到東吳晚期,林邑國范熊聯結扶南王范尋進攻交州郡縣,殺害吏民。吳主孫皓便派陶璜為交州刺史,對林邑作多年的征戰,才穩住當地局面。[13]
西晉統治時,林邑王范逸於284年遣使到晉廷訪問。到4世紀中期,林邑在國王范文治下日益助大,吞併鄰近的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等部。范文因見交州治下的日南土地富饒,加以該郡民眾不滿東晉官員的管治,范文便乃於347年,乘機進攻日南,擊斃太守夏侯覽等五六千人,鏟平日南郡的西卷縣,日南失陷。交州刺史朱蕃與林邑相約,以日南北部的橫山為界。不久,范文撤回林邑,朱蕃派督護劉雄率兵回到日南,但旋即被林邑擊退。348年,范文進攻九真。349年,晉派征西督護滕畯率交廣軍隊,在日南郡盧容縣與范文軍隊爆發戰事,結果晉軍戰敗,退入九真。同年,范文死,由兒子范佛繼位。[31]
林邑王范佛繼位後,351年,晉廷派滕畯與交州刺史楊平、九真太守灌邃等,率交廣兩州之兵征伐林邑。晉軍抵達日南境內,與范佛於舊治所開戰。范佛一度在城中堅守,但亦不敵晉軍,范佛出逃,與晉方議和結盟。到353年,交州刺史阮敷再度出兵日南,攻破林邑所設的城壘五十餘。359年,因林邑進侵交州邊境,交州刺史溫放之率兵,從水陸兩路攻打林邑本土,范佛便重求議和,交還日南,雙方以溫公浦為界。其後,范佛數度遣使到晉廷入貢,以作友好性質的訪問。[32]
到東晉後期,399年,林邑國派兵攻打日南,並進至九德郡,先後擒獲日南及九德太守。交趾太守杜瑗派都護鄧逸率兵,將之擊破。407年,林邑再攻日南,交州刺史杜瑗再遣海邏督護阮斐成攻截擊,斬獲甚多。但當時東晉境內因有盧循之亂,戰事蔓延至交廣地區,林邑國王范胡達乃乘機於413年,進攻九真,卻被晉人杜慧期擊敗,俘獲林邑貴族及將領等百餘人。[33]林邑與東晉交戰不斷的結果,中國典籍《晉書》便有所評論:「至義熙中(405年─418年),每歲又來寇日南、九真、九德等諸郡,殺傷甚眾,交州遂致虛弱,而林邑亦用疲弊。」[34]
其後,林邑內亂數年,到420年,南朝宋交州刺史杜慧度派兵萬人南征林邑,林邑請降,並向宋廷致送大象、金銀、古貝等禮物。421年,林邑王陽邁一世遣使到宋廷入貢,並獲宋武帝冊封。但到陽邁二世時,於427年入侵日南、九德等郡。431年,林邑入貢宋廷。432年,陽邁二世派水兵入侵九真,交州刺史阮彌之派軍抵抗,驅逐至區粟而回。433年,陽邁二世遣使到宋廷,要求「領交州」,宋廷不許,陽邁二世因此大為憤恨,雖常遣使入貢,但亦常派兵入侵交州。446年,宋文帝派龍驤將軍交州刺史檀和之、太尉府振武將軍宗愨等征討林邑。戰前,宋帝提示檀和之,倘若林邑國能夠誠心求和,便可答允。檀和之派人向陽邁二世諭以恩信時,陽邁二世竟加以扣留,於是雙方進行交戰,經過一輪攻守,宋軍取得上風,宗愨部隊更攻克林邑(Campapura),陽邁二世出逃。[35]此一征戰令林邑元氣大傷,「家國荒殄,時人靡存」[36]。
此後,林邑國沒有再起兵進犯交州,與中國南朝宋(420年─479年)、齊(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等王朝的關係趨於和好,多次遣使到華訪問進貢。[37]
李賁起事
541年,交州人德州監李賁不滿出身梁朝宗室的刺史蕭諮暴虐,乃連附近地區起兵,蕭諮聞訊逃入廣州,李賁佔據州城龍編。梁武帝派軍征討,但途中遇上疾疫而回。李賁乃於544年,自稱「南越帝」,年號「天德」,[38]越南史學上稱其政權為萬春國和前李朝。[39]545年十一月,梁廷派楊瞟為交州刺史,陳霸先為司馬,率兵攻擊李賁。李賁不敵,逃至屈獠洞,後在該地死去,當地人將其首級呈交梁廷,時在548年三月。[40]
陳霸先擊破李賁後,在梁朝中掌握大權,後更於557年奪取帝位,建立南朝陳,但無暇兼顧交州。而李賁兄李天寶等繼續反抗。[41]到中國北方的隋朝滅陳後,交州尚有李佛子勢力,隋朝乃派兵將之平定。[42]
歷任長官概況
- 李善:東漢明帝時,為日南太守。史稱「以惠愛為政,懷來異俗」。[43]
- 張恢:東漢明帝時為交趾太守,因貪贜被調回懲處。[44]
- 胡貢:為交趾都尉。
- 樊演:137年(東漢順帝永和二年),任交趾刺史。任內遇上日南象林人區憐起事,樊演攻之不勝。[7]
- 張喬:138年(東漢順帝永和三年),任交趾刺史,成功勸慰象林的起事者投降。[45]
- 祝良:永和年間(136年─141年)任九真太守,區憐起事,祝良「招以威信,降者數萬」,於是「嶺外復平」。[45]
- 周敞:136年任交趾太守,後調任交州刺史。[45]
- 夏方:在東漢順帝初年任交州刺史。任內交趾、九真等地發生動亂,夏方「誘以恩信」使之投降,其後遷入中國內地的桂陽任太守。到160年(東漢桓帝延熹三年),九真亂事再起,夏方再任交州刺史,他就任後「威惠素著,賊相率降」。[46]
- 楊扶:任交趾刺史。[46]
- 兒式:東漢桓帝永壽年間(155年─158年)任九真太守,因居風縣令貪暴,惹起朱達起事,兒式在戰事中戰死。[46]
- 魏朗(字少英):任九真都尉。157年(東漢桓帝永壽三年),當地民眾起事,被魏朗討平。[47]
- 祝恬(字伯休):任交州刺史,史稱他「政清恩溥,甚得民心」。[48]
- 葛祗:任交趾刺史,被賊所拘略。[49]
- 丁宮:東漢桓帝時任交州刺史。[50]
- 張磐(字子石):東漢桓帝延熹年間(158年─167年)任交州刺史。[50]
- 士賜:東漢桓帝時任日南太守。[51]
- 劉操:《越史略》記載他是「桓帝時人」。[52]
- 周隅:《越史略》記載他是「靈帝時人」。[52]
- 虞歆:任日南太守,史稱「惠澤及民」。[53]
- 朱雋(字公偉):178年(東漢靈帝光和元年),交州爆發梁龍等領導的叛變,漢廷任朱雋為交州刺史。朱雋經過一番部署,最終將事件討平。[53]
- 賈琮(字孟堅):東漢靈帝中平年間(184年─188年)任刺史。在他之前的刺史均「率無清行,吏民怨叛」,他到任後整頓當地的政治、經濟,誅戮起事者,使當地獲得安寧。[54]
- 李進(字登高):東漢靈帝時任交州刺史。學者武尚清據《嘉慶重修一統志》指出,他是交州人士,於中平年間(184年─188年)代賈琮任刺史。任內,向漢廷爭取到提拔交州人士在內地任官。[55]
- 周乘:任交州刺史,任內對「彊宗聚姦,長吏肆虐」的情況加以打擊。[56]
- 蹇蘭:漢廷派任交趾太守。[56]
- 賴先:漢廷派任交趾太守。[56]
- 黃蓋:東吳政權任為日南太守,後來「貪冒見逐」。[56]
- 儋萌:任九真太守,因私怨殺下屬番歆,番歆弟復仇殺萌。[57]
- 朱符:200年(建安五年)任交趾刺史,侵虐強賊,結果反被逐殺。[57]
- 張津(字子雲):201年(建安六年)任交州刺史,與荊州的劉表不和,年年交戰,結果張津被將領區景所殺。[57]
- 賴恭:劉表任命為交州刺史,後被蒼梧太守吳巨所逐。[58]
- 綦毋闓:劉表任命為交州刺史。[59]
- 士燮(字威彥):漢廷任為交趾太守,到郡後得到當地人尊敬。管治該郡達四十年。他的家族「並為列郡,雄長一方」。[60]
- 士䵋:士燮之弟,任九真太守。[61]
- 戴良:226年(東吳孫權黃武五年),士燮去世,東吳命戴良為交州刺史(只管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戴良在途中被士燮之子士徽發兵攔阻。[62]
- 陳時:士燮死後,東吳派陳時擔任交趾太守,但被士燮之子士徽發兵攔阻。[62]
- 士徽:士燮之子,繼士燮任交趾太守,後被東吳將領呂岱所殺。[61]
- 步騭(字子山):東吳孫權派步騭為交州刺史。[63]
- 呂岱(字定公):226年(東吳孫權黃武五年),任交州刺史,率兵到該地,剷除士氏一族。任內又派使節從交州出發南下,宣示聲威,「扶南、林邑諸王遣使入貢」。[64]至240年拜为交州牧,246年出镇武昌。
- 薛綜(字敬文):自少避地交趾,孫權命為合浦、交趾太守,與呂岱一同剷除士氏。[65]
- 吳邈:孫權時任交趾太守。[66]
- 陸胤(字敬宗):248年(東吳孫權赤烏十一年),交趾、九真發生動亂,孫權任陸胤為交州刺史。陸胤「諭以恩信,務崇招納,遺以財帛」,於是「交域清泰」,陸胤因此獲加封「安南將軍」。[67]258年,自交州召还。
- 孫諝:東吳孫休孫休年間(258年─264年)任交趾太守,貪暴,當地民眾作亂,結果被下屬呂興所殺,投降西晉,九真、日南均響應。[67]
- 鄧荀:東吳朝廷鑑於孫諝貪暴,派鄧荀負責督察。然而鄧荀卻打算致送孔雀三十頭到東吳國都建業,導致交趾民眾不滿。呂興作反時,殺孫諝及鄧荀。[68]
