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菩薩

(重定向自馬郎婦觀音

鎖骨菩薩是自中唐後中國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在最早版本的故事裏,「延州婦人」沒有記載姓名,她容貌美麗、居無定所,對求歡的男人來者不拒,死後有西域僧人經過其墳墓,感應到內有聖人,村民開棺後見其全身骨頭鉤結如鎖狀皆大驚,後來版本稱她為「馬郎婦」;故事原本只說延州婦人是聖者,後來的版本則指明馬郎婦是渡化淫欲的觀音菩薩化身[1][2]也有版本說馬郎婦是普賢菩薩的化身。

《魚籃寶卷》中,化身為主角「金沙灘馬郎婦」的是「魚籃觀音」而不是「鎖骨菩薩」。

相關故事

鎖骨菩薩

延州婦人

鎖骨菩薩最早見於中唐李復言《續玄怪錄[3]卷五《延州婦人》云:

延州有婦人,白皙頗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與之遊,狎暱薦枕,一無所卻。數年而歿,州人莫不悲惜,共醵喪具為之葬焉。以其無家,瘞於道左。大曆中,忽有胡僧自西域來。見墓,遂趺坐具,敬禮焚香,圍繞讚歎。數日,人見謂曰:「此一淫縱女子,人盡夫也。以其無屬,故瘞於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聖,慈悲喜捨,世俗之慾無不徇焉。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聖者云耳。不信,即啟以驗之。」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4]

馬郎婦

鎖骨菩薩故事此後承傳敷演,至宋朝發展為一淫一貞兩個版本。

淫版北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卷十三上《馬郎婦》為代表:

釋氏書:昔有賢女馬郎婦,於金沙灘上施一切人淫。凡與交者,永絕其淫。死葬後,一梵僧來,云:「求吾侶」。掘開,乃鎖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雲而去。[5]

這個故事與《延州婦人》情節、主題相類,都是菩薩以肉身度化眾生,只是在前者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元素,明確了地點(金沙灘)和身份(馬郎婦),主角仍是鎖骨菩薩化身。而且改前之「淫縱女子,人盡夫也」為「賢女」,增添交媾結果「凡與交者,永絕其淫」,顯示出由玄怪構想演變成為佛教點化故事的痕跡。來源說是「釋氏書」,說明在北宋以前,鎖骨菩薩即進入了佛教書籍,承擔起佛教教化之責。

貞版南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卷四一「(唐)憲宗元和四年」目下「馬郎婦」故事為代表:

馬郎婦者出陝右。初是,此地俗習騎射,蔑聞三寶之名。忽一少婦至,謂人曰:「有人一夕通《普門品》者,則吾婦之。」明旦誦徹者二十輩,復授以《般若經》,旦通猶十人,乃更授《法華經》,約三日通徹。獨馬氏子得通,乃具禮迎之。婦至,以疾求止他房,客未散而婦死。須臾壞爛,遂葬之。數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以錫撥其屍,挑金鎖骨謂眾曰:「此普賢聖者。閔汝輩障重,故垂方便。」即陵空而去。[6]

元朝釋覺岸《釋氏稽古略》卷三〈觀世音菩薩感應傳〉則開頭說馬郎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結尾刪去「普賢聖者」的說法。

馬郎婦,觀世音也。元和十二年,菩薩大慈悲力,欲化陝右,示現為美女子。乃之其所。人見其姿貌風韻,欲求為配。女曰:「我亦欲有歸。但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之。」黎明徹誦者二十輩。女曰:「女子一身豈能配眾。可誦《金剛經》。」至旦通者猶十數人。女復不然。其請更授以《法華經》七卷。約三日通至期,獨馬氏子能通經,女令具禮成姻。馬氏迎之。女曰:「適體中不佳。俟少安相見。」客未散而女死,乃即壞爛葬之。數日有老僧仗錫謁馬氏,問女所由。馬氏引之葬所。僧以錫撥之,屍已化,唯黃金鎖子之骨存焉。僧錫挑骨謂眾曰:「此聖者。憫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耳。宜善思因,免墮苦海。」語已飛空而去。自此陝右奉佛者眾。
泉州粲和尚贊曰:「豐姿窈窕鬢欹斜。賺殺郎君念法華。一把骨頭挑去後。不知明月落誰家。」[7]

黃庭堅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也曾引用此故事,而作「金沙滩头锁子骨」詩句。[1][8]

明朝余翹撰《鎖骨菩薩》雜劇,現已佚失。[1]明末馮夢龍編撰的《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月明和尚度柳翠〉,法空長老以鎖骨菩薩的故事勸告妓女柳翠:

