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思
鄧麗思(Liz Tung Lai See ,1967年2月13日—),馬來西亞資深電台廣播人、廣告配音員、寫作人、出版人。1991年至2003年,先後在馬來西亞《麗的呼聲》及《麗的FM》(後更名為988電台)當廣播人及高級節目策劃[1]。
鄧麗思 | |
---|---|
英文名 | Liz Tung Lai See |
出生 | 马来西亚 雪蘭莪加影 | 1967年2月13日
教育程度 |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學士及碩士 |
职业 | 電台廣播人、寫作人、出版人、配音員 |
网站 | 鄧麗思·思房旅圖 鄧麗思《咖啡、棉被、不設防》 |
個人背景
鄧麗思生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加影小鎮,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排行最小。1996年與莫順宗結婚,育有2女1男。
在加影育華小學接受教育,中學時先後在加影育華中學及吉隆坡聖約翰書院就讀[2]。1991年畢業於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學士論文《小山詞探微》),1999年考獲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硕士論文《王維詩歌美學》)[3] 。2015年取得中小學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書[4]。
在1991年參加麗的商台DJ訓練班受訓為廣播人,1996年加入馬來西亞首個私營無線電台《麗的FM》,成为創台首批廣播人。1998年8月出版《把話說開》散文集[5]。
2003年離開988電台,經營學而出版社,寫作及廣告配音。2007/2008年,出任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兼任講師[6]。在2019年擔任新紀元大學學院原創歌曲集《起飛》監製[7]。
2019年5月,參與星洲日報“希望閱讀計劃”,走入校園為學生導讀書本[8],2020年參與星洲日報《星星學堂》聲音演繹文章。2023年出任新紀元校園原創歌曲集《起飛2.0——青春大作》監製[9]。
節目主持
年份 | 電台 | 廣播時間 | 節目 | 備註 |
---|---|---|---|---|
1991年-1996年 | 麗的呼聲 | |||
1996年5月24日 1997年11月30日 |
麗的FM(988電台) | 星期二下午1時至3時 | 《這個年代真好玩》[10] | |
星期三晚上8時至11時 | 《膽大心細雙子星》[11] | 與李觀發搭檔特寫創作風單元 分享本地音樂創作 | ||
星期日晚上11時至凌晨2時 | 《咖啡、棉被、不設防》[12] | 單元:睡前小說、音樂丘比特 留給時間的音符、透視左心房 | ||
1997年12月1日(24小時廣播) 1999年7月11日 |
星期一下午5時至8時 | 《金時金日》[13] | 與紀展雄搭檔 | |
星期二下午2時至5時 | 《這個年代真好玩》[14] | 單元:CD調味盤、李宗盛音樂人 | ||
星期三晚上8時至11時 | 《膽大心細雙子星》[15] | 與李觀發主持特寫創作風單元 分享本地音樂創造 | ||
星期六下午5時至8時 | 《金時金日》[16] | 與陳德明搭檔 | ||
星期日晚上11時至凌晨2時 | 《咖啡、棉被、不設防》[17] | 單元:睡前小說、音樂丘比特 留給時間的音符、透視左心房 | ||
1999年7月12日(電台調整節目) 2000年6月8日 |
星期四晚上11時至1時 | 《心情指數》 | 單元:睡前小說、留給時間的音符 | |
1999年8月30日 2000年6月 |
星期日早上9時至10時 | 《十九樓書房》 | 單元:推開歷史的門、排行榜、新書上架 | |
2000年12月1日 2003年 |
星期六下午1時至4時 | 《唱亞洲》 | 與中港台及新加坡電台廣播人合作享當地流行音樂榜 | |
星期日早上9時至10時 | 《星期天樂翻天》[18] | 與洪秀琴搭檔,分享家庭育兒話題 | ||
2001年3月16日 2003年 |
星期五晚上11時至凌晨2時 | 《五夜場》 | 單元:睡前小說,留給時間的音符 | |
2001年8月15日 2003年 |
星期三晚上11時至凌晨2時 | 《夜未央》 | 單元:New Age 音樂 |
文學作品
年份 | 作品 | 備註 |
1989年 | 散文《就縱容她今生愛琴》 | 收錄在馬大中文系散文合集《只在此山中》[19] |
1998年8月 | 散文集《把話說開》 | 1998年9月大馬中文書銷售排行榜冠軍[20] |
2002年 | 微型小說《回家》 | 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第8屆微型小說徵文比賽第一名[21][22] |
2004年 | 微型小說《意外》 | 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第9屆微型小說徵文比賽第三名[23] |
2005年 | 散文《寫給母親》 | 第五屆莊玉霖局紳孝親敬老征文賽公開組第二名[24] |
2008年 | 極短篇《生日快樂》 | 第一屆馬來西亞星雲文學獎公開組入圍獎[25] |
2012年 | 微型小說《聽,清真寺在歌唱》 | 收錄在《歸雁:東南亞華文女作家選集》[26] |
2014年 | 微型小說《拴 》及 《何家仁教授的春天》 |
收錄在《回家:馬來西亞華文微型小說選》[27] |
2019年 | 6篇微型小說 《燈火闌珊處》、《蘋果綠》、 《第三只眼》、《視而不見》、 《福如東海》、《那一棵玉蘭樹》 |
收錄在《星洲日報》副刊[28] |
空中語錄
