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学生运动

(重定向自馬來西亞學生運動

马来西亚学生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开始萌芽。1930年代初期,丹绒马林师训学院的学生,成立了反英殖民主义及争取祖国独立的马来青年会。

孕育发起

1940年代,设在新加坡马来亚大学学生和反殖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和具有民族意识的新闻从业员,工会领袖等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争取祖国独立的争。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学生运动,一直持继至该大学於1959年迁移到吉隆坡。在吉隆坡的最初几年,学生运动的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只关注校园内学生的事,特别是关於学生福利的事务。

马来西亚学生运动出现社会及政治性活动大约始於1967年。这一年发生种种事件,使1967年成为学生运动史的转捩点。自此开始,学生运动再度一步步的向前发展。在继续下来的几年中,学生发出更大的声音,在祖国的政治运动中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逐渐壮大

1969年后,政府设立了几间新的大学,这个发展协助扩大和加强学生运动的影响力。这几间新的大学是理科大学国民大学农业大学工艺大学。大学的增加意味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同时,有更多来自农村和贫穷家庭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这些来自贫穷阶级的学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马来西亚学生运动的全盛时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69年,马来西亚的学生运动已经形成一股壮观的社会动员力量,开始足以对当时马来西亚的既存政治、社会及经济秩序,产生莫大的压力。在同一年直落昂(Telok Gong)农耕地事件,农民们面对贫困及农耕地不足的问题时,成千上万的大专生即刻走出校园,声援当地农民要求政府解决问题。

受到管制逐渐消失

面对日益蓬勃的学生运动,马来西亚当时的执政联盟——由国民阵线(国阵)组成的政府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学生运动与民间社会运动进一步结合,达到颠覆既有社会体系,威胁国阵政权的地步,国阵政权决定诉诸制定严苛的法律来管制学生运动。

马来西亚教育部着手草拟并由国阵牢牢控制的国会在1971年通过了《1971年大专法令》,然而《1971年大专法令》并无法有效的阻遏大专生动员参与民间弱势群体的诉求。1973年发生的打昔乌达拉(Tasik Utara)非法木屋区被政府强行拆除事件,以及1974年华玲农民饥饿(Baling)事件,大专生还是走出校园声援被迫害的一群。正因如此,当时的政府再次修改《大专法令》,加入更多更严苛的条文来限制大专生的结社自由及言论自由

从1975年至1998年,马来西亚学生运动逐渐销声匿迹。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