- 吳興。[68]
- 霍弋,265年至271年,西晉任為交州刺史。[68]
- 陳襲:264年(東吳永安七年)任交州牧,郡治在龍編。[67]
- 虞汜(字世洪):西晉佔領交州後,東吳孫皓派虞汜為監軍使者,與薜珝、陶璜等進攻交趾,擊敗晉軍,收復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其後虞汜獲授任為交州刺史。[69]
- 谷朗(字奉先,或作義先):東吳任為九真太守。[70]
- 綦毋俊:東吳任為交州刺史。[71]
- 陶基:東吳任為交州刺史。[72]
- 修則:東吳任為交州都督。與晉軍作戰,敗死。[71]
- 劉俊:268年,東吳任為交州刺史,與晉軍作戰,敗死。[73]
- 董元:西晉任為九真太守。[74]
- 爨谷:西晉任為交趾太守。[74]
- 馬融:西晉任為交趾太守。[74]
- 楊稷:西晉任為交趾太守。[75]271年为交州刺史。
- 孟幹:曾參與西晉進攻交趾的戰事,被吳軍所擒。後來獲西晉任為日南太守。[75]
- 陶璜(字世英):陶基之子,曾先後獲東吳(271年)、西晉(280年)任為交州刺史。史他「有謀策,周窮好施,能得人心」;「在南三十年,及卒,舉州號哭」。[76]290年去世。
- 吾彥(字士則):290年,西晉任為交州刺史,史稱他「在鎮二十年,恩威宣著,南州寧謐」。[77]任至约303年。
- 顧秘(字公直):303年,西晉任為交州刺史。[78]约309年,去世。
- 顧參:顧秘之子。约309年,顧秘死後,州人立顧參為刺史,領州事。[78]
- 顧壽:顧秘之子,顧參之弟。约310年,顧參死後,顧壽意圖繼承權力,但不獲州人接納,最終被梁碩迫害而死。[79]
- 陶威(一作陶咸):前交州刺史陶琪之子。约310年,梁碩殺顧壽後,擁立陶威為交州刺史。[79]至314年,去世。
- 陶淑:陶威之弟,约晋成帝时,繼任為刺史。[80]
- 陶綏:《越史略》記載他是陶淑之子。[81]
- 王敦:晉朝權臣,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80]
- 王機(字令明):起兵進攻廣州、交州等地,並向王敦求得「交州刺史」名銜,但被新昌太守梁碩所拒。最後被陶侃討平。[80]
- 梁碩:任新昌太守,並自領交趾太守。他把持交州地區的官員任命,對抗王敦,史稱他「專威交土」。[82]
- 王諒(字幼成):306年(西晉惠帝永興三年),王敦派王諒為交州刺史,意圖行刺梁碩,不果,323年,被梁碩所殺。[83]
- 陶侃(字士行):討平梁碩等的作亂,323年至324年,因功「領交州刺史」。[84]
- 卞展:晉廷任為交州太守。[85]
- 褚陶(字季鴉):晉廷任為九真太守。[85]
- 阮放(字思度):324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到州後,326年,死於暴疾。[86]
- 張璉(字君器):约327年,任交趾刺史,328年(東晉成帝咸和三年),起兵造反,被擊破。[85]
- 傅詠:约晋成帝时,任交州刺史。[87]
- 李畴:约晋成帝时,任交州刺史。
- 夏侯覽:東晉穆帝永和年間(345年─356年)任日南太守,因「耽酒亂政」,被林邑王范文進攻,殺夏侯覽。日南遂被范文所據。[88]
- 姜壯:约339年至344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89]
- 朱蕃:约345年至348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347年(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林邑據日南,朱蕃先後派督護劉雄反擊,不利,林邑進一步進攻九真郡,晉軍在此役中有十之八九陣亡。朱蕃再遣督護滕畯征討,亦戰敗。[88]
- 楊平:351年(東晉穆帝永和七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90]
- 阮敷:353年(東晉穆帝永和九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攻林邑,擊破五十餘壘。[91]
- 溫放之:约356年至362年,晉廷任為交州刺史。東晉穆帝升平年間(357年─361年),攻林邑,擊敗林邑王范佛,范佛請降。[91]
- 杜寶:晉廷任為交州刺史。[91]
- 滕含:晉廷任為交州刺史。升平末,再征林邑。[91]
- 葛洪(字稚川):鑽研煉丹延壽之術,聞悉交趾出產丹砂,向晉廷要求出任該郡的句漏(苟屚)縣令。現代學者武尚清指出,葛洪在廣州被刺史所留,便在羅浮山煉丹,因此應沒有親到句漏上任。[89]
- 朱輔:《越史略》記載:「朱輔,秦苻堅時為刺史。」[81]
- 李遜:東晉晚期出任九真太守,父子均有相當權力,「威制交土」,後被交趾人杜瑗所殺。[89]
- 滕遯之:约380年至398年,任交州刺史。[92]
- 杜瑗(字道言):朱鳶人。東晉末年任日南、九真太守,平定李遜之亂,使交州重獲安寧。399年,晉廷授任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在廣州一帶作亂的盧循遣使與杜瑗通好,杜瑗斬其來使。[93]
- 杜慧度:杜瑗第五子,411年(東晉安帝義熙七年)獲授任交州刺史,參與平定盧循之亂。南朝宋宋武帝於421年(永初)二年拜授慧度為交州刺史。史稱他深得「吏民畏愛」。[94]423年去世。
- 杜慧期:杜慧度之弟。任交趾太守。[95]
- 杜弘文:杜慧度之子,宋文帝任為「鎮遠將軍、交州刺史」,史稱他「以寬和得眾」。後來宋廷派王徽之代任。[96]
- 王徽之:426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任為交州刺史。[92]
- 劉義康: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424年─453年),為都督江、交、廣州軍事。[92]
- 阮謙之:宋廷任為交州刺史,元嘉年間,阮謙之率兵征林邑,遇風暴而回。[97]
- 阮研:宋廷任為交州刺史。[98]
- 張穆之(字思靜):宋廷任為交趾太守。[98]
- 阮弥之:430年至432年,任交州刺史。
- 李秀之:432年至434年,任交州刺史。
- 李耽之:434年至435年,任交州刺史。
- 苟道覆:435年至437年,任交州刺史。
- 徐森之:437年至443年,任交州刺史。
- 檀和之:元嘉末年(443年至446年)任「龍驤將軍、交州刺史」。曾派將領宗愨等擊敗林邑國王范陽邁。[99]
- 萧景宪:446年至451及455年至456年,任交州刺史。
- 垣閎(字叔通):455年及458年至462年,宋廷任為交州刺史。[100]
- 垣閱:垣閎之弟,在九真郡任職。[101]
- 费淹:456年至458年,任交州刺史。
- 檀翼之:462年至465年,任交州刺史。
- 张牧:465年至468年,任交州刺史。
- 孙奉伯:468年,任交州刺史。
- 刘勃:468年至469年,任交州刺史。
- 陈伯绍:469年至471年及473年至475年,任交州刺史。
- 劉牧:南朝宋明帝時刺史。[102]
- 李長仁:约476年至477年,任刺史。[102]
- 沈煥:刘宋末年任刺史。但因李叔獻發兵拒守,未上任而卒。[102]。
- 沈景德:477年,任交州刺史。
- 赵超民:约478年至479年,任交州刺史。
- 李叔獻:李長仁從子。長仁死後,叔獻「領州事」,向宋廷要求任刺史,但被拒絕,只獲任武平、新昌二郡太守,於是叔獻發發兵守險。南朝齊高帝於479年(建元元年)任叔獻為刺史,然而叔獻仍割據一方,至485年(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齊廷派劉楷為刺史,率兵征討,叔獻才投降。[102]
- 劉楷:參與征討李叔獻,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483年─493年),担任刺史。[102]
- 房法乘:488年,任交州刺史。因有疾,不能理事,由長史伏登之擅掌權力。房法乘便與伏登之發生衝突,結果法乘被登之所執。[103]
