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干尼造山運動

,产生了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次运动产生了褶皱和断层,以及岩石的变质。它被认为是晚古生代时期形成盘古大陆的过程中,冈瓦纳古陆的非洲部分碰撞劳亚古陆的北美洲部分造成的。

这场造山运动形成的山脉的高度堪比喜马拉雅山脉。随后数亿年的侵蚀过程形成了如今的阿巴拉契亚山系。

石炭纪时Hercynian/Variscan/阿勒格尼山系的位置。大图标为造山运动连接的大陆,现代海岸线标为灰色,缝合带为红色。

阿勒格尼造山运动(Alleghenian Orogeny)是形成阿巴拉契亚山脉(即蓝岭山脉)及西南部平行的阿勒格尼山脉-坎伯兰山脉的造山运动之一,是3.25亿年前至2.6亿年前[2]古生代晚期石炭纪的一次北美大陆东部的造山运动

阿勒格尼造山运动在石炭纪二叠纪期间至少经历了5次变形事件。[3]造山运动由非洲与北美洲大陆的碰撞引起,当时北美洲还是欧美超大陆的一部分,非洲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包含了所有主要的大陆,引发了造山运动:其对今日美国东岸施加了巨大压力,形成一条宽阔高大的山系。[4]阿勒格尼造山运动的整局在地表绵延上千公里,从亚拉巴马州延伸到新泽西州,在地表下还能接着追溯;在北部,阿勒格尼山脉变形并向东北延伸到纽芬兰岛。随后的侵蚀使山系海拔降低,沉积物向东西扩散。

大陆碰撞

 
阿勒格尼造山运动是3次独立的大陆碰撞的结果。USGS

大陆碰撞涉及的巨大区域、造山运动的漫长时间及已知沉积物、火成岩厚度都证明,在造山过程的顶峰,阿巴拉契亚山脉可能达到与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相似的海拔。[5][6]

大陆相撞时挤压夹在中间的岩石,被迫向上移动。北美大陆东缘的岩石被挤向内陆,非洲大陆边缘的岩石被挤向相反的方向,形成了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7]在碰撞边界附近,构造应力使得岩石变质(使火成岩沉积岩变为变质岩)。

阿巴拉契亚盆地东部的沉积岩被挤压成与应力垂直的巨大褶皱。与造山运动相关的最大变形出现在南阿巴拉契亚地区(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除了褶皱之外还形成一系列断层。随着两大陆相撞,以逆断层为界的大型岩带层层堆叠,将北卡罗莱纳州和田纳西州的北美东缘地壳缩短了320km之多。褶皱带向北穿过宾夕法尼亚州,在纽约州边界附近逐渐消失。新泽西州西北部的奇塔提尼山标志着高地山脊的最东北端。造山变形对岭谷地带以东的影响肯定更激烈,但保留下的证据很少:东部沿海地区缺乏密西西比世宾夕法尼亚世二叠纪岩层。[7]

后续侵蚀

 
阿勒格尼与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界线上的主断层(威廉斯波特 (宾夕法尼亚州)

中生代和古生代晚期,阿勒格尼造山运动形成的山脉曾崎岖高耸[8][9],但到现代已被侵蚀得只剩下一小部分:皮埃蒙特丘陵沉积物向东延伸为沿海平原和部分大陆架,因此沿海平原和皮埃蒙特丘陵主要是1.5亿年来漫长的侵蚀作用的结果。向西的沉积物形成了阿勒格尼高原坎伯兰高原,居民有时称它们为山脉,但更确切地说,是抬升后被侵蚀了的切割高原[10]

当盘古大陆解体、大西洋开始形成,阿勒格尼山系的一部分留在非洲大陆上,形成了如今摩洛哥的小阿特拉斯山脉。小阿特拉斯山脉在较近时期经历了地质抬升,如今比阿勒格尼山系的其余部分崎岖得多。

另见

参考文献

  1. ^ 阿萊干尼〔晚期石炭紀〕Allegheny.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1-02-21]. [失效連結]
  2. ^ Hatcher, R.D. Tracking lower-to-mid-to-upper crustal deformation processe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rough three Paleozoic orogenies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using dated metamorphic assemblages and fault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6). 
  3. ^ Bartholomew, M.J.; Whitaker, A.E. The Alleghanian deformational sequence at the foreland junction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Appalachians. Tollo, R.P.; Bartholomew, M.J.; Hibbard, J.P.; Karabinos, P.M. (编). From Rodinia to Pangea: The Lithotectonic Record of the Appalachian Region, GSA Memoir 206. 2010: 431–454 [2021-08-24]. ISBN 97808137120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4. ^   本条目引用的公有领域材料来自National Park Service的网站或文档。
  5. ^ Berardelli, Phil. The Mountains That Froze the World. Science magazine. AAAS. 200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6. ^ Geology of 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 USGS.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7. ^ 7.0 7.1   本条目引用的公有领域材料来自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网站或文档。
  8. ^ Mesozoic Basins. Geology of National Parks, 3D and Photographic Tours. USGS. 2013-08-21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9. ^ Fichter, Lynn S. Cross Section K, The Late Paleozoic Alleghanian Orogeny.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Virginia and the Mid-Atlantic Region.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1999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10. ^ Manning, Russ. The Historic Cumberland Plateau: An Explorer's Guid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