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嘉梵語शिखा  ; IAST : śikhā)意为火焰、力量、光线、山峰,是印度女性常用名字,也是一种男性印度教徒的发型,即头顶或后部留一束头发其余剃光的发型。尽管传统上所有印度教徒都必须留饰嘉髮型,但现今主要出现于婆罗门和寺庙祭司中。在西孟加拉邦,它被称为 Tiki。

將頭髮梳成飾嘉的男性印度徒(左)

印度教

据说,饰嘉发型代表专注于精神目标和对神的奉献。它也是清洁的象征,以及个人对神的牺牲。根据 Smriti Shastras,所有印度教徒都必须保持饰嘉发型[1]和前三个再生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佩戴神圣线(yajnopavita)。[2]据说饰嘉允许神将人带入天堂,或者至少从这个物质世界(幻象)中带出。

圣雄甘地的自传中写到他与Swami Shraddhanand英语Swami Shraddhanand的相遇:

我们谈到宗教,他晓得我对于宗教有深沉的感情。他看见我从恒河沐浴回来,光着头,也没有穿衬衣。他看见我头上没有“饰嘉”,脖子上又没有圣环,心里很难过。他说:“你是一个有信仰的印度教徒,居然不束发,也不戴圣环,我看见了实在难过。这是印度教的两种外表的象征,每一个印度教徒都应当有的。我不戴这两样东西是有一段历史的。我在十岁的时候,看见婆罗门的孩子们将成串的钥匙,用圣环穿住,拿来游戏。我也很想能作同样的游戏。当时卡提亚华的吠舍家族还没有戴圣环的习惯。但那时正有人提倡一种运动,强迫前三等种姓的人遵守这个规矩。结果,甘地家族里便有人戴上了圣环。有一个教我们两三个小孩子《罗摩护》的婆罗门,给我们戴上了圣环。我虽然没有成串的钥匙,却也弄到了一把钥匙来玩。后来丝线坏了,我不记得我是不是很惋惜。不过我记得我没有再戴新圣环。我长大以后,在印度和南非都有人一再善意地劝我重新戴上圣环。但是没有结果。我的理由是,如果首陀罗阶级的人不能戴圣环,别的阶级的人有什么权利戴它呢?而且我也看不出我有什么正当的理由遵守我认为并不必要的风俗。我并不反对戴一条丝环,只是戴的理由不充足罢了。我是一个毗湿奴派信徒,我的脖子上当然要戴小项圈,而“饰嘉”是长辈们认为必须有的。可是我在动身赴英国前夕,把“饰嘉”剃掉了,因为我怕我光着头会被人取笑,而且我当时以为,这会在英国人眼中被当作是野蛮人。老实说,这种怯弱的心理愈来愈厉害,竟使我在南非的时候,叫我的堂弟恰干拉尔·甘地也把他由于宗教信仰而留下的“饰嘉”剃掉。我怕他留着“饰嘉”有碍他的公众工作,所以不顾他是否难过,一定要他剃掉。

[3]

饰嘉是少数跨越种姓、语言或地区障碍的印度教徒象征之一。尽管地区之间的饰嘉风格有所不同,但对所有男性来说都是强制性的。

过程

传统上,印度教男子幼时会在剃发仪式(Chudakarana)中剃掉所有的头发,留一绺头发在头顶(顶轮)。与大多数东方文化在成年禮剃发不同,这种青春期前留下的发束,会在一生中不断生长,尽管通常只有最虔诚的人才会一直保留这种发型。

饰嘉被系起来或打结以进行宗教仪式。只有在葬礼和忌日时,才可以解开或散开头发。蓬乱的头发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代表着极度悲伤或灾祸的时期。在印度教经文中,黑公主在被难降骚扰后,在俱盧的集会上发誓,她将保持蓬乱的头发,直到敌人得到适当的报复。考底利耶发誓要让他的饰嘉解开,直到他打败羞辱他的难陀国王。

泰米尔纳德邦和喀拉拉邦

饰嘉的泰米尔语词是 kudumi [4],传统上它以两种风格表示。最常见的 Pin Kudumi 与饰嘉相同,头顶有一束打结的头发,其余的头发被剃掉。

Mun-Kudumi 是一种头发留在前面并打结到前额的风格。这种发型在南印度的一些婆罗门群体中很受欢迎,例如喀拉拉邦的Chozhiya、Dikshitar和南布迪里种姓。喀拉拉邦的著名种姓,包括奈爾安巴拉瓦希英语Ambalavasi,虽然不是婆罗门,但也有这种风格。特拉凡哥尔吠舍Vellala种姓也采用了这种前额发型。1911年9月19日的特拉凡哥尔政府公报指出:“Vellala像奈爾人一样正面发簇。”[5][6][7]

马哈拉施特拉邦

饰嘉的马拉地语词是 shendi。

图像

参见

参考

  1. ^ Bhāgavata Purāṇa 6.8.8
  2. ^ Bhāgavata Purāṇa 6.19.7
  3. ^ 第八章 拉克斯曼·朱拉. 甘地自传 第一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ISBN 7-100-01410-7. OCLC 29018531. 
  4. ^ Converting women: gender and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in colonial South India, Eliza F. Kent, Page 227
  5. ^ Rao, C. Hayavadana. JOURNAL ARTICLE: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Travancore State,India. Anthropos © 1915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16: 514 [2022-04-30]. JSTOR 40442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Rao, Conjeeveram Hayavadana.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 Travancore State, India. Anthropos Institute. 1916: 514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Rao, Conjeeveram Hayavadana.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 Travancore State, India. Anthropos Institute, Internet Archive. 1916: 5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