- 伏登之:490年,擒獲房法乘後,齊廷任為交州刺史。[103]
- 申希祖:494年,任交州刺史。
- 臧灵智:494年,任交州刺史。
- 宋慈明:494年至498年,任交州刺史。
- 劉勃:齊廷任為交州刺史。[104]
- 李凱:南朝梁時的交州刺史,505年(梁武帝天監四年)造反,被李畟所平。[104]
- 李畟:原為交州長史,平定李凱的叛亂,梁廷任為刺史。[104]
- 王燮:梁廷任為刺史。[104]
- 侯諮:梁武帝大同(535年─546年)初年任交州刺史,因態度嚴刻,當地土豪李賁作反,侯諮逃到廣州。[105]
- 楊㬓:梁廷任為交州刺史,與陳霸先一同征討李賁。[105]
- 陳霸先:參與征討李賁的動亂,梁簡文帝大寶年間作交州刺史,後來返回朝廷爭奪帝位。[106]
※李賁起事以後,至隋朝管治交州(602年)以前的官吏委任情況,據中國大陸學者郭振鐸、張笑梅的說法,當時「交州刺史變更頻仍,中央各封建王朝對交州的統治,時而治時而亂。……其中交州刺史李幼榮、蕭勃、袁曇、頠尋、頠盛等均聽命於中國諸封建王朝的調遺,常向中央貢奉方物」。[107]另外,據黎崱《安南志略》,尚有南朝陳宣帝太建初年授任歐陽紇為「都督交、廣等十九州軍事」[108]、楊縉任「交愛二州都督」[108],以及楊休浦(字衛卿)在楊縉死後代領「交州都督」。[109]
各朝地理建置
東漢時期交趾、九真、日南屬縣及人口
東漢時,於越南地區設置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隸屬交州刺史部。(此外,交州尚轄有位於中國境內的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
東漢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 轄縣 |
---|---|
交趾郡 *西漢武帝時設置,轄縣十二。 |
龍編縣 *為交趾郡郡治。 |
𨏩𨻻縣 | |
安定縣 | |
苟屚縣 | |
麊泠縣 | |
曲陽縣 | |
北帶縣 | |
稽徐縣 | |
西于縣 | |
朱䳒縣 | |
封谿縣 *公元43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置。 | |
望海縣 *公元43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置。 | |
九真郡 *西漢武帝時設置,轄縣五。 *戶口:46,513。 *人口:209,894。 |
胥浦縣 *為九真郡郡治。 |
居風縣 | |
咸懽縣 | |
無功縣 | |
無編縣 | |
日南郡 *西漢武帝時設置,轄縣五。 *戶口:18,263。 *人口:100,676。 |
西卷縣 *為日南郡郡治。 |
朱吾縣 | |
盧容縣 | |
象林縣 | |
比景縣 |
※以上各項,依據司馬彪《續漢書志·郡國志》(北京中華書局范曄《後漢書》校注本,3531─3533頁)製成。
東吳在越地的建置
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在越南地區設置交趾郡、新興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均隸屬交州。(此外,交州尚轄有位於中國境內的合浦郡及珠崖郡。)
東吳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 轄縣 |
---|---|
交趾郡 *漢時設置。 |
龍編縣 *漢舊縣。 |
苟屚縣 *漢舊縣。 | |
望海縣 *漢舊縣。 | |
𨏩𨻻縣 *漢舊縣。 | |
西于縣 *漢舊縣。 | |
朱䳒縣 *漢舊縣。 | |
曲陽縣 *漢舊縣。 | |
北帶縣 *漢舊縣。 | |
稽徐縣 *漢舊縣。 | |
定安縣 *漢舊縣。 | |
武寧縣 *吳置。 | |
吳興縣 *吳置。 | |
武安縣 *吳置。 | |
軍平縣 *吳置。 | |
新興郡 *271年,東吳建衡三年,分交趾麊泠縣設置。 |
麊泠縣 |
嘉寧縣 | |
吳定縣 | |
封山縣 | |
武平郡 *271年,東吳建衡三年,討扶嚴夷,以其地置。 |
武平縣 |
封谿縣 | |
平道縣 | |
武興縣 | |
進山縣 | |
根寧縣 | |
安武縣 | |
扶安縣 | |
九真郡 *漢時設置。 |
胥浦縣 *漢舊縣。 |
都龐縣 *漢舊縣。 | |
移風縣 *漢舊縣。 | |
建初縣 *吳置。 | |
常樂縣 *吳置。 | |
扶樂縣 *吳置。 | |
九德郡 *吳末,分九真郡置。 |
咸驩縣 |
九德縣 | |
陽成縣 | |
越常縣 | |
扶苓縣 | |
曲胥縣 | |
日南郡 *漢時設置。 |
朱吾縣 *漢舊縣。 |
盧容縣 *漢舊縣。 | |
比景縣 *漢舊縣。 | |
象林縣 *漢舊縣。 | |
區粟縣 *故西捲。 |
※以上各項,依據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71─72頁)製成。
晉朝在越地的建置
晉朝時,在越南地區設置交阯郡、新昌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屬交州。(此外,交州尚轄有位於中國境內的合浦郡,一共統郡七,縣五十三,戶25,600。)
晉朝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 轄縣 |
---|---|
交趾郡 *漢時設置,統縣十四 *戶口:12,000。 |
龍編縣 *舊縣。 |
苟屚縣 *舊縣。 | |
望海縣 *舊縣。 | |
𨏩𨻻縣 *舊縣。 | |
西于縣 *舊縣。 | |
武寧縣 *舊縣。 | |
朱䳒縣 *舊縣。 | |
曲昜縣 *舊縣。 | |
交興縣 * 呂士朋認為:「疑為吳之吳興。」 | |
北帶縣 *舊縣。 | |
稽徐縣 *舊縣。 | |
安定縣 *舊縣。 | |
南定縣 *吳之武安。 | |
海平縣 *吳之軍平。 | |
新昌郡 *吳時設置,統縣六。 *戶口:3,000。 |
麊泠縣 *舊縣。 |
嘉寧縣 *舊縣。 | |
吳定縣 *舊縣。 | |
封山縣 *舊縣。 | |
臨西縣 *晉置。 | |
西道縣 *晉置。 | |
武平郡 *吳置,統縣七。 *戶口:5,000。 |
武寧縣 *舊縣。 |
武興縣 *舊縣。 | |
進山縣 *舊縣。 | |
根寧縣 *舊縣。 | |
安武縣 *舊縣。 | |
扶安縣 *舊縣。 | |
封溪縣 *舊縣。 | |
九真郡 *漢時設置,統縣七。 *戶口:3,000。 |
胥浦縣 *舊縣。 |
移風縣 *舊縣。 | |
津梧縣 *晉置。 | |
建初縣 *舊縣。 | |
常樂縣 *舊縣。 | |
扶樂縣 *舊縣。 | |
松原縣 *晉置。 | |
九德郡 *吳時設置,統縣八。 *戶口:3,000。 |
九德縣 *舊縣。 |
咸驩縣 *舊縣。 | |
南陵縣 *晉置。 | |
陽遂縣 *舊縣,陽成改名。 | |
扶苓縣 *舊縣 | |
曲胥縣 *舊縣。 | |
浦陽縣 *晉置。 | |
都洨縣 *晉置。 | |
日南郡 *漢時設置,統縣五。 *戶口:600。 *。呂士朋認為,本郡因「林邑侵據,名存實亡」。 |
象林縣 *舊縣。 |
盧容縣 *舊縣。 | |
朱吾縣 *舊縣。 | |
西卷縣 *舊縣。 | |
比景縣 *舊縣。 | |
壽泠縣 *呂士朋:「晉置。」 | |
無勞縣 *呂士朋:「晉置。」 |
※以上各項,依據房玄齡等《晉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465─466頁)及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73─74頁)製成。
南朝宋在越地的建置
南朝宋時,在越南地區設置交州(完全在越南境內),領交阯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義昌郡、宋平郡、新昌郡,共八郡,五十三縣,戶10,453。
南朝宋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 轄縣 |
---|---|
交趾郡 *漢時設置,統縣十二。 *戶口:4,233。 |
龍編縣 *舊縣。 |
苟屚縣 *舊縣。 | |