- 我们常以为所有的美好只出现在电影电视里,事实上我们都拥有这些美好,只是没有发现,就像每天太阳都对每个人不吝啬,空气也让我们能呼吸到。我们不是全无优势,可能需要自我寻找。即便是别人觉得最像螺丝钉的家庭主妇,她也有其特别之处。煮好三餐温饱丈夫孩子,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职场学业上有很好表现,这摇篮的手,拿握锅铲的手也能撼动世界。(2021年8月8日,心愿FM《欣赏与生活》)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管我們彼此相隔多遠,只要我們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其實彼此是沒有距離的。接下來,我會好好過每一天,每一天都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希望你也一样,每一天都為自己加油。你要知道,你在用功時,我也在用功;你努力時,我也在努力。即使我們天各一方,希望你可以感受到我常常給你加油。(2016年5月19日,《八十malam之听不下去》)
- 當我們越來越有能力的時候,年紀漸長的父母相對越來越沒有能力,漸漸到了退休年齡。雖然他們可能有積蓄,但他們花很多錢在我們身上,又要照顧整個家。我們量力而為,給父母家用,過去他們照顧我們,現在是我們照顧他們了。(2001年9月19日,《夜未央05》(北野武與母親))
- 有時候,我們以為送東西給父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父母沒有很慎重其事將它戴上,隨便收著。事實上,我們送的東西,對他們像寶一樣珍貴。(2001年8月15日,《夜未央》第一期(媽媽的衣櫃)
- 很想對父母健在的朋友說,如果有時間的話,請多跟父母在一起,你的遺憾會更少。(2001年8月10日,《五夜場》第18期(一碗湯麵的故事))
- 人,最大的敵人或必須超越的對象,是過去的自己。如果你真的要有超越的對象,對象可能是個偉大的人,但絶對不是我。這對象像是一種理想,就像天上的星星能讓你看見,但它的光和熱沒辦法溫暖你。唯有在大海茫然漆黑一片時,我們必須仰望它,因為只有這些星星,能讓我們朝著對的地方前進。(2001年6月22日,《五夜場》第13期)
- 人在某段時間會瘋狂做些事或有著特定嗜好,一段日子後懷念起自己沒有了當初的熱情。這不是壞事,至少這時候你的心緒已經沉澱下來。最重要是不管任何年齡,做任何事都要對自己負責。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你就去做吧。(2001年5月11日,《五夜場》第9期)
- 我想,如果我們只喜歡聽過去,是沒辦法發現前面風景有多漂亮。我們應該期待未來還有更多可能,前方還有很多宜人風景等著我們。(2001年5月4日,《五夜場》第8期)
- 不管用什麼方式作畫或創作,作品都有它獨自的生命。像梵谷作品有很強生命力,有生之年沒人發現他的成就,他在精神病院療養很長時間,直到死後作品才廣為流傳,成為經典。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倘若我們在創作過程自己得到快樂,過程中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及梳理自己的思想,應該是人生很滿足的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能有管道發洩自己心裡的想法,所以懂得創作的人是幸運的。(2001年4月20日,《五夜場》第6期)
- 人有很多的怨,每次怨這個怨那個怨別人,好像給自己找很多的藉口。當你知道一切不可以怨,一切要面對現實,看清你現實所擁有的牌理,你怎樣打得最好的一副牌,才是最重要的。(2000年6月8日,《心情指數》最後一期)
-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有和自己獨處的時間,讓心靈能夠空出來,沒有其他雜質,可以自由的呼吸。(1999年9月30日,《心情指數》)
- 看過一些老人家,他們很豁達,可以原諒他們的敵人,可以把生死看得那麼淡,為什麼會如此?這是生活經歷和歷練,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活得坦然。年級越大,懂得懺悔、反省及原諒別人,心靈才能漸漸舒坦開來及自由。(1999年8月26日,《心情指數》)
- 有些智慧是從平常閲讀書本中得來,有的從別人談話中分析及深化後而得到智慧。智慧很重要,它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在無助的時候可以跨過去。(1999年6月6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我們常為一些很有成績的人歡呼,但是我覺得應該給那些自己遇到挫折後還可以爬起來,更知道自己下來方向怎麼走的人最大聲的鼓掌。(1999年4月25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我常常做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一開始很沖,接著會停下來。在很多活動都沉寂下來,不希望重複自己。暫時只想做個隱居者,讓我能回頭望這段時間所作的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生活有很多東西值得努力。(1999年4月4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一個國家前途是掌握在領袖及人民手裡,如果領袖貪圖享樂,人民生活放蕩及士氣低落,國家很快走向滅亡。晉朝,就是很好的例子。(1999年3月21日,《19樓書房》第27期(朝代:晉朝))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朵蓮花,記得我們心要柔軟,像蓮花永遠綻放。(1999年2月28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也許事情是嚴重,不過當你一再認定它很嚴重,會把自己逼到死角。你要學會告訴自己,事情並非想像中嚴重,要試著給自己一條活路。(1999年1月24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人不管到30、40、50歲,漸漸老去,也是漸漸成長,慢慢適應著。