「當初觀音大士,見塵世慾根深重,化為美色之女,投身妓館,一般接客。凡王孫公子見其容貌,無不傾倒。一與之交接,慾心頓淡。因彼有大法力故,自然能破除邪網。後來無疾而死,里人買棺埋葬。有胡僧見其塚墓,合掌作禮,口稱:『善哉,善哉!』里人說道:『此乃娼妓之墓,師父錯認了。』胡僧說道:『此非娼妓,乃觀世音菩薩化身,來度世上淫慾之輩歸於正道。如若不信,破土觀之,其形骸必有奇異。』里人果然不信,忙劚土破棺,見骨節聯絡,交鎖不斷,色如黃金,方始驚異。因就塚立廟,名為黃金鎖子骨菩薩。這叫做清淨蓮花,污泥不染。小娘子今日混於風塵之中,也因前生種了慾根,所以今生墮落。若今日仍復執迷不悔,把倚門獻笑認作本等生涯,將生生世世浮沉慾海,永無超脫輪回之日矣。」[9]

馬郎婦與魚籃觀音

「金沙灘馬郎婦」的故事在十世紀即已流傳。如一位和尚問:「何為法身?」風穴延昭禪師(887-973年)即回答:「金沙灘馬郎婦。 」[10]

成書年代不詳的《魚籃寶卷》中,「金沙灘馬郎婦」是「魚籃觀音」的化身,死後「鎖骨」的情節變成「手提魚籃,顏色不改,金身睡去」。[11]稱為「魚籃觀音」是因為觀音到金沙灘時,裝扮宛如一位賣魚婦,手中提著魚籃。故事中金沙灘的地點由陝西移到江蘇鹽產、漁產豐富的海門縣(今南通東方),指出《魚籃寶卷》的來源是在江蘇與浙江,也顯示出這個信仰已在沿海地區生根發展。[1]無準師範禪師(1174-1249年)所寫的一首〈漁婦觀音〉詩中如此形容漁婦觀音:

腥穢通身不自知。更來漁市討便宜。就中活底無多子。提向風前賣與誰。
籃內魚。衣中珠。見買見賣。少實多虛。[1][12]

故事分析

「鎖骨菩薩」是中國佛教的菩薩,其在印度佛教的來源可能有兩個。[3]一是(金)「钩锁骨」是如来的特徵之一。[13]一是「锁骨」即「骨锁天」,是外道所說大自在天的化身,而大自在天即密教中的大日如来[3]

故事中聖者渡化淫慾眾生的情節,與《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14],以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八中皮膚金色的婆須蜜多對善財童子說:「我得菩薩解脫,名:離貪欲際,隨其欲樂而為現身。...若有眾生欲意所纏來詣我所,我為說法,彼聞法已,則離貪欲,得菩薩無著境界三昧;若有眾生暫見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歡喜三昧;若有眾生暫與我語,則離貪欲,得菩薩無礙音聲三昧;若有眾生暫執我手,則離貪欲,得菩薩遍往一切佛剎三昧;若有眾生暫昇我座,則離貪欲,得菩薩解脫光明三昧;若有眾生暫觀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寂靜莊嚴三昧;若有眾生見我頻申,則離貪欲,得菩薩摧伏外道三昧;若有眾生見我目瞬,則離貪欲,得菩薩佛境界光明三昧;若有眾生抱持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攝一切眾生恒不捨離三昧;若有眾生咂我脣吻,則離貪欲,得菩薩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藏三昧。凡有眾生親近於我,一切皆得住離貪際,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15]有相似之處。

對文學批評的影響

小說《紅樓夢》第五回中,警幻仙子將妹妹秦可卿許配給賈寶玉,先以情慾之事引導,希望賈寶玉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研究紅樓夢的洪秋蕃、王伯沆將此故事與鎖骨菩薩的故事相比較。[16]

研究著作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于君方著. 魚籃提向風前賣與誰?. 香光莊嚴. No. 六十一期. 釋自衎譯. [民國89年3月20日]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佛學大辭典/馬郎婦
  3. ^ 3.0 3.1 3.2 何胜莉. 锁骨菩萨考——兼论唐密观念的文学接受.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年, (第1期) [2017-07-16]. ISSN 1008-01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續玄怪錄
  5.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海録碎事_(四庫全書本)/卷13上
  6. ^ 大正藏第49冊No.2035 佛祖統紀 第41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7.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釋氏稽古略/卷三
  8. ^ 诗词 宋·黄庭坚 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 搜韻網.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老松連枝亦偶然,紅紫事退獨參天。金沙灘頭鎖子骨,不妨隨俗暫嬋娟。 
  9.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喻世明言/第29卷
  10. ^ 卍續藏 (X)第66冊No.1297 宗鑑法林 第28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第450頁c欄第19行.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1.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魚籃寶卷
  12. ^ 卍續藏 (X)第70冊No.1382 無準師範禪師語錄 第5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第269頁第c欄3行.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13. ^ 如《長阿含1經・大本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八者鈎鎻骨,骨節相鈎,猶如鎻連。」《佛说观佛三昧海经》:「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诸骨支节。槃龙相结其间密致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钩锁骨卷舒自在不相妨碍。钩锁骨。蟠龙结间。如是中间出诸金光。此一一光从一节出入一节间。如是和合成一大光。如金摩尼。」
  14.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妙法蓮華經/25
  15.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68
  16. ^ 郭玉雯. 《紅樓夢》淵源論: 從神話到明清思想.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6: 113–115頁. ISBN 978-986-00-4807-0.