朱䳒縣 *舊縣。 | |
吳興縣 *舊縣。 | |
西于縣 *舊縣。 | |
定安縣 *舊縣。 | |
望海縣 *舊縣。 | |
海平縣 *舊縣。 | |
武寧縣 *舊縣。 | |
𨏩𨻻縣 *舊縣。 | |
曲昜縣 *舊縣。 | |
南定縣 *舊縣。 | |
武平郡 *吳時設置,統縣六。 *戶口:1,490。 * 沈約《宋書·州郡志》裡的內容有缺佚。 |
吳定縣 *舊縣。 |
新道縣 *舊縣。 | |
晉化縣 *舊縣。 | |
九真郡 *漢時設置,統縣十二(疑有誤)。 *戶口:2,328。 |
移風縣 *舊縣。 |
胥浦縣 *舊縣。 | |
松原縣 *舊縣。 | |
高安縣 *《宋書·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吳錄》晉分常樂立。」呂士朋認為是「宋置」。 | |
建初縣 *舊縣。 | |
常樂縣 *舊縣。 | |
軍安縣 *《宋書·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此縣,而交趾有軍平縣。」呂士朋認為是「宋置」。 | |
武寧縣 *《宋書·州郡志》:「吳立,何《志》(何徐《州郡》)武帝立。《太康地志》無此縣而交趾有。」呂士朋認為是「宋置」。 | |
都龐縣 *舊縣。 | |
寧夷縣 *《宋書·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呂士朋認為是「宋置」。 | |
津梧縣 *舊縣。 | |
九德郡 *吳時設置,統縣十一。 *戶口:809。 |
浦陽縣 *舊縣。 |
陽遠縣 *《宋書·州郡志》:「陽遠,吳立曰陽成,太康二年(281年)更名,後省。」 | |
九德縣 *舊縣。 | |
咸驩縣 *舊縣。 | |
都洨縣 *舊縣。 | |
西安縣 *《宋書·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吳錄》亦無。」呂士朋認為是「宋末置」。 | |
南陵縣 *舊縣。 | |
越常縣 *舊縣。 | |
宋泰縣 *宋末置。 | |
宋昌縣 *宋末置。 | |
希平縣 *宋末置。 | |
日南郡 *漢時設置,統縣七。 *戶口:402。 |
西卷縣 *舊縣。 |
盧容縣 *舊縣。 | |
象林縣 *舊縣。 | |
壽泠縣 *舊縣。 | |
朱吾縣 *舊縣。 | |
無勞縣 *舊縣。 | |
北景縣 *舊縣。 | |
義昌郡 *宋末立。 |
/ |
宋平郡 *《宋書·州郡志》:「孝武世,分日南立宋平縣,後為郡。」 *呂士朋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提出:「分交趾龍編縣立宋平縣,尋改為郡。」 |
/ |
新昌郡 *吳時設置。 |
/ |
※以上各項,依據沈約《宋書·州郡志》(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1204─1208頁)及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75─76頁)製成。
南朝齊在越地的建置
南朝齊時,在越南地區設置交州、九真郡、武平郡、新昌郡、九德郡、日南郡、交阯郡、宋平郡、義昌郡。(另外,還有位於中國境內的宋壽郡,於480年從越州割歸交州管轄。)
南朝齊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 轄縣 |
---|---|
九真郡 *漢時設置。 |
移風縣 *舊縣。 |
胥浦縣 *舊縣。 | |
松原縣 *舊縣。 | |
高安縣 *舊縣。 | |
建初縣 *舊縣。 | |
常樂縣 *舊縣。 | |
津梧縣 *舊縣。 | |
軍安縣 *舊縣。 | |
吉龐(都龐)縣 *舊縣。 | |
武寧縣 *舊縣。 | |
武平郡 *吳時設置。 |
武定縣 *吳之武平。 |
封溪縣 *吳故縣。 | |
平道縣 *吳故縣。 | |
武興縣 *吳故縣。 | |
根寧縣 *吳故縣。 | |
南移縣 *齊置。 | |
新昌郡 *吳時設置。 |
范信縣 *齊置。 |
嘉寧縣 *晉故縣。 | |
封山縣 *晉故縣。 | |
西道縣 *晉故縣。 | |
臨西縣 *晉故縣。 | |
吳定縣 *晉故縣。 | |
新道縣 *宋時武平郡。 | |
晉化縣 *宋時武平郡。 | |
九德郡 *吳時設置。 |
九德縣 *舊縣。 |
咸驩縣 *舊縣。 | |
浦陽縣 *舊縣。 | |
南陵縣 *舊縣。 | |
陽遠縣 *《宋書·州郡志》:「陽遠,吳立曰陽成,太康二年(281年)更名,後省。」 | |
都洨縣 *舊縣。 | |
越常縣 *舊縣。 | |
西安縣 *《宋書·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吳錄》亦無。」呂士朋認為是「宋末置」 | |
日南郡 *漢時設置。 |
西捲縣 *舊縣。 |
象林縣 *舊縣。 | |
壽泠縣 *舊縣。 | |
朱吾縣 *舊縣。 | |
比景縣 *舊縣。 | |
盧容縣 *舊縣。 | |
無勞縣 *舊縣。 | |
交阯郡 *漢時設置。 |
龍編縣 *舊縣。 |
武寧縣 *舊縣。 | |
望海縣 *舊縣。 | |
苟屚縣 *舊縣。 | |
吳興縣 *舊縣。 | |
西于縣 *舊縣。 | |
朱䳒縣 *舊縣。 | |
南定縣 *舊縣。 | |
曲昜縣 *舊縣。 | |
海平縣 *舊縣。 | |
𨏩𨻻縣 *舊縣。 | |
宋平郡 *宋時設置。 |
昌國縣 *齊置。 |
義懷縣 *齊置。 | |
綏寧縣 *齊置。 | |
義昌郡 *蕭子顯《南齊書·州郡志》:「永元二年(500年),改沃屯置。」 *呂士朋:「領縣無考。」 |
※以上各項,依據蕭子顯《南齊書·州郡志》(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266─267頁)及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76─79頁)製成。
南朝梁時在越地的建置
南朝梁在509年以前,州郡建置大指沿襲宋齊。其後州份漸多,廢置合分不可勝計。原本的交州分成興州、愛州、利州、明州、德州、安州(不在越南境內)、黃州(不在越南境內)。有時州的大小還不如以往一郡。
南朝梁在越地設置的州郡縣,有如下表所述:
州名 | 轄郡 | 轄縣 |
---|---|---|
交州 | 交趾郡 | 龍編縣(舊縣) |
武寧縣(舊縣) | ||
望海縣(舊縣) | ||
苟屚縣(舊縣) | ||
吳興縣(舊縣) | ||
西于縣(舊縣) | ||
朱䳒縣(舊縣) | ||
南定縣(舊縣) | ||
曲陽縣(舊縣) | ||
海平縣(舊縣) | ||
𨏩𨻻縣(舊縣) | ||
宋平郡 | 昌國縣(舊縣) | |
義懷縣(舊縣) | ||
綏寧縣(舊縣) | ||
武平 | 武定縣(舊縣) | |
武興縣(舊縣) | ||
根寧縣(舊縣) | ||
南移縣(舊縣) | ||
興州 | 新昌郡 | 嘉寧縣(舊縣) |
封山縣(舊縣) | ||
西道縣(舊縣) | ||
臨西縣(舊縣) | ||
吳定縣(舊縣) | ||
新道縣(舊縣) | ||
晉化縣(舊縣) | ||
范信縣(舊縣) | ||
愛州 | 九真郡 | 胥浦縣(舊縣) |
移風縣(舊縣) | ||
松原縣(舊縣) | ||
建初縣(舊縣) | ||
常樂縣(舊縣) | ||
吉龐縣(舊縣) | ||
津梧縣(舊縣) | ||
高安縣(舊縣) | ||
軍安縣(舊縣) | ||
武寧縣(舊縣) | ||
九真縣(梁置) | ||
日南縣(梁置) | ||
利州 所領郡縣未詳 |
/ | / |
明州 所領郡縣未詳 |
/ | / |
德州 | 九德郡 | 九德縣(舊縣) |
咸驩縣(舊縣) | ||
越常縣(舊縣) | ||
浦陽縣(舊縣) | ||
南陵縣(舊縣) | ||
都洨縣(舊縣) | ||
西安縣(舊縣) | ||
安遠縣(梁置) | ||
日南郡 | 象林縣(舊縣) | |
盧容縣(舊縣) | ||
朱吾縣(舊縣) | ||
西捲縣(舊縣) | ||
比景縣(舊縣) | ||
壽泠縣(舊縣) | ||
無勞縣(舊縣) |
※以上各項,依據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79-81頁)製成。