這路程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必須面對和經歷。儘管成長再辛苦,但我們也要堅持去面對。(1999年1月3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人可以灰了頭髮,但不可以灰了心。(1998年11月15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做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很認真。土木工程師若不認真,世界上會有穩固的建築物?生產商若不認真,日常用品是否有好品質呢? 如果我們要在未來的日子,或許可為世界留下一點東西,那我們每走一步都要非常認真,認真地要求自己。(1998年11月15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希望所有考試的朋友,不到最後一分鐘千萬不要放棄,所謂最後分鐘是在考場停筆交試卷的那一刻。(1998年11月1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愛一個人,包含著更多的東西。當你可以開口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時,愛就包含著責任。你要對這個人付出責任,他的任何事情你都能夠扛得起來,那你才可以有資格說“愛”字。(1998年10月11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人生因為有夢想而偉大,否則就沒有飛機在天上飛。能夠用自己鍾愛的文字堆砌一座城堡,雖過程蠻艱辛,卻是值得的。(1998年9月20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因為我們懂得生命的脆弱,知道生命的短暫,更知道死亡的威脅,所以我們更加的珍惜,珍惜所擁有的,發揮所可以的。 (1998年7月20日,《咖啡棉被不設防》)
- 有時音樂未必在我們的耳邊,而是在我們心裡。(1998年4月13日,《留給時間的音符》)
參考資料
- ^ 忆起过去的好时光. 星洲日报. [201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 ^ 【我的童年】上學帶棵蔥 讀書才聰明,1998年,中國報
- ^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彙編.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 ^ 《中小學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書》頒授儀式
- ^ 把話說開.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 ^ 就只少你一個!一個新紀元學院廣播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5年12月28日,當今大馬
- ^ 【學習現場】校園音樂專輯 夢想與歌聲起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9年9月1日,中國報
- ^ 培養小朋友閱讀的能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9年10月5日,星洲日報
- ^ ([//web.archive.org/web/20231202104345/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central/2023/11/20/61206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19《起飛2.0——青春大作》演唱會 新紀元第二張校園專輯面世,2023年11月20日,東方日報
- ^ 988 1996年中文節目表星期二
- ^ 988 1996年中文節目表星期三
- ^ 988 1996年中文節目表星期日
- ^ 988 24小时广播節目表星期一,1997年12月
- ^ 988 24小时广播節目表星期二,1997年12月
- ^ 988 24小时广播節目表星期三,1997年12月
- ^ 988 24小时广播節目表星期六,1997年12月
- ^ 988 24小时广播節目表星期日,1997年12月
- ^ 【988星期天樂翻天】永樂李飛彤暢談疼孩子與寵孩子,2000年12月2日,南洋商報
- ^ 鄧麗思 就縱容她今生愛琴,1989年馬大中文系散文合集《只在此山中》
- ^ 李觀發 鄧麗思 從廣播走進文字世界,1998年8月26日,南洋商報
- ^ 全國微型小說徵文賽 鄧麗思寫法新穎奪首獎,2002年8月18日,南洋商報
- ^ 鄧麗思《回家》,2004年,第8屆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 ^ 鄧麗思《意外》,2004年,第9屆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 ^ 鄧麗思《寫給母親》,2005年,第五屆莊玉霖局紳孝親敬老徵文賽公開組
- ^ 鄧麗思《生日快樂》,2008年,第一屆星雲文學獎文匯《願心昇華》
- ^ 鄧麗思 《聽,清真寺在歌唱》,2012年《歸雁:東南亞華文女作家選集》
- ^ 鄧麗思《拴》,2014年,馬來西亞華文微型小說選
- ^ 鄧麗思微型小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9年9月1日,星洲日報
外部連結
- 鄧麗思個人臉書戶口
- 鄧麗思·思房旅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個人部落格
- 鄧麗思咖啡家族五夜場(麗的/988廣播人)粉絲專頁
- 鄧麗思《咖啡、棉被、不設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舊音檔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