南朝陳的情況
南朝陳時期在越地的地理建置具體情況,如學者呂士朋認為已「無從考索」,並指出:「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仍以歐陽頠為廣州刺史、都督交廣等十九州,十九州中包括交州方面之交州、南新州、愛州、德州、利州、明州及不在今越南境內之安州、黃州等。按南新州,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置新州於新昌,領郡二:即新昌郡,領吳定等八縣,實即梁時興州地;武平郡,領武定等六縣,乃割梁時交州之武平郡歸屬之。其餘州郡多仍梁舊。而實際上,其時交州方面,李佛子割據,建國稱號,陳之政治勢力,始終未曾進入。故陳時對交州之郡縣建置,雖有若無,名存實亡。[110]
貨幣的流通
第二次北屬時期中國內地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然而地區民眾仍保持往來,故此越南地區曾使用多個政權的錢幣。東漢時,越地使用光武帝時始鑄的東漢五銖。東漢末、三國時期,因戰亂頻繁,錢幣使用受到影響,統治南方的東吳更一度停止鑄錢,任民間以穀帛交易,到238年以後才開始鑄幣,從而也流通至越南地區。與此同時,蜀地割據者劉璋、劉備的貨幣,也流通到越南。到晉代時期,越南地區仍然使用蜀、吳貨幣。後世學者認為,在這種貨幣混雜流通的情況下,可能已不是按幣面價值使用,而是按枚數使用,不過交州地區經濟仍在正常發展。到南北朝,錢幣使用進一步減少,只有梁朝的梁五銖被證實曾在越南使用,而主要的交易媒介已轉為金、銀、鹽、米、布等等了。[111]
在現代越南,出土了東漢中央朝廷、漢末劉璋、蜀漢、東吳及南朝梁所鑄的貨幣,這些貨幣詳情列於下表:[112]
所屬政權 | 貨幣名稱 | 鑄造時期 | 形制 | 備注 |
---|---|---|---|---|
東漢 | 五銖錢 | 公元40年始鑄。 | 有「五」字相交兩筆彎曲、「銖」字的「金」旁字頭為較大正三角形和四點變長、「朱」旁筆劃圓折,中竪兩端略細等數種。 | 又稱為「東漢五銖」。 |
劉璋 | 蜀五銖 | 約在214年之前 | 錢體較一般五銖小,「五銖」二字筆畫肥壯,銅色赭黑。 | 該幣流入可能在三國時期早期流入越南地區。 |
蜀漢 | 直百五銖 | 214年以後 | 錢文用篆書,對讀。一般為光背,少量背有「為」字,以示鑄造地在蜀漢犍為郡。初期鑄造約重8克,後減到6克,約在235年又改鑄2克重,249年後不斷減重,至每枚0.6克左右。 | 直百五銖原意是一枚當蜀五銖一百枚,其後減重至2克時,面值僅是虛名,實際上一枚直百五銖只能當一枚蜀五銖使用。流傳在越南的直百五銖大多是2克重左右的。 |
東吳 | 大泉五百 | 236年始鑄 | 初重約12克,後改為8克。「大泉五百」四字篆書,對讀,古樸遒勁。正、背面均有內外廓。 | 越南出土者大都是8克左右。 |
大泉當千 | 238年始鑄 | 初鑄時約20克左右,後減重為11或12克。錢文「大泉當千」四字篆書,旋讀。 | 該錢一枚當小錢千枚,鑄行不久後民眾大為反對,吳帝孫權乃停鑄並出價收回,但民間仍有奸人私鑄此款錢幣,減重至4克以下,越南地區流通有這種私鑄減重錢。 | |
南朝梁 | 梁五銖 | ─ | ─ | 出土數量非常稀少,可見流入量甚少,並可能因量少,反而被收藏或用作器物原料。 |
對外交通
在第二次北屬時期,越南中、北部地區是中國對南洋交通的重要孔道。臺灣學者呂士朋指出「交州位居我國(中國)西南,地濱南海,南洋及西方諸國之人,由海道來中國,大都先在交州登陸」,當中的日南郡是「海外諸國貢献必經之道」。[113]法國學者伯希和也提到:「紀元初年,中國與南海諸國商業政治關係頻繁之時。交趾──質言之東京,曾為航行之終點。」[114]
在東漢時期,南亞地區的葉調(今爪哇)、撣國(今緬北)、天竺國(今印度)等國,所派至中國的使節,均經日南入境。[113]166年(東漢桓帝延熹九年),羅馬帝國(中國史書稱作「大秦」)人士到中國致送象牙、犀角、瑇瑁等禮品,也是途經日南。[115]
到三國時代,交州地區的交通重要性更為突出。東吳的交州刺史呂岱曾遺使「南宣國化」,讓林邑、扶南等國派員入吳交往。[116]在西方,有羅馬帝國商人來到交趾,並在交趾太守吳邈協助下晉見孫權。[66]
晉代時,自南海「通中國者蓋尠」,越地交通一度處於低潮,到南朝的宋、齊時,中國對南海的交流才見起色[117],而當時「商貨所資,或出交部」,越北的交州地區仍是重要交通地點之一。[118]到梁朝時中國南海交流日益頻繁,「航海歲至,踰於前代」[117],而交州從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到日後的隋朝時期,交趾仍發揮此一功能,與南海(今中國廣州)同為對南方交往的重要地帶,《隋書》記載「南海、交趾,各一都會也,並所處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璣,奇異珍瑋,故商賈至者,多取富焉」。[119]
文化發展
中國文化的輸入
越南在第一次北屬時,因中國內地人移入日多,加上推行文治教化政策,使當地加深接觸中國文化。到東漢晚期,有交州人士李進任交州刺史,李琴、張重等在中國內地任官。到漢末全國大亂,交州則在士燮家族管治下,政局相對安定,而且能謙恭待人,因而吸引到「中國士人往依避難」[120],例如桓曄、許靖、許慈、劉熙、程秉、薛綜等等,這批人士在文化界均有一定地位,對越地文化也起到了相當的推動作用。[121]
在三國時代的東吳統治時,先前避難到交州的士人,回到北方的甚多。但亦有文官被貶到交州,而且潛心學問,因而維持了當地文風。[122]如被孫權流放到交州的虞翻,「雖處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123]又如東吳名臣顧雍之子顧譚,在交州「幽而發憤,著《新言》二十篇」。[124]
另外,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好玄學、重門第等風尚,亦影響越地。[125]如出身交州官宦的杜慧度,「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27]在南朝梁時,有一位善於文學的交趾并韶,希望在朝廷求得高官職位,但由於「并姓無前賢」而落空,後來憤而參與李賁起義。[126]
佛教傳入
第二次北屬期間,佛教從中國傳入。推動傳播這些宗教的,較重要的有牟子。牟子在東漢末年時避亂交趾,獲得當地太守士燮招攬,著有《理惑論》,貶抑百家經傳,斥神仙方術,尊崇佛教。
自牟子開始,佛教在交州盛行。在三國時代的東吳,康僧會(祖先是康居人,父親因經商移居交趾)在交趾出家為僧,由於受「舍利之感應」,獲得東吳朝廷重視,並從而帶動了中國江南的佛教發展。在255年時,有西域僧人支彊梁接在交州譯《法華三昧經》。學者呂士朋認為,康僧會和支彊梁接等的事跡,反映了佛教在交州興盛的情況。[122]
自然異象
越南在第二次北屬時期發生了若干自然異象,相關記錄如下:
注釋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42頁;陳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31頁。
- ^ 范曄《後漢書·馬援列傳》,北京中華書局,839頁;《越史略》卷上,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3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62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0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43頁。
- ^ 范曄《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837頁。
- ^ 范曄《後漢書·和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88頁。
- ^ 7.0 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1頁。
- ^ 房玄齡等《晉書·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464頁。
- ^ 范曄《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838─2839頁。此外,《水經注》卷三十六提到:「初平(190─193年)之亂,人懷異心,象林功曹姓區,有子名連,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後乃襲代,傳位子孫。」近代學者楊守敬指出《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的記載「與此言起自初平異」。見《水經注疏》卷三十六,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江蘇古籍出版社,3008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68頁。
- ^ 范曄《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839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44頁。
- ^ 《水經注疏》卷三十六,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江蘇古籍出版社,3008頁。
- ^ 13.0 13.1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25頁。
- ^ 范曄《後漢書·賈琮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111─1112頁。
- ^ 《後漢書·賈琮列傳》載:「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見北京中華書局,1112頁。《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属東漢紀》載:「街巷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不敢復叛。』」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129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士王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30─131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44─45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53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士燮傳》,北京中華書局,1191─1192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士王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33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士燮傳》,北京中華書局, 1192─1193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55─56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呂岱傳》,北京中華書局, 1385─1386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59─60頁。
- ^ 中華書局校注本 《安南志略》 第357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陸胤傳》,北京中華書局,1407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59─61頁。
- ^ 房玄齡等《晉書·陶璜傳》,北京中華書局,1558─1560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61─62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4─189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63─6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北京中華書局,345─346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65─66頁。
- ^ 27.0 27.1 沈約《宋書·良吏列傳·杜慧度》,北京中華書局,2265頁。
- ^ 蕭子顯《南齊書·南夷列傳·交州》,北京中華書局,1017─1018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67─68頁。
- ^ 姚思廉《梁書·武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42頁。
- ^ 姚思廉《梁書·武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56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26─27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27─28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28─29頁。
- ^ 房玄齡等《晉書·四夷傳·南蠻·林邑國》,北京中華書局,2547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31─34頁。
- ^ 《水經注疏》卷三十六,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江蘇古籍出版社,3014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二章《起源》,臺灣商務印書館,34─38頁。
- ^ 姚思廉《梁書·武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87─88頁;李延壽《南史·梁本紀·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21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稱:「賁僭號、置官,建萬春臺居之。」見北京中華書局,358頁。另外,《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前李紀·前李南帝》稱:「建國號曰萬春,望社稷至萬世也。」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148頁。
- ^ 姚思廉《梁書·武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90及93頁;陳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出版社,38─39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69─70頁。
- ^ 姚思慶《陳書·高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3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70頁。
- ^ 魏徵等《隋書·劉方傳》,北京中華書局,1357─1358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70頁。另外,越南典籍稱梁陳時期交州尚有一位趙光復(趙越王)割據,見《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前李紀·趙越王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50至─152頁;陳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出版社,39─4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0頁。
- ^ 范曄《後漢書·鍾離意傳》,北京中華書局,1407頁。
- ^ 45.0 45.1 45.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2頁。
- ^ 46.0 46.1 46.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4─165頁。
- ^ 范曄《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志·天文志》,北京中華書局,3257頁。
- ^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1頁。
- ^ 52.0 52.1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3頁。
- ^ 53.0 53.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7─168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7頁。
- ^ 56.0 56.1 56.2 56.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8頁。
- ^ 57.0 57.1 5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9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69─17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1─172頁。
- ^ 61.0 61.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2頁。
- ^ 62.0 62.1 陳壽《三國志·吳志·士燮傳》,北京中華書局,119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4─17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5頁。
- ^ 66.0 66.1 姚思廉《梁書·諸夷傳·海南諸國》,北京中華書局,798頁。
- ^ 67.0 67.1 6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6頁。
- ^ 68.0 68.1 68.2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7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7─178頁。
- ^ 71.0 71.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8頁。
- ^ 房玄齡等《晉書·陶璜傳》,北京中華書局,1558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79頁。
- ^ 74.0 74.1 7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0頁。
- ^ 75.0 7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1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1─182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4頁。
- ^ 78.0 7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5頁。
- ^ 79.0 7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6頁。
- ^ 80.0 80.1 80.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7頁。
- ^ 81.0 81.1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6─189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8─189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89頁。
- ^ 85.0 85.1 85.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1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5─195頁。
- ^ 88.0 8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2頁。
- ^ 89.0 89.1 89.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3頁。
- ^ 91.0 91.1 91.2 91.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4頁。
- ^ 92.0 92.1 92.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華書局,345─34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華書局,34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華書局,347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華書局,34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7頁。
- ^ 98.0 9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199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1頁。
- ^ 李延壽《南史·垣護之傳》,北京中華書局,689頁。
-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6頁。
- ^ 103.0 103.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2頁。
- ^ 104.0 104.1 104.2 104.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3頁。
- ^ 105.0 10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4─205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3─194頁。
- ^ 108.0 10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6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81─82頁。
- ^ 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編《越南歷史貨幣》,中國金融出版社,12─14頁。
- ^ 此列表參考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編《越南歷史貨幣》,中國金融出版社,13─14頁製成。
- ^ 113.0 113.1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00頁。
- ^ 伯希和《交廣印度兩道考》,馮承鈞譯,臺灣商務印書館,2頁。
- ^ 范曄《後漢書·西域列傳·大秦》,北京中華書局,839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呂岱傳》,北京中華書局,1385頁。
- ^ 117.0 117.1 姚思廉《梁書·諸夷傳》,北京中華書局,783頁。
- ^ 沈約《宋書·夷蠻傳》,北京中華書局,2399頁。
- ^ 魏徵等《隋書·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887─888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士燮傳》,北京中華書局,1191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09─111頁。
- ^ 122.0 122.1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3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虞翻傳》,北京中華書局,1321─1322頁。
- ^ 陳壽《三國志·吳志·顧雍傳》,北京中華書局,1230。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4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梁紀》,北京中華書局,4909頁。
- ^ 范曄《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志·五行志四》,北京中華書局,3333頁。
- ^ 房玄齡等《晉書·五行志中》,北京中華書局,858頁。
- ^ 房玄齡等《晉書·五行志下》,北京中華書局,891頁。
參考書籍
- (中文)范曄. 《後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65).
- (中文)陳壽. 《三國志》. 北京: 中華書局(1995) ISBN 7101003079.
- (中文)房玄齡等. 《晉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6) ISBN 7101003087.
- (中文)沈約. 《宋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6) ISBN 7101003095.
- (中文)蕭子顯. 《南齊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5) ISBN 7101003109.
- (中文)姚思廉. 《梁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5) ISBN 7101003117.
- (中文)姚思廉. 《陳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5) ISBN 7101003125.
- (中文)李延壽. 《南史》. 北京: 中華書局(1995) ISBN 7101003176.
- (中文)魏徵等. 《隋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6) ISBN 7101003168.
- (中文)司馬光. 《資治通鑑》. 北京: 中華書局(1995)ISBN 7101001831.
- (中文)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 《水經注疏》. 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ISBN 780519131X.
- (中文)黎崱. 《安南志略》. 武尚清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1995)ISBN 7101011225.
- (中文)《越史略》(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日語)(中文)吳士連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陳荊和編校.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中文)喬治·馬司培羅. 《占婆史》. 馮承鈞譯. 臺灣: 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版(民國62)(1973)(正體中文).
- (中文)呂士朋. 《北屬時期的越南》.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964).
- (中文)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 《越南歷史貨幣》.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ISBN 7504911186.
- (中文)伯希和. 《交廣印度兩道考》. 馮承鈞譯. 臺灣: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1)(1962).
- (中文)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中文)陳仲金. 《越南史略》(或譯《越南通史》). 戴可來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ISBN 7100004543.
- (中文)郭振鐸; 張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參考網站
- (中文)新亞研究所-《後漢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4).
- (中文)新亞研究所-《三國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 (中文)新亞研究所-《晉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宋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 (中文)新亞研究所-《南齊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梁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陳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南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隋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